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2

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水管道的生产设备主要有立式振捣制管成型管模、悬辊制管机、离心制管机、芯模振动制管机、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升芯回转制管机几种;其中悬辊工艺管模一般采用卧式脱模的方法,卧式脱模需要的模具较多,且生产效率低下;而立式脱模对混凝土管道接口形式有要求,不适用于a型接口即混凝土管插口端有凹槽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该实用新型采用三开形式设置,在打开模具的同时,将挡圈进行抬升,同时再用顶升机构将挡圈顶升,使挡圈与混凝土分离,再移动模具及当挡圈,能够使模具与制品快速分离,达到脱模的目的。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包括悬辊竖脱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辊竖脱模具本体上纵向设置有若干组模具锁紧机构(1),所述悬辊竖脱模具本体包括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及底托盘(5),所述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的顶部设置有挡圈(7),挡圈(7)与固定外模(4)之间还设置有顶升机构(6);所述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制品,所述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的顶部与混凝土制品之间设置有带锥度插口体。
5.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需要松开模具时,先松开模具锁紧机构(1)和底托盘(5)与模具的连接螺栓,打开活动外模(2),活动外模(2)打开时由于活动外模(2)的上部插口体带锥度,会将挡圈(7)抬起,与混凝土制品分离,同时扳动顶升机构(6),将挡圈(7)与固定外模(4)部位的混凝土分离,再撬动整个模具,使整个模具向固定外模(4)移动,使模具与混凝土制品分离,实现模具与混凝土制品的分离。
6.当组装模具时,将外模放置在底托盘(5)上,合上活动外模(2),同时将顶升机构(6)复位,用模具锁紧机构(1)锁紧模具,底托盘(5)与模具用螺栓连接,实现模具的合模组装。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该实用新型采用三开形式设置,在打开模具的同时,将挡圈进行抬升,同时再用顶升机构将挡圈顶升,使挡圈与混凝土分离,再移动模具及当挡圈,能够使模具与制品快速分离,达到脱模的目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该模具能够实现三开的目的,提高脱模的效率;所述活动外模(2)通过铰链(3)与固定外模(4)连接,底托盘(5)固定在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上;所述铰链(3)的位置与模具锁紧机构(1)的位置夹角为95
°
并且位于模具
锁紧机构(1)的两边;所述铰链(3)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带锥度插口体的锥度能够有效的分离挡圈(7)和混凝土制品;所述带锥度插口体的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带锥度插口体的顶部朝外设置有斜面并逐渐降低,所述带锥度插口体安装在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的顶部位置并位于挡圈(7)的下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挡圈(7)能够在各个角度的位置均匀受力,快速的与混凝土制品进行分离;所述挡圈(7)与带锥度插口体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块呈三点式布局,所述固定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挡圈(7)的90
°
位置、180
°
位置和270
°
位置;位于180
°
位置的固定连接块与顶升机构(6)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保证顶升机构(6)的顶升效率高,而且便于进行快速分离;所述顶升机构(6)一头用销轴与固定外模(4)连接,顶升机构(6)的另一头与挡圈(7)连接;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纵向连接块和横向顶升块,纵向连接块包括上侧孔和下侧孔,纵向连接块的上侧孔通过销轴与挡圈(7)上180
°
位置的固定连接块铰接,纵向连接块的下侧孔与横向顶升块之间铰接;所述横向顶升块的末端设置有工具插口。
附图说明
1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图1中a

a处剖视图。
15.图3为图2中b

b处剖视图。
16.图4为图2中c

c处剖视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模打开视图。
18.其中,1模具锁紧机构、2活动外模、3铰链、4固定外模、5底托盘、6顶升机构、7挡圈、8带锥度插口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

5所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开模a型接口的悬辊竖脱模具,包括悬辊竖脱模具本体,所述悬辊竖脱模具本体上纵向设置有若干组模具锁紧机构1,所述悬辊竖脱模具本体包括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及底托盘5,所述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的顶部设置有挡圈7,挡圈7与固定外模4之间还设置有顶升机构6;所述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制品,所述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的顶部与混凝土制品之间设置有带锥度插口体8;所述活动外模2通过铰链3与固定外模4连接,底托盘5固定在活动外模2和固定外模4上;所述铰链3的位置与模具锁紧机构1的位置夹角为95
°
并且位于模具锁紧机构1的两边;所述铰链3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所述带锥度插口体8的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带锥度插口体8的顶部朝外设置有斜面并逐渐降低,所述带锥度插口体8安装在活动外模2、固定外模4的顶部位置并位于挡圈7的下面;所述挡圈7与带锥度插口体8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块呈三点式布局,所述固定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挡圈7的90
°
位置、180
°
位置和270
°
位置;位于180
°
位置的固定连接块与顶升机构6连接;所述顶升机构6一头用销轴与固定外模4连接,顶升机构6的另一头与挡圈7连接;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纵向连接块和横向顶升
块,纵向连接块包括上侧孔和下侧孔,纵向连接块的上侧孔通过销轴与挡圈7上180
°
位置的固定连接块铰接,纵向连接块的下侧孔与横向顶升块之间铰接;所述横向顶升块的末端设置有工具插口。
2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需要松开模具时,先松开模具锁紧机构1和底托盘5与模具的连接螺栓,打开活动外模2,活动外模2打开时由于活动外模2的上部插口体带锥度,会将挡圈7抬起,与混凝土制品分离,同时扳动顶升机构6,将挡圈7与固定外模4部位的混凝土分离,再撬动整个模具,使整个模具向固定外模4移动,使模具与混凝土制品分离,实现模具与混凝土制品的分离。
21.当组装模具时,将外模放置在底托盘5上,合上活动外模2,同时将顶升机构6复位,用模具锁紧机构1锁紧模具,底托盘5与模具用螺栓连接,实现模具的合模组装。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