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
背景技术:
2.在3c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生产过程中,其产品内部零件众多,为提高组装效率,经常需要同时取放多个零件。而为适应取放机构对零件进行移载,通常需要一种变距机构调节多个零件间的间距,以达到同时移载零件的目的。而现有的变距机构基本是气缸和连杆的组合,结构复杂、且变距后零件定位精度低,实际操作也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伸缩气缸可驱动收回移动杆、拉开移动杆移动,进而经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移动,进而可改变若干变距承载块间的间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设有收回限位杆和拉开限位杆,可对变距承载块进行定位,定位精度高,同时,还设有若干导向杆,在变距承载块滑动时可对其进行导向,保证滑动的稳定性,此外,该装置可适用于多种需要对产品进行变距的领域,实用性强。
4.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收回移动杆、拉开移动杆、伸缩气缸,以及用于放置产品的移动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和若干变距承载块;所述收回移动杆与拉开移动杆平行间隔布置,且收回移动杆靠近拉开移动杆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有逐级上升的若干第一台阶,拉开移动杆靠近收回移动杆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有逐级下降的若干第二台阶;所述移动承载块固定连接于收回移动杆与拉开移动杆之间的一端,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与移动承载块驱动连接;所述固定承载块活动布置于收回移动杆与拉开移动杆之间的另一端,第一固定座布置于固定承载块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变距承载块位于移动承载块与固定承载块之间,且每一变距承载块的两端下部还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每一变距承载块经两第一缺口活动布置于收回移动杆与拉开移动杆上;所述伸缩气缸用于驱动移动承载块带动收回移动杆和拉开移动杆移动,收回移动杆用于在伸缩气缸缩回其输出轴时,经若干第一台阶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缩小其之间的间距;所述拉开移动杆用于在伸缩气缸伸出其输出轴时,经若干第二台阶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扩大其之间的间距。
6.进一步地,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靠近移动承载块一侧布置的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一侧还设有若干向第一固定座延伸布置的导向杆;所述移动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及若干变距承载块均套设于若干导向杆的外侧。
7.进一步地,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收回限位杆、拉开限位杆;所述收回限位杆平行收回移动杆布置于其上方,拉开限位杆平行拉开移动杆布置于拉开移动杆的上方,且收回限位杆一端与拉开限位杆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收回限位杆靠近拉开限位杆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还设有逐级下降的若干第三台阶,拉开限位杆靠近收回限
位杆一侧沿第一方向还设有逐级上升的若干第四台阶;所述移动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及若干变距承载块的两端上部还分别开设有第二缺口,移动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及若干变距承载块经第二缺口活动布置于收回限位杆及拉开限位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安装板,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均布置于安装板上;所述伸缩气缸安装于安装板上,且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上还设有用于与移动承载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和若干变距承载块上还均安装有用于将产品吸附限位的吸头。
10.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伸缩气缸可驱动收回移动杆、拉开移动杆移动,进而经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移动,进而可改变若干变距承载块间的间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设有收回限位杆和拉开限位杆,可对变距承载块进行定位,定位精度高,同时,还设有若干导向杆,在变距承载块滑动时可对其进行导向,保证滑动的稳定性,此外,该装置还可适用于多种需要对产品进行变距的领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为图1省却安装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4.图3为图1省却安装板、变距承载块、固定承载块及导向杆的立体图;
15.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6.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7.1—第一固定座;
ꢀꢀꢀꢀꢀꢀꢀꢀꢀꢀꢀꢀꢀ
2—收回移动杆;
18.3—拉开移动杆;
ꢀꢀꢀꢀꢀꢀꢀꢀꢀꢀꢀꢀꢀ
4—伸缩气缸;
19.5—移动承载块;
ꢀꢀꢀꢀꢀꢀꢀꢀꢀꢀꢀꢀꢀ
6—固定承载块;
20.7—变距承载块;
ꢀꢀꢀꢀꢀꢀꢀꢀꢀꢀꢀꢀꢀ
8—第二固定座;
21.9—收回限位杆;
ꢀꢀꢀꢀꢀꢀꢀꢀꢀꢀꢀꢀꢀ
10—拉开限位杆;
22.11—安装板;
ꢀꢀꢀꢀꢀꢀꢀꢀꢀꢀꢀꢀꢀꢀꢀꢀ
12—连接板;
23.13—吸头;
ꢀꢀꢀꢀꢀꢀꢀꢀꢀꢀꢀꢀꢀꢀꢀꢀꢀꢀ
21—第一台阶;
24.31—第二台阶;
ꢀꢀꢀꢀꢀꢀꢀꢀꢀꢀꢀꢀꢀꢀ
81—导向杆;
25.91—第三台阶;
ꢀꢀꢀꢀꢀꢀꢀꢀꢀꢀꢀꢀꢀꢀ
101—第四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1、收回移动杆2、拉开移动杆3、伸缩气缸4,以及用于放置产品的移动承载块5、固定承载块6和若干变距承载块7;所述收回移动杆2与拉开移动杆3平行间隔布置,且收回移动杆2靠近拉开移动杆3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有逐级上升的若干第一台阶21,拉开移动杆3靠近收回移动杆2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有逐级下降的若干第二台阶31;所述移动承载块5固定连接于收回移动杆2与拉开移动杆3之间的一端,伸缩气缸4的输出轴与移动承载块5驱动连接;所述固
定承载块6活动布置于收回移动杆2与拉开移动杆3之间的另一端,第一固定座1布置于固定承载块6的下方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变距承载块7位于移动承载块5与固定承载块6之间,且每一变距承载块7的两端下部还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每一变距承载块7经两第一缺口活动布置于收回移动杆2与拉开移动杆3上;所述伸缩气缸4用于驱动移动承载块5带动收回移动杆2和拉开移动杆3移动,收回移动杆2用于在伸缩气缸4缩回其输出轴时,经若干第一台阶21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7缩小其之间的间距;所述拉开移动杆3用于在伸缩气缸4伸出其输出轴时,经若干第二台阶31带动若干变距承载块7扩大其之间的间距。
28.其中,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靠近移动承载块5一侧布置的第二固定座8,且第二固定座8一侧还设有若干向第一固定座1延伸布置的导向杆81;所述移动承载块5、固定承载块6及若干变距承载块7均套设于若干导向杆81的外侧;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收回限位杆9、拉开限位杆10;所述收回限位杆9平行收回移动杆2布置于其上方,拉开限位杆10平行拉开移动杆3布置于拉开移动杆3的上方,且收回限位杆9一端与拉开限位杆10的一端均与第二固定座8固定连接;所述收回限位杆9靠近拉开限位杆10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还设有逐级下降的若干第三台阶91,拉开限位杆10靠近收回限位杆9一侧沿第一方向还设有逐级上升的若干第四台阶101;所述移动承载块5、固定承载块6及若干变距承载块7的两端上部还分别开设有第二缺口,移动承载块5、固定承载块6及若干变距承载块7经第二缺口活动布置于收回限位杆9及拉开限位杆10上;所述简易稳定的变距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1,第一固定座1与第二固定座8均布置于安装板11上;所述伸缩气缸4安装于安装板11上,且伸缩气缸4的输出轴上还设有用于与移动承载块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2;所述移动承载块5、固定承载块6和若干变距承载块7上还均安装有用于将产品吸附限位的吸头13。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继续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变距承载块7的数量设置为5个,且每一变距承载块7、移动承载块5及固定承载块6上均安装一吸头13,可对产品进行吸附固定,避免变距承载块7移动时(固定承载块6不动),产品随意掉落;移动承载块5与收回移动杆2和拉开移动杆3固定连接,伸缩气缸4收回或伸出其输出轴时,可经移动承载块5带动收回移动杆2和拉开移动杆3移动(收回限位杆9和拉开限位杆10保持不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可为图1中的a方向,图1中的状态为伸缩气缸4伸出其输出轴,以增大变距承载块7间的间距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移动承载块5带动拉开移动杆3及收回移动杆2向a方向滑动,此时,拉开移动杆3的第二台阶31的端部紧贴变距承载块7,并推动变距承载块7沿导向杆81向a方向滑动,以增大其之间的间距,同时,位于拉开移动杆3上方的拉开限位杆10的第四台阶101(第四台阶101与第二台阶31的上升方向相反),可对变距承载块7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以便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定位精度高;缩小变距承载块7间的间距时,只需伸缩气缸4收回其输出轴,此时,移动承载块5带动收回移动杆2和拉开移动杆3向与a方向相反的方向(b方向)滑动,此时,收回移动杆2的第一台阶21的端部在移动过程中,会推动变距承载块7向b方向滑动,进而缩小变距承载块7彼此之间的间距,同时,位于收回移动杆2上方的收回限位杆9的第三台阶91(第三台阶91的上升方向与第一台阶21的上升方向相反)可对变距承载块7进行精确限位,保证相邻的变距承载块7间的间距一致,整个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