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沟技术领域,是一种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各种承载线缆种类愈加丰富,特别是变电站线缆廊道内部署有各类高低压输电线缆和电力通信光缆,变电站内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设备同样属于火灾发生风险较高的设备,由于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设备内部充油,其发生火灾后,火势将随其绝缘油流动扩散,变电站内廊道中的各类光缆及光缆同样将遭受火灾威胁,目前大部分变电站内使用廊道内布放的防火槽盒承载各类线缆,防火槽盒具有一定程度耐火耐高温的性能,但槽盒部署于廊道内两侧桥架上,导致槽盒将在火灾时承受火焰的直接冲击,对同廊道敷设的其他光缆构成严重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线缆沟存在容易发生火灾导致的光缆大面积损毁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包括线缆沟、顶盖、桥架、左分隔盒、右分隔盒和挡板,线缆沟呈凵字形,线缆沟内部左侧和右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桥架,线缆沟左部上端和右部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左分隔盒右侧和右分隔盒左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穿线口,对应每个穿线口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设有能够封堵穿线口的挡板。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还可包括电子标签,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顶部内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电子标签。
7.上述还可包括无线烟感报警器,顶盖下侧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无线烟感报警器。
8.上述对应每个挡板上端和下端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可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上滑槽和下滑槽内。
9.上述位于左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可呈左小右大的棱台形,位于右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大右小的棱台形。
10.上述还可包括槽盒,每个桥架上均设有槽盒。
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可将线缆沟内的光缆与电缆分开放置,避免火灾造成线缆大面积损毁,减少火灾对弱点线缆的影响,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线缆沟,2为顶盖,3为桥架,4为左分隔盒,5为右分隔盒,6为挡板,7为穿线口,8为电子标签,9为无线烟感报警器,10为槽盒。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如附图1所示,该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包括线缆沟1、顶盖2、桥架3、左分隔盒4、右分隔盒5和挡板6,线缆沟1呈凵字形,线缆沟1内部左侧和右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桥架3,线缆沟1左部上端和右部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分隔盒4和右分隔盒5,左分隔盒4右侧和右分隔盒5左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穿线口7,对应每个穿线口7位置的左分隔盒4和右分隔盒5上均设有能够封堵穿线口7的挡板6。根据需求,左分隔盒4、右分隔盒5和挡板6可采用现有公知的防火材料。在使用时,将电缆与光缆分开放置,将电缆放置于对应位置的桥架3上,将光缆根据走线放置在左分隔盒4,左分隔盒4上可设有两个穿线口7,光缆可从其中一个穿线口7进入从另一个穿线口7穿出,右分隔盒5穿线方式与左分隔盒相同,完成线缆走线后通过挡板6将穿线口7封堵,从而将光缆与电缆完全分隔开。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线缆布局降低火灾等灾害造成光缆受损的风险。
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19.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电子标签8,左分隔盒4和右分隔盒5顶部内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电子标签8。根据需求,电子标签8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电子标签8,可在电子标签8内写入该段线缆的情况,可通过读写器读取和更新内容便于后期维护等作业,根据光缆位置以及电子标签的读写范围设置电子标签8的数量。
20.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无线烟感报警器9,顶盖2下侧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无线烟感报警器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无线烟感报警器9可在线缆沟1发生火灾时进行远程报警,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21.如附图1所示,对应每个挡板6上端和下端位置的左分隔盒4和右分隔盒5上均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挡板6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滑槽可使挡板6在滑槽内滑动,便于打开和关闭穿线口7。
22.如附图1所示,位于左分隔盒4上的穿线口7呈左小右大的棱台形,位于右分隔盒5上的穿线口7呈左大右小的棱台形。在使用时,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小火灾蔓延到光缆的可能性,同时减小走线时穿线口7处对光缆的磨损。
23.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槽盒10,每个桥架3上均设有槽盒10。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槽盒10保护电缆,减小火灾的危害。
24.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沟、顶盖、桥架、左分隔盒、右分隔盒和挡板,线缆沟呈凵字形,线缆沟内部左侧和右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桥架,线缆沟左部上端和右部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左分隔盒右侧和右分隔盒左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穿线口,对应每个穿线口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设有能够封堵穿线口的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标签,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顶部内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电子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烟感报警器,顶盖下侧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一个无线烟感报警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挡板上端和下端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上滑槽和下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挡板上端和下端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设有上滑槽和下滑槽,挡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上滑槽和下滑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小右大的棱台形,位于右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大右小的棱台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小右大的棱台形,位于右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大右小的棱台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小右大的棱台形,位于右分隔盒上的穿线口呈左大右小的棱台形。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或8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盒,每个桥架上均设有槽盒。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盒,每个桥架上均设有槽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沟技术领域,是一种带分隔区域的线缆沟,其包括线缆沟、顶盖、桥架、左分隔盒、右分隔盒和挡板,线缆沟呈凵字形,线缆沟内部左侧和右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桥架,线缆沟左部上端和右部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左分隔盒右侧和右分隔盒左侧均前后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内外贯通的穿线口,对应每个穿线口位置的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上均设有能够封堵穿线口的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左分隔盒和右分隔盒可将线缆沟内的光缆与电缆分开放置,避免火灾造成线缆大面积损毁,减少火灾对弱点线缆的影响,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悦 叶海洋 丁宇翔 徐昊天 于发硕 李庆 艾科热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