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支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结构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2.钢结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建设大型厂房时,常常使用钢结构搭建,钢结构强度较高,弹性模量也高,与木材相比,其密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相对较低,因而在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小,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现有的钢结构支座技术,大都采用固定支撑,钢结构支座不具备减震功能,当基层产生震动时,震动会传导到上层被支撑结构,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钢结构减震支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钢结构支座不具备减震功能,当基层产生震动时,震动会传导到上层被支撑结构,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结构减震支座。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包括:
6.底板,其上方设置有顶板,底板和顶板通过限位结构连接;
7.减震结构i,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其包括:弧形的钢板i,其一端和底板连接,另外一端和顶板连接,两个钢板i的凹面互相背离对称设置;支撑板,连接在两个钢板i之间。
8.优选的,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板i,与顶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板i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连接板ii,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ii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槽中。
9.优选的,还包括减震结构ii,其包括:两个滚轮,设置在限位槽中;连杆,一端和滚轮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块铰接,两个连杆之间连接有弹簧i。
10.优选的,连接板i至少设置个,且沿顶板的周向均布设置。
11.优选的,还包括弧形的钢板ii,连接两个钢板i的端部,两个钢板ii的凹面互相背离设置,两个钢板ii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贯穿支撑板。
12.优选的,钢板ii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弹簧ii,弹簧ii套设在支撑杆上。
13.优选的,支撑板、支撑杆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支座在受到纵向的受力时,弧形的钢板i和钢板ii以及弹簧ii能够对纵向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起到减震的作用。
16.2、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i,支座在收到横向的受力时,减震结构ii中的弹簧i能够对横向的受力进行缓冲,同时,减震结构ii能够避免底板的水平方向受力传递至顶板,进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包括底板1,底板1上方设置有顶板7,底板1和顶板7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底板1和顶板7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i,减震结构i包括弧形的钢板i4,弧形的钢板i4一端和底板1连接,另外一端和顶板7连接,两个钢板i4的凹面互相背离对称设置,两个钢板i4之间连接有支撑板11。
20.当支座受到纵向的受力时,弧形的钢板i4受到底板1向上的推力而弯曲变形,钢板i4弯曲变形能够对底板1的纵向受力进行吸收。
21.其中,限位结构包括与顶板7的下底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板i6,连接板i6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5;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ii2,连接板ii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限位块3设置在限位槽5中,使得顶板7能够沿限位结构上下移动。
22.为了使支座能够在对横向的受力也起到减震作用,还包括减震结构ii,减震结构ii包括设置在限位槽5中的两个滚轮14,连杆13的一端和滚轮14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块3铰接,两个连杆13之间连接有弹簧i12。
23.进一步地,连接板i6至少设置3个,且沿顶板7的周向均布设置。
24.进一步地,还包括弧形的钢板ii8,钢板ii8连接两个钢板i4的端部,两个钢板ii8的凹面互相背离设置,两个钢板ii8之间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贯穿支撑板11。
25.进一步地,钢板ii8与支撑板11之间连接有弹簧ii10,弹簧ii10套设在支撑杆9上。
26.进一步地,支撑板11、支撑杆9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27.工作原理
28.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减震支座,通过在底板1和顶板7之间设置减震结构i,减震结构i中包括弧形的钢板i4,当底板1受到纵向的受力时,底板1对钢板i4产生向上的推力或者向下的拉力,钢板i4产生变形,能够对底板1的受力进行吸收,两个钢板i4之间设置的支撑板11由橡胶材料制成,能够对钢板i4的变形进行缓冲,两个钢板i4的端部通过钢板ii8连接,当两个钢板i4弯曲后互相靠近时,对钢板ii8产生挤压力,钢板ii8同样会产生弯曲变形,对受力进行吸收,两个钢板ii8之间的支撑杆9和弹簧ii10能够对钢板ii8的受力进行缓冲,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性能。
29.当底板1受到水平方向的受力时,底板1移动会带动连接板ii2移动,连接板ii2上的限位块3通过连杆13连接的滚轮14滚动地设置在限位槽5中,此时,受力面一侧的两个滚轮14互相背离移动,背离受力面一侧的两个滚轮14在弹簧i12的作用下互相靠近移动,避免了底板1的水平受力直接传递至顶板7上,并且能够对水平方向的受力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性能。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支座在受到纵向的受力时,弧形的钢板i和钢板ii以及弹簧ii能够对纵向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i,支座在收到横向的受力时,减震结构ii中的弹簧i能够对横向的受力进行缓冲,进
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
3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其上方设置有顶板(7),底板(1)和顶板(7)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减震结构i,设置在底板(1)和顶板(7)之间,其包括:弧形的钢板i(4),其一端和底板(1)连接,另外一端和顶板(7)连接,两个钢板i(4)的凹面互相背离对称设置;支撑板(11),连接在两个钢板i(4)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板i(6),与顶板(7)的下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板i(6)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5);连接板ii(2),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ii(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限位块(3)设置在限位槽(5)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结构ii,其包括:两个滚轮(14),设置在限位槽(5)中;连杆(13),一端和滚轮(14)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块(3)铰接,两个连杆(13)之间连接有弹簧i(1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6)至少设置3个,且沿顶板(7)的周向均布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的钢板ii(8),连接两个钢板i(4)的端部,两个钢板ii(8)的凹面互相背离设置,两个钢板ii(8)之间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贯穿支撑板(1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ii(8)与支撑板(11)之间连接有弹簧ii(10),所述弹簧ii(10)套设在支撑杆(9)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支撑杆(9)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减震支座,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置有顶板,底板和顶板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I,减震结构I包括弧形的钢板I,弧形的钢板I一端和底板连接,另外一端和顶板连接,两个钢板I的凹面互相背离对称设置,两个钢板I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支座在受到纵向的受力时,弧形的钢板I和钢板II以及弹簧II能够对纵向的力进行吸收和缓冲,起到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减震结构II,支座在收到横向的受力时,减震结构II中的弹簧I能够对横向的受力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支座的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涛 宋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维特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