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双玻组件。
背景技术:
2.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部件是电池片。在光伏组件的整体成本中,电池片成本占据70%左右,随着光伏技术的提升,为了降低光伏组件成本,近年来电池片越来越薄。但是电池片为硅基衬底,厚度越薄,其电池片出现隐裂、碎片的几率越大,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双玻组件,能够降低电池片碎片、隐裂的几率,提高电池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伏双玻组件,包括:顺次层叠的正面玻璃罩、电池片、封装胶膜和背板玻璃;所述正面玻璃罩具有与所述背板玻璃平行的面板玻璃和设于所述面板玻璃四周的侧板玻璃;所述正面玻璃罩的侧板玻璃胶接在所述背板玻璃上,所述正面玻璃罩与所述背板玻璃构成一个密封空间,所述电池片层压并密封在所述密封空间内。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片通过所述封装胶膜层压在所述背板玻璃上,所述正面玻璃罩与所述电池片的正面和侧面均设有保护间隙。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面玻璃罩和所述电池片之间的所述保护间隙内充有保护氮气。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间隙为5μm
‑
2mm。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面玻璃罩的厚度为2
‑
3.5mm。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面玻璃罩与所述背板玻璃之间设有定位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结构为:设于所述背板玻璃四周的定位止口,所述侧板玻璃胶接在所述定位止口处。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板玻璃的外侧面与所述背板玻璃的相对应的侧面平齐。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片的厚度为150
‑
250μm。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板玻璃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电池片连接的接线盒和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电缆线与所述接线盒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正面玻璃改为玻璃罩的形式,利用正面玻璃罩与背板玻璃形成密封空间,正面玻璃罩能够承受正面压力,进而可以避免来自正面玻璃的压力直接传递到电池片上,从而避免电池片承载来自正面玻璃的压力而产生的隐裂或碎片等不良影响,对层压在背板玻璃上的电池片进行保护。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玻璃罩既作为光伏双玻组件的一部分,也对电池片具有保护的作用,能够降低电池片碎片、隐裂的几率,提高电池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降低维护更换频次及维护成本,进而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背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背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正面玻璃罩;2、电池片;3、焊带;4、背板玻璃;41、定位止口;42、定位槽;5、接线盒;6、封装胶膜;7、保护间隙;8、电缆线;9、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进行说明。所述光伏双玻组件,包括:顺次层叠的正面玻璃罩1、电池片2、封装胶膜6 和背板玻璃4;正面玻璃罩1具有与背板玻璃4平行的面板玻璃和设于面板玻璃四周的侧板玻璃;正面玻璃罩1的侧板玻璃胶接在背板玻璃4上,正面玻璃罩1与背板玻璃4构成一个密封空间,电池片2层压并密封在密封空间内。
27.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正面玻璃改为玻璃罩的形式,利用正面玻璃罩1与背板玻璃4形成密封空间,正面玻璃罩1能够承受正面压力,进而可以避免来自正面玻璃的压力直接传递到电池片2上,从而避免电池片2承载来自正面玻璃的压力而产生的隐裂或碎片等不良影响,对层压在背板玻璃4上的电池片2进行保护。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双玻组件,正面玻璃罩1既作为光伏双玻组件的一部分,也对电池片2具有保护的作用,能够降低电池片2碎片、隐裂的几率,提高电池片2的使用寿命,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降低维护更换频次及维护成本,进而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9.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片2与背板玻璃4通过封装胶膜6层压在一起,正面玻璃罩1与电池片2之间不直接连接,也即正面玻璃罩1与电池片2不需要胶接层压,正面玻璃罩1作为保护的功能,对电池片2进行保护,正面玻璃罩1承载的压力可以经正面玻璃罩1分散,传递到与其直接连接的背板玻璃4上,能够避免正面承受的荷载力直接传递到电池片2上,从而对电池片2能够实现很好的保护。
30.示例性的说明如下:光伏组件作为发电设备,在用户住所、或在野外安装后,承受的荷载主要是风、雨、雪等气候的影响,在恶劣的环境中,这些因素施加到光伏组件的正面,会对电池片2造成隐裂或碎片的影响,而利用正面玻璃罩1,将荷载传递到背板玻璃4上,可以降低或避免电池片2的破坏,提高电池片2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片2的发电量。
31.对于生产运输过程中,采用正面玻璃罩1的光伏双玻组件,也能降低碰撞造成的电池片2隐裂的问题。
32.基于上述的正面玻璃罩1,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电池片2通过封装胶膜6层压在背板玻璃4上,正面玻璃罩1与电池片2的正面和侧面均设有保护间隙7。通过设置的保护间隙7,使正面玻璃罩1与电池片2不接触,防止正面承载对电池片2造成损坏。其中,封装胶膜6eva胶或poe胶膜,为透明、白色或黑色,主要起粘接作用。
33.ev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厚度在0.4毫米
‑
0.6毫米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常温下无黏性且具抗黏性,经过一定调价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固化后的ev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电池片2上盖下垫,将其包封,并和上层保护材料
‑
玻璃,下层保护材料背板(tpt,bbf等),利用真空层压技术合为一体。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和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34.poe是一种乙烯
‑
辛稀共聚物,是以茂金属作催化剂开发的具有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窄共聚单体分布、结构可控的新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胶膜具有更低的水蒸气透过率,内聚力更大,更加适用于双玻组件,可使生产的双玻组件不需要封边,同时使用寿命更长。
35.目前双玻组件用的封装胶膜6主要包括eva胶膜和poe胶膜。eva胶膜是一种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熔点低,流动性好,透明度高,层压工艺成熟等优点,是目前双玻组件主要的封装材料。相对于eva胶膜,poe胶膜最大的优势就是低水汽透过率和高体积电阻率,保证了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的安全性及长久的耐老化性,使组件能够长效使用。目前poe胶膜也有一些缺点,如流动性小、难加工、均匀性难控制等,影响了poe胶膜在组件生产上的大规模使用。
3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及图4,正面玻璃罩1和电池片2 之间的保护间隙7内充有保护氮气,对电池片2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电池片2的发电效率;同时能够由于填充的氮气,也能够缓解正面荷载对电池片2 的作用,降低电池片2隐裂的问题。
37.参见图1、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的保护间隙7可为5μm
‑
2mm,可以根据制备的光伏双玻组件的尺寸要求、具体性能及应用场合具体调节。例如,保护间隙7可以为20μm、100μm、1mm等尺寸。
3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正面玻璃罩1的厚度为2
‑
3.5mm。例如,厚度可以为2.5mm、3mm等。
39.为使便于正面玻璃罩1的准确定位组装,参见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正面玻璃罩1与背板玻璃4之间设有定位结构。
40.可选地,参见图2及图3,定位结构为:设于背板玻璃4四周的定位止口 41,侧板玻璃胶接在定位止口41处。组装时,正面玻璃罩1的侧板玻璃直接支撑在定位止口41上,利用胶接即可。
41.作为上述的定位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4及图5,还可以在背板玻璃4的相对的两端设置定位槽42,正面玻璃罩1的侧板玻璃上设于凸伸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定位槽42内,方便正面玻璃罩1的安装定位。
42.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及图4,侧板玻璃的外侧面与背板玻璃4的相对应的侧面平齐,以方便后期装框组装。
4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池片2的厚度为150
‑
250μm。电池片2为硅基衬底,p型或n型掺杂,单面或是双面工艺,用焊带3串联或并联连接成电路。
44.作为发电设备,参见图6及图7,背板玻璃4的背面设有与电池片2连接的接线盒5和用于连接用电设备的连接器9,连接器9通过电缆线8与接线盒5 连接。光伏双玻组件的发电通过连接器9与用电设备连接,即可供电。通过采用正面玻璃罩1的光伏双玻组件,可以获得可靠稳定的电量。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