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负音响包。
背景技术:
2.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向往生活更多姿多彩。歌舞作为一种流传数千年的娱乐形式,深入各族人民的生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歌舞的表演形式和场地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人们在日常出行时,会将音响放置在音响包里面进行携带,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
3.现如今市面上的音响包虽然种类繁多,但多数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功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现如今的音响包在进行携带时,使用者长时间背在肩膀上,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肩膀负担较重,导致使用者肩膀酸疼,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现如今的音响包在使用者不小心掉落到地面时,内部放置的音响会直接受到冲击造成内部的音响损坏,不能够很好的保证音响的安全,容易造成音响的损坏,并且现有的音响包不能够对音响进行限位,使用者携带音响时,音响容易在音响包内部晃动,给使用者携带带来负担,增加使用者的负担。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负音响包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负音响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减负音响包,包括音响包主体,所述音响包主体包括音响包壳体,在音响包壳体两侧设有侧边副包,在音响包壳体顶部设有提手,在提手上方设有可供使用者减轻肩膀负担的背带,在音响包壳体内部底端设有可供对音响起到保护作用的缓冲结构,在缓冲结构顶部两侧设有防止音响左右晃动的限位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带包括减负套以及减负气囊,其中减负套套设于背带外侧,且减负套与背带固定连接,减负气囊位于减负套上,且减负气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减负套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背带通过连接块与音响包壳体两侧固定连接,其中连接块顶部与背带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块一侧通过缝布线与音响包壳体侧面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板、伸缩弹簧、伸缩套节以及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位于音响包壳体内部底端,且安装板与音响包壳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伸缩套节位于安装板顶部,且伸缩套节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伸缩弹簧套设于伸缩套节外侧,支撑板位于伸缩套节顶部,且支撑板与伸缩套节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套节底部安装于安装板顶部开设的安装槽中,且伸缩套节底部与安装板顶部开设的安装槽固定连接,伸缩套节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
板底部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条、卡接块以及拉扯条,其中卡接块位于连接条一侧,且卡接块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拉扯条位于缓冲结构顶部前侧,且拉扯条与卡接块滑动卡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音响包壳体前端设有观察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背带,使用者携带时,通过将背带背负在肩膀上,通过在减负套上设置减负气囊,能够减轻减负套与使用者肩膀之间摩擦力,使接触的地方更加柔软,从而达到减轻使用者的肩膀负担,防止使用者长时间携带后肩膀酸疼,使使用者携带更加轻松,更加舒适。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缓冲结构,当使用者不小心掉落到地面时,通过缓冲结构能够对音响起到缓冲作用,将受到的力承担掉,使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在音响上,防止音响损坏,能够很好的保证音响的安全,避免造成损失。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结构,将音响放置在音响包壳体内部后,将连接条绕过音响外侧,然后通过将连接条穿过卡接块,然后拉紧,从而将音响固定在支撑板上,限制住音响,使音响在携带时,不会在音响包内部晃动,从而减轻使用者携带时的负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负套正面结构图。
21.图中:1、音响包主体;101、音响包壳体;102、观察窗;103、侧边副包;104、提手;105、支撑板;106、伸缩弹簧;107、伸缩套节;108、安装板;109、连接条;110、卡接块;111、拉扯条;2、背带;201、减负套;202、减负气囊;203、连接块;3、缓冲结构;4、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7.一种减负音响包,包括音响包主体1,音响包主体1包括音响包壳体101,在音响包壳体101两侧设有侧边副包103,在音响包壳体101顶部设有提手104,在提手104上方设有可供使用者减轻肩膀负担的背带2,在音响包壳体101内部底端设有可供对音响起到保护作用的缓冲结构3,在缓冲结构3顶部两侧设有防止音响左右晃动的限位结构4,通过设置的限位结构4,可以限制住音响,使音响在携带时,不会在音响包内部晃动,从而减轻使用者携带时的负担。
28.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3,背带2包括减负套201以及减负气囊202,其中减负套201套设于背带2外侧,且减负套201与背带2固定连接,减负气囊202位于减负套201上,且减负气囊202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减负套201上,背带2通过连接块203与音响包壳体101两侧固定连接,其中连接块203顶部与背带2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块203一侧通过缝布线与音响包壳体101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减负气囊202,可以使接触的地方更加柔软,从而达到减轻使用者的肩膀负担,防止使用者长时间携带后肩膀酸疼,使使用者携带更加轻松,更加舒适。
29.实施例,请参照图2,缓冲结构3包括支撑板105、伸缩弹簧106、伸缩套节107以及安装板108,其中安装板108位于音响包壳体101内部底端,且安装板108与音响包壳体10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伸缩套节107位于安装板108顶部,且伸缩套节107与安装板108固定连接,伸缩弹簧106套设于伸缩套节107外侧,支撑板105位于伸缩套节107顶部,且支撑板105与伸缩套节107固定连接,伸缩套节107底部安装于安装板108顶部开设的安装槽中,且伸缩套节107底部与安装板108顶部开设的安装槽固定连接,伸缩套节107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05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缓冲结构3,可以将受到的力承担掉,使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在音响上,防止音响损坏,能够很好的保证音响的安全,避免造成损失。
30.实施例,请参照图2,限位结构4包括连接条109、卡接块110以及拉扯条111,其中卡接块110位于连接条109一侧,且卡接块110与连接条109固定连接,拉扯条111位于缓冲结构3顶部前侧,且拉扯条111与卡接块110滑动卡接,通过设置的限位结构4,可以限制住音响,使音响在携带时,不会在音响包内部晃动,从而减轻使用者携带时的负担。
31.实施例,请参照图1,音响包壳体101前端设有观察窗102,通过设置的观察窗102,可以随时观察音响的状态,给使用者提供方便。
32.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音响包壳体101,然后将音响放置在音响包壳体101内部后,将连接条109绕过音响外侧,然后通过将连接条109穿过卡接块110,然后拉紧,从而将音响固定在支撑板105上,限制住音响,使音响在携带时,不会在音响包内部晃动,从而减轻使用者携带时的负担,携带时,通过将背带2背负在肩膀上,通过在减负套201上设置减负气囊202,能够减轻减负套201与使用者肩膀之间摩擦力,使接触的地方更加柔软,从而达到减轻使用者的肩膀负担,防止使用者长时间携带后肩膀酸疼,使使用者携带更加轻松,更加舒适,当使用者不小心掉落到地面时,通过缓冲结构3能够对音响起到缓冲作用,将受到的力承担掉,使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在音响上,防止音响损坏,能够很好的保证音响的安全,避
免造成损失。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