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纸浆制备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制浆造纸流程中,在对精筛尾渣的筛选一般采用外流式压力筛和振框式平筛。外流式压力筛主要用于制浆造纸流程中对浆料的粗筛或精筛,纤维在压差作用下通过筛鼓形成良浆,未通过筛鼓的物质形成尾渣,由排渣口排出,其转子的转动使得筛鼓不断得到负压来进行清洗;振框式平筛一般用于产能较小的生产线尾渣筛选,筛体在高频振动下对尾渣进行筛选,在气封室作用下,筛板得到不断清洗,未通过筛板的物质形成尾渣排出。
3.针对废纸制浆造纸中轻、中杂质含量过大,特别是筛选末端的尾渣中,含有较多的重杂质、轻杂质以及较多的成团纤维束。现有的筛选设备无法有效处理成分复杂的尾渣,筛选后的重渣含有较多纤维,纤维流失率高,且筛选后的轻渣含水率太高,影响后续的处理,为了解决现有筛选设备筛选效果欠佳和纤维流失率高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种复合式尾渣筛{专利号:cn201922342033.5},包括筛选壳体、筛选结构、筛鼓、圆筒形筛框等,通过上述各设备间的相互配合,尤其适用于造纸制浆筛选工段的末端渣浆筛选,利用两级筛选,保证对重渣和轻渣的复合筛选,筛选效率高,纤维流失小,且分离的轻渣干度高,利于后续处理。
4.上述装置虽然解决了现有筛选设备筛选效果欠佳和纤维流失率高的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浆料在导入至装置内,大量浆料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要想实现转动对电机的规格要求较高,进而能源消耗过高,而且未被筛选的浆料中所含有的重杂质会对筛鼓带来较大的磨损,其使用寿命缩短,增加经济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工作进程,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浆料重杂质磨损筛鼓过快和能耗过高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减缓浆料重杂质磨损筛鼓、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进程的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包括呈矩形设计的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尾渣筛本体,所述的尾渣筛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端盖、筒体和壳体,所述的筒体内为第一筛选区,所述的壳体内为第二筛选区,所述的第一筛选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堰板结构、转子和连接机构,所述的转子外周设置有筛鼓,所述的筛鼓设置在堰板结构和连接机构之间,所述的第二筛选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转盘和筛板,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旋转刀片,所述的筛板内设置有筛孔、长槽口和短槽口,所述的转子和转盘共轴设置并由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且转轴下端贯穿壳体和工作台。
7.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筒体一侧设置有进浆口,且其端部位于堰板结构上方,所述的筒体另一侧设置有重渣出口,所述的进浆口和重渣出口均位于筒体的上端,所述的筒体外表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浆口,所述的第一出浆口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稀释口和尾渣口,所述的壳体前端设置有轻渣出口,所述的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浆口,且与第一出浆口处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形倾板,并位于筛板下端,且其端部与第二出浆口相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子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三个所述的连接柱倾斜且等距排列在转子外表面,所述的连接柱前端设置有尾翼,所述的尾翼呈流线状设计,多个所述的长槽口和短槽口均绕筛板中轴线呈环形阵列,且两者交替设置,多个所述的筛孔均匀设置在相邻两个长槽口之间。
9.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台下端设置有座脚,四个所述的座脚对称设置在支撑台下端的边角处,所述的支撑台前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支撑台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与转轴由同步带连接在一起,并在其外周设置有保护罩。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通过设置的堰板结构,能够使得浆料通过溢流的方式完成进料,进而减缓重杂质对筛鼓的磨损,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省经济成本,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进程,满足生产需要;通过设置的筛鼓、转子和转盘,上述部件间的相互配合,能实现对浆料的两级筛选工作,更好的分离轻、重杂质,保证了对重渣和轻渣的复合筛选,降低后续工作对设备的损耗,同时筛选效率高,纤维流失率小,避免资源产生浪费。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15.图3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17.以上各图中,1、支撑台;2、座脚;3、筒体;4、端盖;5、排气口;6、进浆口;7、稀释口;8、第一出浆口;9、尾渣口;10、第二出浆口;11、控制器;12、轻渣出口;13、壳体;14、电机;15、重渣出口;16、转子;161、尾翼;162、连接柱;17、筛鼓;18、堰板结构;19、连接机构;20、转盘;21、筛板;211、筛孔;212、长槽口;213、短槽口;22、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再生纸浆制浆造纸的尾渣筛,包括呈矩形设计的支撑台1,为尾渣筛的安置提供便利,支撑台1上方设置有尾渣筛本体,尾渣筛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端盖4、筒体3和壳体13,端盖4能对筒体3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浆料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飞溅,筒体3内为第一筛选区,壳体13内为第二筛选区,设置的两个筛选区能够完成对浆料的两级筛选,保证了对浆料中重渣和轻渣的复合筛选,以降低后续工作对设备的损耗,同时提高了尾渣筛的筛选效率,且纤维流失率小,满足生产需求,第一筛选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堰板结构18、转子16和连接机构19,纸浆浆料由进浆口6进入筒体3内,下落至堰板结构18内,与现有技术中溢流塔板的工作原理相同,这样就能使得浆料通过溢流的方式完成进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重杂质对筛鼓17的损伤,进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转子16外周设置有筛鼓17,筛鼓17设置在堰板结构18和连接机构19之间,筛鼓17能够配合转子16以形成压力差进而使得纸浆浆料产生分流,这样就能得到造纸过程所需要的良浆,第二筛选区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转盘20和筛板21,转盘20上设置有多个旋转刀片(图中未示出),转盘20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作用,能够获得较高的通过量,进而对浆料起到较好的疏解作用,不会对浆料中的轻杂质产生破碎,保证了杂质排出时的完整性,降低了后续设备的负荷,同时轻杂质被脱水,以便于后续的操作,筛板21内设置有筛孔211、长槽口212和短槽口213,三者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纤维顺利通过筛板21并由第二出浆口10排出,进而有效提升工作进程,转子16和转盘20共轴设置并由连接机构19连接在一起,且转轴下端贯穿壳体13和工作台,保证部件运行时的统一性,以提高装置的筛选进程,提高产能。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和工作原理是:将浆料由进浆口6沿切线进入筒体3,浆料在堰板结构18的作用下,使得浆料通过溢流的方式完成进料(即浆料进入第一筛选区),这样的话能够减缓重杂质对筛鼓17产生的磨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成本,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进程,以满足生产需要;浆料借助筛鼓17的内外压力差,符合标准的浆料(即良浆)在压力作用下穿过筛鼓17上的筛孔211,并由第一出浆口8排出,在上述过程中:较重杂质在转子16转动所产生的高强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至筒体3内壁上,且升至筒体3上方,最终由重渣出口15排出,且部分中等重量的尾渣杂质会由尾渣口9排出,进一步的提升筛选效果,避免资源产生浪费,这样就对浆料完成初步筛选工作,同时,转子16上的尾翼161与筛鼓17间所产生的负压,能够起到反冲清洗筛孔211的作用,避免筛鼓17内的筛孔211发生堵塞,进而保证筛选工作的高效运行;经过初步筛选后的浆料中仍含有部分轻渣,浆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流至第二筛选区内,进入到第二筛选区的浆料在高速转动的转盘20的作用下,符合标准的浆料流经筛板21,并在环形倾板的作用下,从第二出浆口10内排出良浆,且浆料中未被筛选出来的轻渣,在转盘20的作用下向外扩散并脱离液相,同时配合着高速离心力,完成对轻渣的脱水处理,最后经由轻渣出口12排出,以便于后续的操作处理,上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筛鼓17、转子16和转盘20,上述各部件间的相互配合,能对浆料进行两级筛选,进而更好的分离轻、重杂质,保证了对重渣和轻渣的复合筛选,降低后续工作对设备的损耗,同时筛选效率高,纤维流失率小,避免资源产生浪费,满足生产需求。
22.为了提高装置内的安全性能,端盖4上端设置有排气口5,待筛选工作完成后用于泄压排气,防止装置内部压力过大而受到损坏,为了保证尾渣筛的筛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提高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筒体3一侧设置有进浆口6,且其端部位于堰板结构18上方,筒体3另一侧设置有重渣出口15,进浆口6和重渣出口15均位于筒体3的上端,筒体3外表面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浆口8,第一出浆口8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稀释口7和尾渣口9,稀释口7连接外设水管,能对纤维束的破碎起到辅助作用,壳体13前端设置有轻渣出口12,壳体13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浆口10,且与第一出浆口8处在同一轴线上,上述各个部件间的结构布局更为合理,同时与现有技术中的设计相类似,使用范围广,且实用性更强,也能满足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壳体13内还设置有环形倾板(图中未示出),并位于筛板21下端,且其端部与第二出浆口10相连接,这样的话能够对经过二次筛选且完成除渣后的良浆进行导流,使其由第二出浆口10便捷流出,以方便后续的使用。
23.为了实现对尾翼161的便捷安置,转子16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162,三个连接柱162倾斜且等距排列在转子16外表面,给尾翼161提供有利的安置条件,连接柱162前端设置有尾翼161,尾翼161呈流线状设计,能够在转子16的转动下,完成对筛鼓17的清洗,防止纤维堵塞筛鼓17上的通孔而影响装置的使用,多个长槽口212和短槽口213均绕筛板21中轴线呈环形阵列,且两者交替设置,多个筛孔211均匀设置在相邻两个长槽口212之间,其目的是能够对经过两级筛选后的浆料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使得良浆能由第二出浆口10导出,提高筛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纤维的流失率。
24.为了提高装置放置地面的稳定性,支撑台1下端设置有座脚2,四个座脚2对称设置在支撑台1下端的边角处,有效减少尾渣筛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运行,支撑台1前端设置有控制器11,用于便捷控制装置的开合以及对稀释水注入的管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支撑台1一侧设置有电机14,电机14与转轴由同步带连接在一起,并在其外周设置有保护罩22,电机14能够为装置提供运行中所需要的的动力,以保证筛选工作的顺利完成。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