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


背景技术:

2.目前高铁和客专铁路无砟段占比越来越高,一旦路基段、桥面上、隧道内开始铺设无砟轨道板,可供吊车走行和支腿伸出的两线间最窄距离只有2200mm,普通轮距和支腿高度吊车在铁路上就难以使用,而且吊车正向行驶到位之后没法调头,在隧道内和更大吊车到不了的地方只能倒车缓慢运行,这样在未铺通钢轨、不能使用轨行吊车的好长一段时间内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3.因此,提出一种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吊车在铁路上难以使用和正向行驶到位之后没法调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包括车辆底盘车架,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底部一端设有前轮胎机构,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底部另一端设有后轮胎机构,所述前轮胎机构和后轮胎机构中的各个轮胎外侧间距为1900mm,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底端中部设有中部轮胎,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顶部一端设有第一驾驶室,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二驾驶室,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滑轮机构,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两侧前后位置均安装有吊车支腿,所述车辆底盘车架两侧的吊车支腿间距为1900mm,所述吊车支腿一侧的车辆底盘车架上安装有支腿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底盘车架顶端中部安装有吊车旋转底盘和吊车配重,所述吊车旋转底盘上安装有吊车吊臂。
6.进一步地,所述吊车吊臂远离吊车旋转底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车吊钩,所述吊车吊臂上设有吊车钢丝绳,所述吊车吊臂的内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吊臂液压支撑杆,所述吊臂液压支撑杆远离吊车吊臂的一端与车辆底盘车架活动连接,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两侧均设有液压控制箱。
7.进一步地,所述吊车吊臂为三节,所述吊车吊臂延伸到车辆驾驶室的外侧,所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的后方均设有吊臂支架,所述吊臂支架的底端与车辆底盘车架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的外侧均设有车前灯,所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后视镜。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的前方设有挡雨雪板,所述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的顶端均设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包括红色闪烁警示灯和警示喇叭。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轮机构中滑轮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11.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底盘车架的前后位置均安装有柴油发动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底盘车架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实现前后双车头设计,作业时可以不用掉头即可双向行驶,解决了普通吊车在两线间无法双向行驶的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顺利完成。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吊车支腿,以及将轮胎轮距和吊车支腿的间距设置为1900mm,间距过大的吊车轮胎外侧、支腿将在行驶过程中增加与轨道板垫层和轨道板发生剐蹭的可能性,很容易造成轨道板和垫层损伤,轮胎间距过小将不利于吊车的稳定性,解决了铺设无砟轨道板的路基段、桥面上、隧道内普通吊车轮距过大、支腿没法完全伸出定位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车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车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车辆底盘车架;2、后视镜;3、第一驾驶室;4、第二驾驶室;5、中部轮胎;6、警报器;7、车前灯;8、导向滑轮机构;9、吊车支腿;10、支腿控制装置;11、吊车吊臂;12、吊车吊钩;13、吊臂液压支撑杆;14、吊车钢丝绳;15、吊车旋转底盘;16、吊车配重;17、前轮胎机构;18、后轮胎机构;19、吊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1
20.请参阅图 1

2,一种铁路无砟段两线间双向行驶高支腿吊车,包括车辆底盘车架1,车辆底盘车架1的底部一端设有前轮胎机构17,车辆底盘车架1的底部另一端设有后轮胎机构18,前轮胎机构17和后轮胎机构18中的各个轮胎外侧间距为1900mm,车辆底盘车架1的底端中部设有中部轮胎5,车辆底盘车架1的顶部一端设有第一驾驶室3,车辆底盘车架1的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二驾驶室4,车辆底盘车架1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滑轮机构8,车辆底盘车架1的两侧前后位置均安装有吊车支腿9,车辆底盘车架1两侧的吊车支腿9间距为1900mm,吊车支腿9一侧的车辆底盘车架1上安装有支腿控制装置10,车辆底盘车架1顶端中部安装有吊车旋转底盘15和吊车配重16,吊车旋转底盘15上安装有吊车吊臂11,吊车吊臂11远离吊车旋转底盘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车吊钩12,吊车吊臂11上设有吊车钢丝绳14,吊车吊臂11的内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吊臂液压支撑杆13,吊臂液压支撑杆13远离吊车吊臂11的一端与车辆底盘车架1活动连接,车辆底盘车架1的两侧均设有液压控制箱,吊车吊臂11为三节,吊车吊臂11延伸到车辆驾驶室的外侧,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的后方均设有吊臂支架19,吊臂支架19的底端与车辆底盘车架1固定连接,车辆底盘车架1的前后位置均安装有柴
油发动机。
21.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辆底盘车架1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实现前后双车头设计,作业时可以不用掉头即可双向行驶,解决了普通吊车在两线间无法双向行驶的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顺利完成,通过设置吊车支腿9,以及将轮胎轮距和吊车支腿9的间距设置为1900mm,间距过大的吊车轮胎外侧、支腿将在行驶过程中增加与轨道板垫层和轨道板发生剐蹭的可能性,很容易造成轨道板和垫层损伤,轮胎间距过小将不利于吊车的稳定性,解决了铺设无砟轨道板的路基段、桥面上、隧道内普通吊车轮距过大、支腿没法完全伸出定位问题。
22.实施例 2
23.请参阅图 1

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的外侧均设有车前灯7,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后视镜2,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的前方设有挡雨雪板,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的顶端均设有警报器6,警报器6包括红色闪烁警示灯和警示喇叭。
24.本实施例中,吊车发动后红色闪烁警示灯开始闪烁并用警示喇叭发出警告声,驾驶室左右两侧布置的后视镜2,以保证运输车上放满线盘后可以看到左右情况。
25.实施例 3
26.请参阅图 1

2,本实施例是在例 1 或例 2 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导向滑轮机构8中滑轮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滑轮材质设置为弹性塑料,以免行驶过程中轮毂突出位置与轨道板和垫层发生剐蹭。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辆底盘车架1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驾驶室3和第二驾驶室4,实现前后双车头设计,当吊车行驶到指定地方吊完支柱、架设好硬横梁需要返回时,司机将吊车支腿9收回,熄火下车,从另一端驾驶室进入发动车辆,吊车可以正向行驶返回,作业时可以不用掉头,解决了普通吊车在两线间无法双向行驶的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顺利完成,通过设置吊车支腿9,以及将轮胎轮距和吊车支腿9的间距设置为1900mm,间距过大的吊车轮胎外侧、支腿将在行驶过程中增加与轨道板垫层和轨道板发生剐蹭的可能性,很容易造成轨道板和垫层损伤,轮胎间距过小将不利于吊车的稳定性,解决了铺设无砟轨道板的路基段、桥面上、隧道内普通吊车轮距过大、支腿没法完全伸出定位问题。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