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适配现有电子产品且实现开启及关闭状态下定位的保护罩。


背景技术:

2.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常常采用的保护壳或保护罩将产品包裹,从而起到防尘、防摔等保护作用。大多保护罩或保护壳大多保护底部及背部,其操作面或显示面多暴露,造成操作面易损等问题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将保护罩或保护壳改进为可开合的盒体结构,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摔、防尘等保护目的。
3.现有的可开合结构大多包括旋转连接的底座及扣盖,所述扣盖能相对底座进行旋转开合,而这种开合结构无法实现定点或定位要求,导致所述扣盖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直接扣在底座之上或从底座之上脱离,无法实现定位操控,导致使用不便,若整个结构仅利用上盖与底座之间的扣接而实现产品的保护,则会导致产品脱离保护壳或保护罩,使得产品受损,脱离保护壳或保护罩的初衷。
4.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保护罩或保护壳结构,实现上盖与底座之间位置的相对定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罩的技术方案,其包括底座及上盖,所述上盖可开合的结合于所述底座之上,其中:
6.还包括关闭定位结构及开启定位结构;
7.所述关闭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关闭定位组,所述关闭定位组包括一关闭凸筋及一关闭凹槽,当所述上盖闭合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关闭凸筋陷于所述关闭凹槽内;
8.所述开启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开启定位组,所述开启定位组包括一开启凸筋及一开启凹槽,当所述上盖开启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开启凸筋陷于所述开启凹槽内;
9.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均位于所述上盖;所述开启凹槽及关闭凹槽均为弹片凹槽且位于所述底座,并分别与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相适配的分布。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均由设置于对应位置的定位弹片上的弧形内凹结构形成,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置于所述底座一边沿的同侧。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的表面均为光滑的弧形面,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置于所述上盖的一边沿的两侧。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关闭定位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关闭定位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边沿的内侧面;所述开启定位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启定位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边沿的外侧面。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凸出转轴,所述上盖对应位置具有轴孔;所述凸出转轴置于所述轴孔,并能以所述凸出转轴的轴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上盖与所
述底座之间的旋转开合。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出转轴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凸出转轴对称分布于所述上盖同一侧的中部及两端处;
15.所述轴孔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轴孔对应三个所述凸出转轴设置。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若干散热孔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个侧壁或/和底板上。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盖具有一操作筋条。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操作筋条为沿所述上盖边沿方向设置的凸出筋条。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关闭凸筋、开启凸筋由所述上盖驱动分别与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配合,形成所述上盖及底座相对位置之间的定位结构,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座旋转至一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处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有的可开合结构大多包括旋转连接的底座及扣盖,所述扣盖能相对底座进行旋转开合,而这种开合结构无法实现定点或定位要求,导致所述扣盖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直接扣在底座之上或从底座之上脱离,无法实现定位操控,导致使用不便,若整个结构仅利用上盖与底座之间的扣接而实现产品的保护,则会导致产品脱离保护壳或保护罩,使得产品受损,脱离保护壳或保护罩的初衷。
28.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保护罩的技术方案,其包括底座及上盖,所述上盖可开合的结合于所述底座之上,其中:
29.还包括关闭定位结构及开启定位结构;
30.所述关闭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关闭定位组,所述关闭定位组包括一关闭凸筋及一关闭凹槽,当所述上盖闭合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关闭凸筋陷于所述关闭凹槽内;
31.所述开启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开启定位组,所述开启定位组包括一开启凸筋及一开启凹槽,当所述上盖开启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开启凸筋陷于所述开启凹槽内;
32.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均位于所述上盖;所述开启凹槽及关闭凹槽均为弹片凹槽且位于所述底座,并分别与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相适配的分布。
33.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所述关闭凸筋、开启凸筋由所述上盖驱动分别与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配合,形成所述上盖及底座相对位置之间的定位结构,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座旋转至一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与两所述开启凸筋4

1相适配的设置;
46.综上所述,当所述上盖2扣设于所述底座1之上时,各所述关闭定位结构3中关闭凸筋3

1 置于对应的所述关闭凹槽3

2内,实现所述上盖2与底座1之间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定位;而,当所述上盖2翻开至与所述底座1之间夹角大于90度时,各所述开启定位结构4中开启凸筋4

1置于对应的开启凹槽4

2内,实现所述上盖2与底座1之间处于开启状态下的定位,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启可以为所述上盖2脱离所述底座1,不限于所述上盖2与底座1之间夹角大于90度。
47.如图1及图2所示,为了提升产品的散热性能,于所述底座1的两个侧壁或/和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5;另,为了方便使用者对所述上盖2的翻开操作,于所述上盖2的另一长边边沿设置一操作筋条6,所述操作筋条6可以为沿所述上盖2边沿方向设置的凸出筋条。
48.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及上盖,所述上盖可开合的结合于所述底座之上,其中:还包括关闭定位结构及开启定位结构;所述关闭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关闭定位组,所述关闭定位组包括一关闭凸筋及一关闭凹槽,当所述上盖闭合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关闭凸筋陷于所述关闭凹槽内;所述开启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开启定位组,所述开启定位组包括一开启凸筋及一开启凹槽,当所述上盖开启于所述底座之上时,所述开启凸筋陷于所述开启凹槽内;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均位于所述上盖;所述开启凹槽及关闭凹槽均为弹片凹槽且位于所述底座,并分别与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相适配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均由设置于对应位置的定位弹片上的弧形内凹结构形成,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置于所述底座一边沿的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的表面均为光滑的弧形面,所述关闭凸筋及开启凸筋置于所述上盖的一边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定位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关闭定位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边沿的内侧面;所述开启定位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启定位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边沿的外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凸出转轴,所述上盖对应位置具有轴孔;所述凸出转轴置于所述轴孔,并能以所述凸出转轴的轴线为中心线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旋转开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转轴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凸出转轴对称分布于所述上盖同一侧的中部及两端处;所述轴孔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轴孔对应三个所述凸出转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散热孔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个侧壁或/和底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一操作筋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筋条为沿所述上盖边沿方向设置的凸出筋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适配现有电子产品且实现开启及关闭状态下定位的保护罩,其包括底座及上盖,所述上盖可开合的结合于所述底座之上,还包括关闭定位结构及开启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关闭凸筋、开启凸筋由所述上盖驱动分别与所述关闭凹槽及开启凹槽配合,形成所述上盖及底座相对位置之间的定位结构,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座旋转至一定角度的情况下进行定位,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钟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霞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6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