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墩墩顶现浇砼托架预压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对位于桥梁悬臂部位的支架进行预压施工,但是,现有的高墩墩顶现浇混凝土托架预压施工方法大多是采用水箱抽水预压或放置重物堆载预压,这种施工方式增压和减压的速度较慢,在加载预压的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控压力大小,若加压过程中砼托架出现问题发生变形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减压,容易发生危险,且现有的高墩墩顶现浇混凝土托架预压施工方法需要准备足够的配重物、较多的劳动力和大型起重设备,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消耗资源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墩墩顶现浇砼托架预压加载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墩墩顶现浇砼托架预压加载装置,包括对应浇筑于高墩墩顶两侧的砼托架,所述砼托架顶部跨设有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为倒u型架体,其两侧u型臂分别贴设于两砼托架的外立面上,且两u型臂的末端向内弯折形成与砼托架底端搭接的凸台,其中部横梁与两侧砼托架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台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顶端与反力架固定相连,底端通过与其伸缩端固定的加压板抵靠在砼托架顶面上,所述加压板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构件,所述压力检测构件连接有监控液压千斤顶实时压力的压力监控组件。
6.优选地,所述凸台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轴线方向平行于凸台延伸方向设置,安装反力架时,所述滚轮顶端滚动抵接在砼托架底面上,加载预压时,所述滚轮与砼托架之间塞设有垫板。
7.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固定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埋设于加压板的安装槽内,其检测端面穿过加压板与砼托架顶面抵接,其顶端与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板贴设于加压板顶面,其板面延伸至安装槽外侧并通过螺钉与加压板连为一体,且其板面中部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的线孔。
8.优选地,所述压力监控组件包括显示屏和液压控制手柄,所述显示屏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反力架一侧的u型臂上,其输入端线缆穿过固定板中部的线孔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液压控制手柄设有两个,两个液压控制手柄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两台液压千斤顶旁侧的反力架顶部横梁上,用于控制两台液压千斤顶内部液压油的泵送。
9.优选地,所述反力架设有显示屏的位置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外侧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底端铰接在反力架上,顶端设置有卡扣,且沉孔顶部的反力架上开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10.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加压板之间设置有防护胶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千斤顶和一体结构的反力架实现砼托架的预压施工,既保证了预压加载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其承压性能,又确保了两侧砼托架预压载荷的平衡性进而实现同步预压,相关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实时获知压力检测构件处的预压压力,并通过操纵液压控制手柄轻松地实现墩柱两侧预压载荷的增减,方便在砼托架发生变形时,快速实现预压荷载卸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砼托架预压施工的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人员和机械的使用,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检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
‑
砼托架、2
‑
滚轮、3
‑
反力架、4
‑
液压千斤顶、5
‑
加压板、6
‑
压力检测构件、601
‑
压力传感器、602
‑
固定板、7
‑
压力监控组件、701
‑
显示屏、702
‑
液压控制手柄、8
‑
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墩墩顶现浇砼托架预压加载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
‑
4,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高墩墩顶现浇砼托架预压加载装置,包括对
应浇筑于高墩墩顶两侧的砼托架1,所述砼托架1顶部跨设有反力架3,所述反力架3为倒u型架体,其两侧u型臂分别贴设于两砼托架1的外立面上,且两u型臂的末端向内弯折形成与砼托架1底端搭接的凸台,其中部横梁与两侧砼托架1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台液压千斤顶4,所述凸台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滚轮2,所述滚轮2轴线方向平行于凸台延伸方向设置,安装反力架3时,所述滚轮2顶端滚动抵接在砼托架1底面上,加载预压时,所述滚轮2与砼托架1之间塞设有垫板,所述液压千斤顶4顶端与反力架3固定相连,底端通过与其伸缩端固定的加压板5抵靠在砼托架1顶面上,所述加压板5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检测构件6,所述压力检测构件6连接有监控液压千斤顶4实时压力的压力监控组件7;
24.如图4所示,所述压力检测构件6包括压力传感器601和固定板602,所述压力传感器601埋设于加压板5的安装槽内,其顶端与固定板602固定相连,其底部检测端面穿过加压板5与砼托架1顶面抵接,且压力传感器601和加压板5之间设置有防护胶垫,所述固定板602贴设于加压板5顶面,其板面延伸至安装槽外侧并通过螺钉与加压板5连为一体,且其板面中部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的线孔;
25.所述压力监控组件7包括显示屏701和液压控制手柄702,所述显示屏70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反力架3一侧的u型臂上的沉孔内,其输入端线缆穿过固定板602中部的线孔与压力传感器601相连,所述沉孔外侧设有防护盖8,所述防护盖8底端铰接在反力架3上,顶端设置有卡扣,且沉孔顶部的反力架3上开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液压控制手柄702设有两个,两个液压控制手柄70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两台液压千斤顶4旁侧的反力架3顶部横梁上,用于控制两台液压千斤顶4内部液压油的泵送。
2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首先,将反力架3卡接到两个砼托架1的两端,使滚轮2和砼托架1的底面贴合,借助滚轮2将反力架3滑动到设计位置,然后在滚轮2与砼托架1之间塞设垫板卡固,然后通过液压控制手柄702控制液压千斤顶4通过加压板5向砼托架1施加压力,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使砼托架1对压力检测构件6施加作用力,使压力检测构件6对作用到砼托架1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到压力监控组件7,通过压力监控组件7对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行监控,进而能够实时的对加载的预压压力值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控制,进而提高预压加载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