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8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浆加工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


背景技术:

2.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原料来源几乎来自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高浓水力碎浆机是制浆造纸工业中最常用的碎浆设备之一,在高温、高浓条件下碎解废纸,并利用转子的旋转带动浆料形成强烈循环涡流,使废纸之间产生强力摩擦,从而离解成纤维、油墨粒子、油污也在纤维间的摩擦和化学药品的作用下,从纤维表面剥落和分离,以保证浮选脱墨和筛选净化等工段能顺利进行,从而生产出较高白度的浆料,设备的生产能力大,动力消耗低且使用维修方便。
3.现有技术中,高浓水力碎浆机一般在桶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浆料的筛板,在碎浆机工作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弊端:当浆料在通过筛板上的滤孔时,一些未经粉碎或者破碎不彻底的浆料会将滤孔端口堵塞,此时需要停机进行人工清理滤孔,不仅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还降低了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生产效率,而且不时的停机也会影响高浓水力碎浆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经济成本,不利于工作进程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浆料粉碎不彻底容易堵塞滤孔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降低筛板上滤孔被堵塞的可能,以提升工作进程的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包括呈中空圆柱形设计的桶体,所述的桶体下端设置有仓体,所述的仓体呈中空锥形设计,且其上端的内侧面设置有斜块,且与桶体内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仓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筛板、导流板和出浆口,所述的筛板设置在斜块下端并做好密封处理,所述的导流板呈螺旋状设计并环绕设置在过滤机构的内壁上,所述的出浆口设置在过滤机构的下端一侧,并与导流板端部相对应,所述的过滤机构上端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外表面设置有粉碎块,多个所述的粉碎块环形阵列于转盘的外周并与斜块相适配。
6.作为优选,所述的桶体内设置有转子,所述的转子设置在转盘上端,所述的转子外表面设置有叶片,所述的过滤机构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内设置有转杆,且贯穿过滤机构并和转盘与转子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转杆下端设置有传动盘,并与外设电机由同步带连接在一起。
7.作为优选,所述的桶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添加剂口,所述的桶体下端设置有座脚,三个所述的座脚环形阵列于桶体下端外表面,
所述的转盘上端面呈圆弧状设计。
8.作为优选,三组所述的叶片呈螺旋状设计并设置在转子外表面,且其半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的转杆和过滤机构连接处均做好密封处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通过设置的斜块、粉碎块和筛板,斜块和粉碎块的相互配合,能对较大的浆料完成进一步的破碎,以保证原料的粉碎更加彻底,降低筛板被浆料堵塞的可能,提高了工作进程;浆料在流经筛板时,能够有效减少滤孔内壁对浆料的阻力,使得浆料能够顺利通过滤孔,进一步的减少了浆料阻塞滤孔情况的发生,有效提升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生产效率,以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结构正视图;
14.图3为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17.以上各图中,1、桶体;1a、进料口;1b、进水口;1c、添加剂口;2、座脚;3、仓体;31、斜块;4、驱动装置;41、转杆;42、传动盘;5、过滤机构;51、筛板;52、导流板;53、出浆口;6、转子;61、叶片;7、转盘;71、粉碎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用于再生纸浆生产用的高浓水力碎浆机,包括呈中空圆柱形设计的桶体1,与现有技术中的桶体1相同,用于废纸等原料的盛放,并为各装置部件提供便捷安置空间,桶体1下端设置有仓体3,仓体3呈中空锥形设计,仓体3为过滤机构5的安装提供便利,且其上端的内侧面设置有斜块31,斜块31用于配合粉碎块71,以完成对浆料的进一步破碎,且与桶体1内壁处于同一平面,这样的话,浆料流动更加流畅,提高工作进程,为了使得浆液过滤工作更加便捷,仓体3内设置有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包括上下设置的筛板51、导流板52和出浆口53,筛板51为现有技术(如专利号:
cn201921177355.2中的筛板),对于该筛板51的详细功能与作用不再赘述,在本装置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的减少了浆料阻塞滤孔情况的发生,提升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求,筛板51设置在斜块31下端并做好密封处理,以防止浆料发生泄漏,导流板52呈螺旋状设计并环绕设置在过滤机构5的内壁上,螺旋状的导流板52能够更好的适配过滤机构5,且能实现浆料的便捷流动滑出,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出浆口53设置在过滤机构5的下端一侧,并与导流板52端部相对应,出浆口53与后续工段装置连接在一起,进而提升再生纸浆的生产进度,节约时间成本,为了实现较大浆料进一步破碎工作的顺利进行,过滤机构5上端设置有转盘7,转盘7外表面设置有粉碎块71,多个粉碎块71环形阵列于转盘7的外周并与斜块31相适配,粉碎块71在转盘7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并与斜块31相配合,这样就能对下落浆料中较大部分进行破碎,有效防止浆料在流经筛板51时发生堵塞,进而提高了工作进程。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和工作原理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的需要,先通过进水口1b向桶体1内注入水源,同时将所需的化学试剂由添加剂口1c投放至桶体1内,这样使得各工作可以独立完成且互不干扰,待溶液调配完成后,启动外设电机使得内部工件转动,再由进料口1a投入废纸等原料,当废纸进入到桶体1内后,转子6旋转时,废纸浆在螺旋叶片61作用下沿叶片61面自上而下运动,并能从转子6底部排出甩向桶体1内壁,然后沿内壁上升,重新被转子6卷入带到底部,如此反复,使得浆液形成既回转又上下翻腾的湍流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投入到桶体1内的废纸在水力的冲击和叶片61的转动撕扯下,产生互相间激烈的摩擦和揉搓,直至被离解成单根纤维,同时在化学助剂的作用下,使得废纸表面的油墨粒子等杂质被剥落下来,实现与纤维的分离,为后续浆液加工提供便利;在对浆料进行过滤排出时,打开出浆口53处外设的阀门,浆料下流时首先经过转盘7,此时转盘7处于高速转动的状态,从而带动粉碎块71旋转,这样的话,当浆料流经时,粉碎块71与仓体3斜块31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粉碎不彻底且较大的浆料进行进一步的破碎,从而保证原料粉碎更加彻底,有效降低筛板51上滤孔被浆料堵塞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进程,进而方便浆料后续经过筛板51流出;当浆料流经筛板51内的滤孔时,能够有效减少滤孔内壁对浆料的阻力,使得浆料能够顺利通过滤孔,进一步的减少了浆料阻塞滤孔情况的发生,有效提升高浓水力碎浆机的生产效率,进而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22.为了完成对废纸等物料的破碎工作,桶体1内设置有转子6,转子6设置在转盘7上端,转子6外表面设置有叶片61,上述装置的设计与现有技术中碎浆机的转子6设置方式相同,转子6在驱动装置4的作用下产生高速转动,投入到桶体1内的废纸在水力的冲击和叶片61的转动撕扯下,产生互相间激烈的摩擦和揉搓,直至被离解成单根纤维,为了给转子6提供转动动力,过滤机构5下端设置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内设置有转杆41,且贯穿过滤机构5并和转盘7与转子6连接在一起,转杆41能够带动转子6和转盘7发生旋转,以保证碎浆工作的顺利进行,转杆41下端设置有传动盘42,并与外设电机由同步带连接在一起,传动盘42能够实现动力的实时传递,保证破碎工作的进行。
23.为了实现废纸等原料的便捷投入,桶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a,进料口1a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进水口1b和添加剂口1c,进水口1b便于水源的注入,添加剂口1c用于化学用品的添加投放,这样废纸等原料在水力的冲击下能对废纸进行破碎,同时在化学助剂的作用下,使得废纸表面的油墨粒子等杂质被剥落下来,实现与纤维的分离,为后续浆液再加工提供
便利,为了提高装置放置地面时的稳定性,桶体1下端设置有座脚2,三个座脚2环形阵列于桶体1下端外表面,座脚2用于承担装置的全部重量,防止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跳动,保证碎浆工作的顺利进行,转盘7上端面呈圆弧状设计,其目的是使得浆料能够顺利滑落至转盘7下方,以保证浆料过滤工作的顺利进行。
24.为了进一步提升装置对物料的破碎效果,三组叶片61呈螺旋状设计并设置在转子6外表面,且其半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能够在高转速的作用下,提高物料在桶体1内的翻腾效果,从而提高工作进程,转杆41和过滤机构5连接处均做好密封处理,目的是防止浆料发生泄漏,有效避免物料产生浪费,节约经济成本。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