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3.现有汽车减震器是安装在汽车轮胎上对其进行减震,但是对于汽车减震器的安装比较繁琐,最少需要两个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对其进行安装,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包括活塞杆、减震台、安装在汽车上的连接件以及安装工作台,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组件与减震台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台的一侧通过转动组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台的一侧与汽车轮胎的中心轴连接,所述减震台活动放置在安装工作台上,所述安装工作台的底部通过驱动装置对安装工作台进行驱动,所述减震台与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
7.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和固定在固定外壳内部的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通过中心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齿条的一侧相啮合,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延伸到固定外壳的内部并连接有摇把,所述滑条的顶部与安装工作台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工作台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与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连接槽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槽底部开设的开口直径小于连接槽的直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减震台一侧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在安装槽内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与活塞杆底端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件内侧的两个凸块,以及转动在两个凸块内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与减震台的一侧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齿条和摇把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滑条在滑道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安装工作台对减震台进行支撑,便可以方便实现将减
震台与轮胎进行连接,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活塞杆;2、减震台;3、连接件;4、安装工作台;5、第一弹簧;6、固定外壳;7、滑道;8、滑条;9、齿条;10、齿轮;11、摇把;12、连接槽;13、滑动板;14、第二弹簧;15、固定件;16、凸块;17、转动块;18、限位孔;1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参照图1、图2和图3,该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包括活塞杆1、减震台2、安装在汽车上的连接件3以及安装工作台,活塞杆1通过连接组件与减震台2固定连接,减震台2的一侧通过转动组件与连接件3转动连接,减震台2的一侧与汽车轮胎的中心轴连接,减震台2活动放置在安装工作台4上,安装工作台4的底部通过驱动装置对安装工作台4进行驱动,减震台2与连接件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5固定连接;
20.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外壳6和固定在固定外壳6内部的滑道7,滑道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8,滑条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9,固定外壳6的内部通过中心轴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的一侧与齿条9的一侧相啮合,齿轮10的中心轴延伸到固定外壳6的内部并连接有摇把11,滑条8的顶部与安装工作台4连接。
21.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装置可以方便将减震器进行安装,通过安装工作台4辅助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通过驱动装置将安装工作台4对减震台2进行支撑,即通过转动摇把11带动齿轮10转动,齿轮10配合齿条9可以带动滑条8在滑道7的内部滑动,即可带动安装工作台4对减震台2进行辅助支撑,便可以方便将减震台2的两侧分别与汽车轮胎和连接件3进行连接,不需要人工扶柱减震台2;且能够调节安装工作台4的高度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汽车安装减震器。
22.进一步地,参照图3,安装工作台4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12,连接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3,滑动板13的底部与滑条8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板13的顶部与连接槽1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4固定连接。
23.本实施例涉及的滑动板13、连接槽12和第二弹簧14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安装工作台4能够小幅度的上下移动,再对减震台2与汽车轮胎一侧进行安装时,使减震台2能够上下移动的配合便于与汽车轮胎进行连接,如果没有滑动板13、第二弹簧14和连接槽12之间的配合,减震台2的高度就被定死了,需要对其高度进行微调时,都需要转动摇把11,操作比较繁琐。
24.进一步地,参照图3连接槽12底部开设的开口直径小于连接槽12的直径。
25.本实施例涉及的滑动板13与连接槽12的内部相适配,而连接槽12底部开口的直径小于连接槽12直径,是为了避免滑动板13退出连接槽12。
26.进一步地,参照图1,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减震台2一侧的安装槽20以及固定在安
装槽20内部的固定件15,固定件15的顶部与活塞杆1底端连接。
27.本实施例涉及的安装槽20和固定件15便于活塞杆1与减震台2进行连接。
28.进一步地,参照图1,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件3内侧的两个凸块16,以及转动在两个凸块16内部的转动块17,转动块17的一侧与减震台2的一侧固定连接。
29.本实施例涉及的转动块17和两个凸块16可以使减震台2围绕转动块17的中心进行转动,再配合第一弹簧5和活塞杆1便可以实现对汽车的减震。
30.进一步地,参照图3,滑条8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8,限位孔1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19。
31.本实施例涉及的限位杆19插入位于固定外壳6外部的限位孔18内,即可对滑条8的所在位置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安装工作台4的限位。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