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
背景技术:
2.再生混凝土以建筑垃圾(废弃的混凝土)中的再生颗粒为集料,同时辅以水泥、水等配合而成的新的混凝土。建筑垃圾再次利用前,需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清洗、分级和级配等工序。再生混凝土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的合理回收利用,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3.建筑垃圾制成的集料的性能相比于天然集料较差,通常需对建筑垃圾进行性能改善,改善的方式包括有机械活化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分离建筑垃圾中的再生颗粒以及附着在再生颗粒表面的水泥砂浆,以提高再生颗粒的表面硬度。
4.机械活化后的再生颗粒作为集料再次使用时,其表面残余的水泥砂浆在搅拌的过程中易产生粉尘,致使生产作业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再生颗粒再次利用时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扬尘,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罐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设在进料口的外沿,所述蓄水槽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有雾化喷淋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再生混凝土的原料进行配比,以确定所需的再生颗粒、水泥和水的用量,然后将水加入蓄水槽内,并将再生颗粒和水泥送入搅拌罐中由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加工,再通过雾化喷淋机构对搅拌罐的内部空间进行喷淋,以减小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雾化喷淋机构包括设在蓄水槽内的潜水泵、设在潜水泵出水端且朝向进料口设置的喷水管以及设在喷水管远离潜水泵一端的雾化喷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潜水泵泵水,使水流依次通过喷水管和雾化喷头,即可将蓄水槽内的水喷淋至进水口中,以达到对再生混凝土原料的搅拌进行降尘的目的。
11.可选的,所述蓄水槽远离进料口一侧的侧壁高于蓄水槽靠近进料口一侧的侧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雾化喷头喷出得水不易喷至蓄水槽外,使得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水量不足,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品质。
13.可选的,所述蓄水槽设有连通于搅拌罐内部空间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设有通断阀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罐内的原料基本被打湿且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扬尘后,将通断阀门开启,直接通过通水管将蓄水槽内剩余的水加入搅拌罐中,以缩短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的耗时。
15.可选的,所述蓄水槽的槽底倾斜设置,蓄水槽槽底的高端为靠近进料口的一端,蓄水槽的底端为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通水管靠近蓄水槽的一端设在蓄水槽槽底的底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蓄水槽内的水可以沿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汇集,便于通水管将蓄水槽内的水完全排除,从而使得蓄水槽内不易残余水。
17.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搅拌罐靠近出料口一端的搅拌电机、转动设置在搅拌罐内的搅拌轴以及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驱使搅拌轴转动时,即可使得搅拌叶对搅拌罐内的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加工,以得到再生混凝土。
19.可选的,所述搅拌罐内设有缓冲滤网,所述缓冲滤网设在搅拌罐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搅拌机构设在缓冲滤网靠近搅拌罐的出料口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滤网不仅可以对粘接成块的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细化打散,并且还可以减少再生混凝土原料投入时对搅拌机构造成的冲击,增强了搅拌机构的使用耐久性。
21.可选的,所述蓄水槽轴向的首尾两端相互靠近且间隔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槽首尾两端的间隔设置处便于将再生混凝土的原料投入进料口内。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雾化喷淋机构对搅拌罐的内部空间进行喷淋,以减小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25.2.通过设置通水管,当搅拌罐内的原料基本被打湿且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扬尘后,可以直接通过通水管将蓄水槽内剩余的水加入搅拌罐中,以缩短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的耗时。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再生混凝土混合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再生混凝土混合器的纵向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搅拌罐;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支脚;121、封板;2、搅拌机构;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叶;3、蓄水槽;31、通水管;32、通断阀门;4、雾化喷淋机构;41、潜水泵;42、喷水管;43、雾化喷头;5、缓冲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参照图1和图2,再生混凝土混合器包括搅拌罐1、搅拌机构2、蓄水槽3和雾化喷淋机构4。
31.搅拌罐1固定于地面,搅拌罐1用作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的场所。搅拌机构2设在搅拌罐1内且用于对再生混凝土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罐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搅拌罐1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出料口12。蓄水槽3设在搅拌罐1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雾化喷淋机构4设在蓄水槽3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雾化喷淋机构4对搅拌罐1的内部空间进行喷淋,
以减小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32.搅拌罐1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以及其它正多边形的壳体。本实施例中,以方形的搅拌罐1为例进行说明。搅拌罐1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支脚13,支脚13将搅拌罐1抬起并使搅拌罐1远离地面。
33.进料口11竖直设置在搅拌罐1的顶壁上。进料口11可以设置为四棱锥状的管体,且进料口11的大端为远离搅拌罐1的一端,进料口11的小端为靠近搅拌罐1的一端。通过进料口11可以向搅拌罐1内投放再生混凝土的原料,如再生颗粒和水泥等。
34.出料口12倾斜设置在搅拌罐1的侧壁上,且进料口11的高端为靠近搅拌罐1的一端,进料口11的低端为远离搅拌罐1的一端。出料口12可以设置为方管状,通过出料口12可以将搅拌罐1内搅拌加工完成后的再生混凝土排出。出料口12上滑移设置有封板121,封板121用于控制进料口11的通断。
35.参照图1和图2,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和搅拌叶23。搅拌轴22转动设置在搅拌罐1内,搅拌轴22沿竖直方向进行设置。搅拌叶23固定在搅拌叶23上,本实施例中,搅拌叶23沿搅拌轴22的轴向间隔设置有三组,每组搅拌叶23沿搅拌轴22的轴向间隔设置有三片。搅拌电机21固定在搅拌罐1的底壁上,且搅拌电机21的输出端穿过搅拌罐1的底壁并与搅拌轴22固定连接。搅拌电机21驱使搅拌轴22转动时,即可使得搅拌叶23对搅拌罐1内的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加工。
36.搅拌罐1内固定有缓冲滤网5。缓冲滤网5可以采用钢材制成的网格,以使得缓冲滤网5具有较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缓冲滤网5设在搅拌罐1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且搅拌机构2设在缓冲滤网5靠近搅拌罐1的出料口12的一侧。缓冲滤网5不仅可以对粘接成块的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细化打散,并且还可以减少再生混凝土原料投入时对搅拌机构2造成的冲击,增强了搅拌机构2的使用耐久性。
37.蓄水槽3固定在进料口11的外沿,蓄水槽3靠近进料口11一侧的侧壁可以设置为进料口11的侧壁,蓄水槽3远离进料口11一侧的侧壁沿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蓄水槽3轴向的首尾两端相互靠近且间隔设置,即蓄水槽3不是首尾两端相互连通的环槽。蓄水槽3首尾两端的间隔设置处可以为搅拌罐1一侧壁的中部。投入再生混凝土的原料时,可以采用斜坡送料装置进行送料,斜坡送料装置远离地面的一端可以放置在蓄水槽3的首尾两端之间,以使得再生混凝土原料可以被送至进料口11的上方。
38.参照图2,雾化喷淋机构4包括潜水泵41、喷水管42和雾化喷头43。潜水泵41固定在蓄水槽3的槽底,喷水管42的一端固定在潜水泵41的出水端上,喷水管42的另一端沿朝向进料口11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喷水管42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沿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雾化喷头43固定在喷水管42远离潜水泵41的一端。
39.搅拌加工过程中,先对再生混凝土的原料进行配比,以确定所需的再生颗粒、水泥和水的用量,然后将水加入蓄水槽3内,并通过斜坡送料装置对再生颗粒和水泥进行送料,然后启动潜水泵41,使潜水泵41将蓄水槽3内的蓄水泵出,并依次经由喷水管42和雾化喷头43喷出,并使得喷出的水进入进料口11中,即满足搅拌过程中的加水所需,又达到对搅拌过程进行降尘的目的。
40.蓄水槽3远离进料口11一侧的侧壁高于进料口11的侧壁。雾化喷头43喷水降尘时,蓄水槽3远离进料口11一侧的侧壁可以对喷出的水流进行阻挡,以使得雾化喷头43喷出得
水不易喷至蓄水槽3外,使得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水量不足,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品质。
41.参照图1和图2,蓄水槽3的槽底设有与搅拌罐1内部空间相连通的通水管31,通水管31可以设置为圆管状。当搅拌罐1内的原料基本被打湿且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扬尘后,可以直接通过通水管31将蓄水槽3内剩余的水加入搅拌罐1中,以缩短再生混凝土搅拌加工的耗时。通水管31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水管31通断的通断阀门32,通过控制通断阀门32,可以对蓄水槽3是否排水进行控制。
42.蓄水槽3的槽底倾斜设置,且蓄水槽3槽底的高端为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蓄水槽3槽底的底端为远离进料口11的一端,以使得蓄水槽3内的水可以沿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汇集。通水管31靠近蓄水槽3的一端连通于蓄水槽3槽底的底端,以便于将蓄水槽3内的水完全排除,使得蓄水槽3内不易残余水。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器的实施原理为:具体加工时,先根据配比确定再生颗粒、水泥和水的使用量,然后将水加入蓄水槽3内,并使用斜坡送料装置进行送料,斜坡送料装置远离地面的一端设在蓄水槽3首尾两端的间隔设置处。开始送料后,启动搅拌电机21,使搅拌电机21驱使搅拌轴22转动,从而使搅拌轴22带动搅拌叶23对再生混凝土的原料进行搅拌加工。同时启动潜水泵41,使潜水泵41将蓄水槽3内的水泵出,并经由喷水管42和雾化喷头43将水喷淋至进水口中,使雾化的水对搅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进行沉降。当搅拌罐1内的再生混凝土原料搅拌时不易产生扬尘时,关闭潜水泵41,打开通断阀门32,使蓄水槽3内剩余的水均通过通水管31加入搅拌罐1内。搅拌加工完成后,打开封板121,通过出料口12将搅拌罐1内搅拌加工完成后的再生混凝土排出。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