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老年护理床垫。


背景技术:

2.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3.目前老年护理床垫的结构较为简便,固定性能不佳,铺垫在床上时容易发生翻卷滑动,需要反复整理铺平,从而给使用带来很多麻烦,而且现有的老年护理床垫不易更换,容易损坏,吸水性能不佳,容易漏尿,也不能根据使用要求加厚与减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护理床垫,通过顶垫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系绳与后系绳,方便把前系绳与后系绳捆绑于病床的前后两侧然后通过系孔与纽扣的卡接对顶垫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顶垫发生翻卷移动带来的弊端,而且方便装卸顶垫,同时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连接,方便对防护框进行更换固定,从而方便对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进行更换固定,而且加大了吸水性能,避免出现顶垫出现漏尿,通过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装卸加厚垫。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老年护理床垫,包括顶垫和吸附垫,所述顶垫设有凹槽,所述顶垫设有通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顶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防护框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超柔外表层,所述超柔外表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原生绒毛浆层,所述原生绒毛浆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高分子吸收层,所述高分子吸收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顶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黏贴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厚垫,所述顶垫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系绳与后系绳,所述前系绳与后系绳分别设有多个系孔,所述前系绳与后系绳的上端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纽扣,通过顶垫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系绳与后系绳,方便把前系绳与后系绳捆绑于病床的前后两侧然后通过系孔与纽扣的卡接对顶垫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顶垫发生翻卷移动带来的弊端,而且方便装卸顶垫,同时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连接,方便对防护框进行更换固定,从而方便对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进行更换固定,而且加大了吸水性能,避免出现顶垫出现漏尿,通过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装卸加厚垫。
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部与通槽的内部接通,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于凹槽的内部,通过凹槽的内部与通槽的内部接通,方便装卸防护框。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黏贴,所述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固定连接于防护框的内部,通过防护框把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的边沿处分别固定包裹住,避免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离开带来的弊端。
9.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滑动穿过通槽的内部,通过通槽的设置,方便对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脱离与安装于凹槽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滑动卡接于凹槽的内部,通过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的设置,加大了整个隔尿垫的吸水性能,避免出现漏尿和对使用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伤害。
11.进一步的,所述纽扣滑动穿过系孔的内部,所述加厚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垫,通过纽扣滑动穿过系孔的内部,方便固定前系绳与后系绳。
12.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垫的材料为橡胶,所述吸附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块,通过吸附垫与吸附块的设置,使得加厚垫的下端加大摩擦,避免加厚垫与病床的上端表面发生滑动。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1)本方案通过顶垫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系绳与后系绳,方便把前系绳与后系绳捆绑于病床的前后两侧然后通过系孔与纽扣的卡接对顶垫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顶垫发生翻卷移动带来的弊端,而且方便装卸顶垫,同时通过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的连接,方便对防护框进行更换固定,从而方便对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进行更换固定,而且加大了吸水性能,避免出现顶垫出现漏尿,通过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装卸加厚垫。
15.(2)凹槽的内部与通槽的内部接通,第二魔术贴设置于凹槽的内部,通过凹槽的内部与通槽的内部接通,方便装卸防护框。
16.(3)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黏贴,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固定连接于防护框的内部,通过防护框把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的边沿处分别固定包裹住,避免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离开带来的弊端。
17.(4)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滑动穿过通槽的内部,通过通槽的设置,方便对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脱离与安装于凹槽的内部。
18.(5)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分别滑动卡接于凹槽的内部,通过隔离层、超柔外表层、原生绒毛浆层、高分子吸收层、导流层与亲肤层的设置,加大了整个隔尿垫的吸水性能,避免出现漏尿和对使用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伤害。
19.(6)纽扣滑动穿过系孔的内部,加厚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垫,通过纽扣滑动穿
过系孔的内部,方便固定前系绳与后系绳。
20.(7)吸附垫的材料为橡胶,吸附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块,通过吸附垫与吸附块的设置,使得加厚垫的下端加大摩擦,避免加厚垫与病床的上端表面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系绳的放大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垫的仰视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与亲肤层连接处的俯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与亲肤层连接处的截面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顶垫、2凹槽、3通槽、4防护框、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7隔离层、8超柔外表层、9原生绒毛浆层、10高分子吸收层、11导流层、12亲肤层、13第三魔术贴、14第四魔术贴、15加厚垫、16前系绳、17后系绳、18系孔、19纽扣、20吸附垫、21吸附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

6,一种老年护理床垫,包括顶垫1和吸附垫20,请参阅图1

5,顶垫1设有凹槽2,顶垫1设有通槽3,凹槽2的内部滑动卡接有防护框4,防护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5,顶垫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6,防护框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离层7,隔离层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超柔外表层8,超柔外表层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原生绒毛浆层9,原生绒毛浆层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高分子吸收层10,高分子吸收层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层11,导流层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亲肤层12,顶垫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魔术贴13,第三魔术贴13黏贴有第四魔术贴14,第四魔术贴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厚垫15,顶垫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分别设有多个系孔18,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的上端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纽扣19,通过顶垫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方便把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捆绑于病床的前后两侧然后通过系孔18与纽扣19的卡接对顶垫1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顶垫1发生翻卷移动带来的弊端,而且方便装卸顶垫1,同时通过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的连接,方便对防护框4进行更换固定,从而方便对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进行更换固定,而且加大了吸水性能,避免出现顶垫1出现漏尿,通过第三魔术贴13与第四魔术贴14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装卸加厚垫15。
31.请参阅图1,凹槽2的内部与通槽3的内部接通,第二魔术贴6设置于凹槽2的内部,通过凹槽2的内部与通槽3的内部接通,方便装卸防护框4,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黏贴,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分别固
定连接于防护框4的内部,通过防护框4把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的边沿处分别固定包裹住,避免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分离开带来的弊端。
32.请参阅图5

6,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分别滑动穿过通槽3的内部,通过通槽3的设置,方便对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脱离与安装于凹槽2的内部,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分别滑动卡接于凹槽2的内部,通过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的设置,加大了整个隔尿垫的吸水性能,避免出现漏尿和对使用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伤害。
33.请参阅图1,纽扣19滑动穿过系孔18的内部,加厚垫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垫20,通过纽扣19滑动穿过系孔18的内部,方便固定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吸附垫20的材料为橡胶,吸附垫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吸附块21,通过吸附垫20与吸附块21的设置,使得加厚垫15的下端加大摩擦,避免加厚垫15与病床的上端表面发生滑动。
34.当需要更换隔尿垫时,首先把防护框4滑动穿过通槽3的内部,同时使得通过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分别滑动穿过通槽3的内部,然后使得第二魔术贴6与第一魔术贴5相互黏贴,这时就使得整个隔尿垫稳固的安装于凹槽2的内部,当需要把顶垫1固定于病床上时,首先分别把顶垫1整齐的摆放铺在病床的上端,然后分别使得前系绳16滑动穿过病床的前框架上,然后使得后系绳17分别滑动穿过病床的后框架上,然后使得纽扣19分别滑动穿过适宜的系孔18的内部即可,这时就把顶垫1稳固的铺在病床上,而且不会发生翻卷移动,通过第三魔术贴13与第四魔术贴14相互黏贴即可使得加厚垫15稳固的黏接于顶垫1的下端,通过顶垫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方便把前系绳16与后系绳17捆绑于病床的前后两侧然后通过系孔18与纽扣19的卡接对顶垫1进行限位固定,避免顶垫1发生翻卷移动带来的弊端,而且方便装卸顶垫1,同时通过第一魔术贴5与第二魔术贴6的连接,方便对防护框4进行更换固定,从而方便对隔离层7、超柔外表层8、原生绒毛浆层9、高分子吸收层10、导流层11与亲肤层12进行更换固定,而且加大了吸水性能,避免出现顶垫1出现漏尿,通过第三魔术贴13与第四魔术贴14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装卸加厚垫15。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8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