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制药的生产过程中,车间中会产生很多化学制药废水,化学制药废水中的cod值高,废水一经排入水体中,就会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同时废水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当氯离子超过3000mg/l时,未经驯化的微生物的活性将明显受到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废水处理的效率,甚至造成污泥膨胀,微生物死亡的现象。故需要对这些化学制药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以将废水中含有的cod、氯离子、氨氮和磷进行处理。
3.相关技术中,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的水量约80吨,其中,高浓度15~20吨,低浓度约50~60吨。通常采用的处理方式为:臭氧氧化
‑
生物降解
‑
二次氧化
‑
沉淀
‑
排放或回用。
4.但是上述相关技术中,此种处理方式的处理效率低,难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无法满足制药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满足制药的生产需求,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子系统、生化处理子系统和深度处理子系统,所述预处理子系统、生化处理子系统和深度处理子系统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8.所述预处理子系统与高浓度废水出口管相连通;
9.所述预处理子系统与生化处理子系统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子系统,所述第一连接子系统与低浓度废水出口管相连通;
10.所述生化处理子系统和深度处理子系统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子系统;
11.所述生化子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和二沉池。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厌氧反应装置,用于提高废水的厌氧处理效果;设置好氧池用于扩大系统废水处理规模,以满足制药的生产需求;预处理子系统内的废水经过第一连接子系统被送至生化处理子系统,在厌氧反应装置中厌氧分解后依次进入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和低负荷生物池,通过生物池内活性污泥的吸附、分解,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污染因子后,自流至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经过第二连接子系统流入深度处理子系统进行深度处理,最后检测达标后进行排放。
13.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进水管、布水机构、一级分离器、上升管、下降管、二级分离器、出水管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布水机构与一
级分离器之间为流化床反应室,所述一级分离器与二级分离器之间为深度净化反应室,所述布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罐体底部的转轴、固设在转轴上的布水盘和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轴和布水盘的内部皆为中空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管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且相互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罐体内的废水与罐体上部返回的循环水以及罐体底部的污泥有效混合,对进水进行充分稀释和均质,可以大幅提高罐体的抗冲击能力;废水和颗粒污泥在进水和循环水的共同推动下,迅速进入流化床反应室并发送强烈的接触,提高降解速度;在流化床反应室和深度净化反应室中,厌氧产生的沼气经一级分离器收集后进入上升管,并在罐体顶部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沼气导出进行利用,剩余的泥水混合物经过下降管流入罐体的底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布水盘的转动设置,使布水盘始终处于动态的移动过程中,减少布水盘堵塞的情况发生。
15.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子系统包括蒸发预处理装置、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和初沉池,所述蒸发预处理装置、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和初沉池沿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浓度废水在蒸发预处理装置经过蒸发预处理后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内的特殊微电解材料在废水中会产生1.2v电位差,对水中污染因子进行电解反应,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反应完全后,废水经初沉池的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后与低浓度水共同进入第一连接子系统。
17.优选的,所述深度处理子系统包括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所述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沿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沉池出水经过第二连接子系统进入多维复合反应装置中,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内设置催化填料层,在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内利用h2o2的强氧化性与硫酸亚铁的催化作用氧化废水中残余的codcr、色度及细菌,并去除大部分总磷,出水自流入高效沉淀池,利用未反应完全的氧化剂继续降解废水有机污染物,并投加ph调节剂与助凝剂,反应完全后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通过在线检测后达标排放。
19.优选的,还包括曝气子系统,所述曝气子系统包括气源风机和风管,所述气源风机通过风管与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第二连接子系统、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皆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曝气子系统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21.优选的,还包括污泥处理子系统,所述污泥处理子系统包括污泥储池、压滤机、烘干机和若干个污泥泵,所述污泥储池与初沉池、高负荷生物池、二沉池和高效沉淀池相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沉池、高负荷生物池、二沉池和高效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导至污泥储池中储存,污泥储池中的污泥再经过压滤机压缩过滤,将污泥被压成饼状后进行烘干,从而便于后续的外运。
23.优选的,还包括加药子系统,所述加药子系统包括亚铁加药装置、双氧水加药装置、液碱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亚铁加药装置和双氧水加药装置皆与多维复合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液碱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皆与高效沉淀池相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内添加h2o2和硫酸亚铁,是利用
h2o2的强氧化性与硫酸亚铁的催化作用氧化废水中残余的codcr、色度及细菌,并去除大部分总磷,在高效沉淀池内添加液碱进行ph的调节,添加pam助凝剂用于反应完全后进行混凝沉淀。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降低系统的整体负荷,扩大废水的处理规模,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以满足制药的生产需求;
27.2.布水盘的转动设置,使布水盘始终处于动态的移动过程中,减少布水盘堵塞的情况发生;
28.3.设置厌氧反应装置,用于提高废水的厌氧处理效果,进入罐体内的废水与罐体上部返回的循环水以及罐体底部的污泥有效混合,对进水进行充分稀释和均质,可以大幅提高罐体的抗冲击能力;废水和颗粒污泥在进水和循环水的共同推动下,迅速进入流化床反应室并发送强烈的接触,提高降解速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厌氧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预处理子系统;2、生化处理子系统;3、深度处理子系统;4、第一连接子系统;5、第二连接子系统;6、罐体;7、进水管;8、布水机构;9、一级分离器;10、上升管;11、下降管;12、二级分离器;13、出水管;14、气液分离器;15、流化床反应室;16、深度净化反应室;17、转轴;18、布水盘;19、驱动组件;20、曝气子系统;21、污泥处理子系统;22、加药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34.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预处理子系统1、生化处理子系统2和深度处理子系统3,其中,预处理子系统1与生化处理子系统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子系统4,生化处理子系统2和深度处理子系统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子系统5,且预处理子系统1、第一连接子系统4、生化处理子系统2、第二连接子系统5和深度处理子系统3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35.预处理子系统1包括蒸发预处理装置、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和初沉池,蒸发预处理装置、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和初沉池沿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36.如图1和图2所示,蒸发预处理装置与高浓度废水的出口管相连通,即高浓度废水首先进入蒸发预处理装置进行蒸发预处理,具体的,蒸发预处理装置优选为车间或其他可加热的装置。基于蒸发浓缩结晶的原理,通过对高浓度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处理,以减少废水中的cod和盐含量。对浓缩液中的盐分进行分离后,通过集盐器进行回收,浓缩液进行干燥回收或焚烧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向后继续处理。
37.经过蒸发预处理后的高浓度废水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进行处理,具体的,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优选为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等设备,在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内的特殊微电解材料会在高浓度废水中产生1.2v的电位差,从而对高浓度废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电解反
应,以进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38.如图1和图2所示,电解反应完全后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初沉池中进行沉淀,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初沉池中设置有提升泵,用于抽取上清液。初沉池中还安装有排泥泵和刮泥机,用于处理沉积在初沉池底部的淤泥。
39.经过初沉池沉降后的高浓度废水,进入第一连接子系统4中,且第一连接子系统4与低浓度废水的出口管相连通,优选的,第一连接子系统4为综合水调节池,用于收集预处理后的高浓度水,同时与低浓度水进行混合,进行均质均量。
40.如图1和图2所示,生化子系统包括厌氧反应装置、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和二沉池,且厌氧反应装置、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和二沉池沿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厌氧反应装置与第一连接子系统4中相连通。废水经过提升泵送至厌氧反应装置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厌氧分解,厌氧反应装置出水后依次进入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和低负荷生物池,通过上述生化池内的活性污泥的吸附和分解,以去除废水中残留污染因子,然后自流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继续流入第二连接子系统5中。
41.第二连接子系统5优选为中间水池,用于过渡作用,为后续废水的深化处理做准备。
42.如图1和图2所示,厌氧反应装置包括罐体6,罐体6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进水管7、布水机构8、一级分离器9、上升管10、下降管11、二级分离器12、出水管13和气液分离器14,布水机构8与一级分离器9之间为流化床反应室15,一级分离器9与二级分离器12之间为深度净化反应室16。进入罐体6内的废水与罐体6上部返回的循环水以及罐体6底部的污泥有效混合,对进水进行充分稀释和均质,可以大幅提高罐体6的抗冲击能力。废水和颗粒污泥在进水和循环水的共同推动下,迅速进入流化床反应室15并发送强烈的接触,提高降解速度。在流化床反应室15和深度净化反应室16中,厌氧产生的沼气经一级分离器9收集后进入上升管10,并在罐体6顶部经气液分离器14分离,沼气导出进行利用,剩余的泥水混合物经过下降管11流入罐体6的底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
43.进一步的,布水机构8包括转动连接在罐体6底部的转轴17、固设在转轴17上的布水盘18和用于驱动转轴17转动的驱动组件19。其中,转轴17和布水盘18的内部皆为中空设置,且转轴17固设在布水盘18上且与布水盘18相互连通。进水管7与转轴17之间转动连接且相互连通。驱动组件19带动转轴17转动,转轴17带动布水盘18转动,使布水盘18始终处于动态的移动过程中,减少布水盘18堵塞的情况发生。
44.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驱动组件19包括电机和固设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转轴17上固定设有从动齿,且主动齿与从动齿相互啮合以传动,实现布水盘18的转动。
45.深度处理子系统3包括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沿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46.如图1和图2所示,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子系统22,加药子系统22包括亚铁加药装置、双氧水加药装置、液碱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亚铁加药装置和双氧水加药装置皆与多维复合反应装置相连通,以在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内添加h2o2和硫酸亚铁;液碱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皆与高效沉淀池相连通,以在高效沉淀池内添加液碱和pam助凝剂。
47.二沉池出水经过第二连接子系统5进入多维复合反应装置中,在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内利用h2o2的强氧化性与硫酸亚铁的催化作用氧化废水中残余的codcr、色度及细菌,并去除大部分总磷。
48.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后的废水自流入高效沉淀池中,利用未反应完全的氧化剂继续降解废水有机污染物,并通过ph调节剂与助凝剂,使反应完全后的废水进行混凝沉淀。最后,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在线检测后,达标进行排放。
49.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曝气子系统20,曝气子系统20包括气源风机和风管,气源风机通过风管与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第二连接子系统5、多维复合反应装置和高效沉淀池皆连通,从而利于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50.如图1和图2所示,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子系统21,污泥处理子系统21包括污泥储池、压滤机、烘干机和若干个污泥泵,污泥储池与初沉池、高负荷生物池、二沉池和高效沉淀池相连通,从而将初沉池、高负荷生物池、二沉池和高效沉淀池内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导至污泥储池中储存,污泥储池中的污泥再经过压滤机压缩过滤,将污泥被压成饼状后进行烘干,从而便于后续的外运。
51.实施原理为:
52.高浓度废水进入蒸发预处理装置进行蒸发预处理;
53.再进入铁碳微电解反应装置中进行电解反应以降解有机污染物;
54.再进入初沉池中沉淀以去除悬浮物;
55.再进入第一连接子系统4与低浓度废水混合以进行均质均量;
56.混合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反应装置中进行厌氧分解并产生沼气;
57.厌氧处理后的废水再进入好氧池、a/o池、高负荷生物池、低负荷生物池中经过活性污泥的吸附、分解以去除残留污染因子;
58.再进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59.分离后的废水上清液流至第二连接子系统5进行过渡;
60.再进入多维复合反应装置进行残余codcr、色度、细菌以及大部分总磷的去除;
61.再进入高效沉淀池中,利用未反应完全的氧化剂继续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投加ph调节剂与助凝剂,反应完全后进行混凝沉淀;
62.最后达到标准的上清液通过在线监测排放口进行排放。
6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