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4



1.本实用新型属于睡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方形防踢睡袋,要么是全包式小宝宝双手无法伸出来,伸出来后小手放在外面手臂要受凉,要么是在胸前带衣袖,胸前带衣袖式睡袋由于衣袖在睡袋胸部,安装繁琐并装上内胆后会导致多处内胆达不到边缘,即不平整,导致胸前很多处是空的,从而影响到胸部保暖性及舒适性;
3.同时无袖或胸前带衣袖式当宝宝在转身或侧睡时睡袋后片会压在宝宝身后导致不舒服,同时由于上下内胆无法分离导致宝宝在睡前要走动也非常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顶部的中部具有颈部孔位,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的两侧安装有顶部拉链,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侧边以及底部安装有l形的侧拉链。
6.进一步地,顶部拉链由顶链牙和顶部连接件组成,所述顶链牙缝合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的两侧,其中一个顶链牙上安装有顶部连接件,顶部连接件用于两个顶链牙的开启和闭合。
7.进一步地,侧拉链由侧链牙和侧连接件组成,所述侧链牙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侧边以及底部,其中一个所述侧链牙上安装有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用于两个侧链牙的开启和闭合。
8.进一步地,所述侧链牙呈l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使用。
10.进一步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截面为圆角的矩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顶部的两端形成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可实现宝宝度全包围,同时方便宝宝小手伸进伸出,手臂也不受凉,同时解决宝宝翻身或侧睡睡袋后片压在宝宝身后导致不舒适及宝宝睡前想灵活走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一孔位;4、第二孔位;5、颈部孔位;6、侧链牙;7、侧连接件;8、顶部连接件;9、顶链牙。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参照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组成使用,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截面为圆角的矩形,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顶部的中部具有颈部孔位5,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5的两侧安装有顶部拉链,顶部拉链由顶链牙9和顶部连接件8组成,顶链牙9缝合在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5的两侧,其中一个顶链牙9上安装有顶部连接件8,顶部连接件8用于两个顶链牙9的开启和闭合;
21.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侧边以及底部安装有l形的侧拉链,侧拉链由侧链牙6和侧连接件7组成,侧链牙6位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侧边以及底部,其中一个侧链牙6上安装有侧连接件7,侧连接件7用于两个侧链牙6的开启和闭合,侧链牙6呈l形;
22.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顶部的两端形成第一孔位3和第二孔位4,可实现前睡袋后片可分离,可单独使用,且实现宝宝在睡前玩时小手伸在外不受凉手臂不受凉,睡后也可自由伸入睡袋内,同时由于两侧增增加可拆装式双向拉链,两侧拉链拉开的可实现宝宝睡前灵活走动。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组合安装时,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a与a1对应,b与b1对应,c与c1对应,d与d1对应,利用侧连接件7将两侧的侧链牙6闭合,然后利用顶部连接件8将两侧的顶链牙9闭合,此时形成第一孔位3和第二孔位4,实现宝宝在睡前玩时小手伸在外不受凉手臂不受凉,睡后也可自由伸入睡袋内,同时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可分离,可单独使用,两侧拉链拉开的可实现宝宝睡前灵活走动。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顶部的中部具有颈部孔位(5),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5)的两侧安装有顶部拉链,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侧边以及底部安装有l形的侧拉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顶部拉链由顶链牙(9)和顶部连接件(8)组成,所述顶链牙(9)缝合在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5)的两侧,其中一个顶链牙(9)上安装有顶部连接件(8),顶部连接件(8)用于两个顶链牙(9)的开启和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侧拉链由侧链牙(6)和侧连接件(7)组成,所述侧链牙(6)位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侧边以及底部,其中一个所述侧链牙(6)上安装有侧连接件(7),所述侧连接件(7)用于两个侧链牙(6)的开启和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牙(6)呈l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组成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截面为圆角的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顶部的两端形成第一孔位(3)和第二孔位(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属于睡袋技术领域,可伸手的上下分胆防踢被睡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顶部的中部具有颈部孔位,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顶部且位于颈部孔位的两侧安装有顶部拉链,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侧边以及底部安装有L形的侧拉链;本设计实现前睡袋后片可分离,可单独使用,且实现宝宝在睡前玩时小手伸在外不受凉手臂不受凉,睡后也可自由伸入睡袋内,同时由于两侧增增加可拆装式双向拉链,两侧拉链拉开的可实现宝宝睡前灵活走动。前灵活走动。前灵活走动。


技术研发人员:金新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新娟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5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