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燃气轮机作为将燃料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机动力机械,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透平这三大部件构成燃气轮机循环,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在夏季电负荷大,而环境温度高,为了提高燃气轮机出力,需要对燃气轮进行降温冷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目前在对燃气轮机进行冷却时,由于采用单一的冷却装置容易导致对燃气轮机冷却的效果不佳;
4.2、而采用气体进行冷却时,由于燃气轮机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的气流,容易对气体排出管道造成气流相互顶冲的现象,导致气体排出的速率控制不便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对燃气轮机冷却的效率,解决单一的冷却装置对燃气轮机冷却的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冷却气体的排出速率控制不便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冷却气体排出的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包括燃气轮机体、驱动轴和扇叶组件,所述驱动轴的外壁与扇叶组件的内壁嵌固连接,且驱动轴的轴心线与燃气轮机体的轴心线处于同轴,所述燃气轮机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的内壁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喷淋腔;
8.所述冷却液喷淋腔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液体喷淋叶,所述液体喷淋叶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的一侧,所述液体喷淋叶的两侧均设置有可调控装置,所述可调控装置的外壁与冷却机构的内壁嵌固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调控装置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的外壁与可调控装置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滑板。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第一卡结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距离的便会就能自由控制冷却气体连接导管喷出的冷却气体的流出速率的大小。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拉伸装置,所述连接滑板的底部与可调控装置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可调控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罩,所述引流罩的外壁贯穿于可调控装置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引流罩便于对冷却气体连接导管所喷出的气体进行引流收集。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拉伸装置由嵌入板和空腔容纳板组成,所述嵌入板的右侧焊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右侧与空腔容纳板的内侧壁焊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性件使得嵌入板能够进入到空腔容纳板的内部。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腔容纳板的上方嵌固连接有微孔流出板,所述微孔流出板的外壁贯穿于空腔容纳板的内壁。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微孔流出板使得冷却气体连接导管所喷出的气体能够向外流动。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冷却气体连接导管,所述冷却气体连接导管的外壁贯穿于冷却机构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冷却气体连接导管所喷出冷却气体能够对燃气轮机体内部进行冷却处理。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采用冷却液喷淋腔和冷却气体连接导管的配合,能够实现气体和液体对燃气轮机体内部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以便提高对其冷却降温的效率,同时在设置的可调控装置的作用下,能够根据冷却气体连接导管内部的气体压力的大小控制气体流出的速率,并且可调控装置只能单一方向上实现气体流动,避免了燃气轮机体内部的气体通过可调控装置向冷却机构内部流动的现象。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通过在可调装置内部设置的弹性拉伸装置,能够对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结板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通过在引流罩的作用下,便于将冷却气体连接导管所喷出的气体进行引流,从而通过引流罩向可调控装置内部流动,使其通过可调控装置向流出对燃气轮机体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机构结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控装置结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拉伸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燃气轮机体;2、驱动轴;3、扇叶组件;4、冷却机构;5、冷却液喷淋腔;6、液体喷淋叶;7、可调控装置;8、冷却气体连接导管;9、第一卡接板;10、第二卡接板;11、连接滑板;12、弹性拉伸装置;13、引流罩;14、嵌入板;15、空腔容纳板;16、弹性件;17、微孔流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包括燃气轮机体1、驱动轴2和扇叶组件3,驱动轴2的外壁与扇叶组件3的内壁嵌固连接,且驱动轴2的轴心线与燃气轮机体1的轴心线处于同轴,燃气轮机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4,冷却机构4的内壁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喷淋腔5,冷却液喷淋腔5的输出端固
定安装有液体喷淋叶6,液体喷淋叶6固定安装在冷却机构4的一侧,液体喷淋叶6的两侧均设置有可调控装置7,可调控装置7的外壁与冷却机构4的内壁嵌固连接,可调控装置7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板9和第二卡接板10,第二卡接板10同样与可调控装置7滑动连接,第一卡接板9的外壁与可调控装置7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卡接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滑板11,第一卡接板9和第二卡接板10之间距离的便会就能自由控制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喷出的冷却气体的流出速率的大小。
30.优选的,冷却机构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的外壁贯穿于冷却机构4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能够向冷却机构4内部排入气体,并且在引流罩13的作用下,使得可调控装置7内部气压增大,由于第一卡接板9和第二卡接板10的形状的原因,使得第一卡接板9和第二卡接板10向两侧移动,从而使得冷却气体通过可调控装置7能够向外流出,对燃气轮机体1内部进行冷却处理。
31.实施例2
32.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连接滑板1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拉伸装置12,连接滑板11的底部与可调控装置7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可调控装置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罩13,引流罩13的外壁贯穿于可调控装置7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引流罩13便于对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所喷出的气体进行引流收集,弹性拉伸装置12由嵌入板14和空腔容纳板15组成,嵌入板14的右侧焊接有弹性件16,弹性件16的右侧与空腔容纳板15的内侧壁焊接,弹性件16使得嵌入板14能够进入到空腔容纳板15的内部,空腔容纳板15的上方嵌固连接有微孔流出板17,微孔流出板17的外壁贯穿于空腔容纳板15的内壁,微孔流出板17使得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所喷出的气体能够向外流动。
33.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燃气轮机透平通道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
34.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启动冷却液喷淋腔5通过液体喷淋叶6向燃气轮机体1内部排出液体对其进行冷却,同时,向冷却气体连接导管8内部输送冷却气体,使得冷却气体在进入到冷却机构4内部,并通过可调控装置7向外流出,实现对燃气轮机体1内部冷却气体的降温冷却。
35.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