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
背景技术:
2.气力输送是一种输送颗粒状物料的输送技术,在火电、冶金、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输送系统是利用压缩气体吹送物料,往往会发生堵料现象,一旦物料在输料管道内堵塞,就会造成整个输送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控制阀控制气体从排气口进入,将堆积在输送管道内壁底面的物料吹起,避免物料堆积的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包括输送管道、光照传感器、辅助排气管、混料仓、控制阀、混料排气管、气罐和光照接收器,所述混料仓设于输送管道弯折处,所述气罐固定设于混料仓侧面上,所述控制阀设于混料仓内壁底面上且连接于气罐上,所述混料排气管设于控制阀顶部且连接于输送管道下,所述辅助排气管一端连接于控制阀上,所述辅助排气管另一端设于输送管道远离混料排气管的一端下,所述光照传感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壁底面上,所述光照接收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上壁下,物料堆积,影响光照接收器接收光照传感器发出的光照,来判断物料堆积情况,通过操作控制阀,使气罐内的气体从从排气口进入,将堆积在输送管道内壁底面的物料吹起,解决物料堆积问题。
5.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仓下对称设有垫块。
6.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仓内壁底面上设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套接于辅助排气管上,所述混料仓内壁底面中心处设有中心支撑板,所述中心支撑板设于混料仓内壁底面中心处上。
7.进一步地,所述光照接收器和光照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气罐上均匀分布套接设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设于混料仓外侧面上。
9.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排气管上端靠近光照传感器的侧面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输送管道内壁弧面相切设置,确保气流紧贴输送管道的内壁底面,可以将尽可能多的物料吹飞。
10.进一步地,所述混料排气管顶部远离排气口一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水平设置且固定设于混料排气管和输送管道内壁侧面上。
11.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物料堆积,影响光照接收器接收光照传
感器发出的光照,来判断物料堆积情况,通过操作控制阀,使气罐内的气体从从排气口进入,将堆积在输送管道内壁底面的物料吹起,解决物料堆积问题,并且排气口与输送管道内壁弧面相切设置,确保气流紧贴输送管道的内壁底面,可以将尽可能多的物料吹飞。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的整体结构图;
13.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4.其中,1、输送管道,2、光照传感器,3、辅助排气管,4、混料仓,5、控制阀,6、混料排气管,7、气罐,8、光照接收器,9、垫块,10、侧支撑板,11、中心支撑板,12、固定套环,13、排气口,14、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
‑
2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包括输送管道1、光照传感器2、辅助排气管3、混料仓4、控制阀5、混料排气管6、气罐7和光照接收器8,所述混料仓4设于输送管道1弯折处,所述气罐7固定设于混料仓4侧面上,所述控制阀5设于混料仓4内壁底面上且连接于气罐7上,所述混料排气管6设于控制阀5顶部且连接于输送管道1下,所述辅助排气管3一端连接于控制阀5上,所述辅助排气管3另一端设于输送管道1远离混料排气管6的一端下,所述光照传感器2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1内壁底面上,所述光照接收器8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1内上壁下。
18.所述混料仓4下对称设有垫块9。
19.所述混料仓4内壁底面上设有侧支撑板10,所述侧支撑板10套接于辅助排气管3上,所述混料仓4内壁底面中心处设有中心支撑板11,所述中心支撑板11设于混料仓4内壁底面中心处上。
20.所述光照接收器8和光照传感器2一一对应设置。
21.所述气罐7上均匀分布套接设有固定套环12,所述固定套环12设于混料仓4外侧面上。
22.所述混料排气管6上端靠近光照传感器2的侧面上设有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与输送管道1内壁弧面相切设置。
23.所述混料排气管6顶部远离排气口13一端设有托板14,所述托板14顶部水平设置
且固定设于混料排气管6和输送管道1内壁侧面上。
24.具体使用时,正常使用,可以使用控制阀5将气罐7内的空气通过辅助排气管3排出,加强气力输送效率,当物料堆积在输送管道1拐角处,影响光照接收器8接收光照传感器2发出的光照,通过操作控制阀5,使气罐7内的气体从从排气口13进入,将堆积在输送管道1内壁底面的物料吹起,解决物料堆积问题。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道、光照传感器、辅助排气管、混料仓、控制阀、混料排气管、气罐和光照接收器,所述混料仓设于输送管道弯折处,所述气罐固定设于混料仓侧面上,所述控制阀设于混料仓内壁底面上且连接于气罐上,所述混料排气管设于控制阀顶部且连接于输送管道下,所述辅助排气管一端连接于控制阀上,所述辅助排气管另一端设于输送管道远离混料排气管的一端下,所述光照传感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壁底面上,所述光照接收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上壁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下对称设有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内壁底面上设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套接于辅助排气管上,所述混料仓内壁底面中心处设有中心支撑板,所述中心支撑板设于混料仓内壁底面中心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接收器和光照传感器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上均匀分布套接设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设于混料仓外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排气管上端靠近光照传感器的侧面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输送管道内壁弧面相切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排气管顶部远离排气口一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水平设置且固定设于混料排气管和输送管道内壁侧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包括输送管道、光照传感器、辅助排气管、混料仓、控制阀、混料排气管、气罐和光照接收器,所述混料仓设于输送管道弯折处,所述气罐固定设于混料仓侧面上,所述控制阀设于混料仓内壁底面上,所述混料排气管设于控制阀顶部,所述辅助排气管一端连接于控制阀上且另一端设于输送管道远离混料排气管的一端下,所述光照传感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壁底面上,所述光照接收器均匀分布内嵌设于输送管道内上壁下。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控制阀控制气体从排气口进入,将堆积在输送管道内壁底面的物料吹起,避免物料堆积的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的混料器。器。器。
技术研发人员:姜先伟 杨殿鹏 顾彪 庞栋 姜先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市恒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