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2.目前,作为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其每层都有院落花园,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于上述特点,现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但是在居住过程中,普遍通过自来水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会导致自来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普遍通过自来水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及建筑物,能够达到节约使用自来水的目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包括用于设置于建筑物屋顶上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设置于院落花园内设置有的浇灌系统,所述浇灌系统用于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相连通。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浇灌系统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7.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和出水管,所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雨水进水口,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清水池通过挡坎相隔开,所述沉淀池的顶部与清水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雨水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清水池通过出水管与至少一层住户的所述浇灌系统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有过滤器。
8.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游端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池内,所述溢流管的下游端与排水通道相连通,当雨水收集池内收集的水液太多,到达溢流管的入水水位(溢流水位)时,水液进入溢流管,并从排水通道排出,进而避免雨水收集池顶部溢出,进而保证雨水收集池的正常使用。
9.优选地,所述清水池下部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与排水通道相连通。
10.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液位阀,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清水池相连通,所述液位阀位于所述清水池内。
11.通过补水系统,在旱季雨水不够时,通过其他方式补水,来保证院落花园中的植被的需求。
12.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出水管通断的电磁阀三。
13.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池顶部设置有检修孔。
14.优选地,所述浇灌系统包括入户管、滴灌系统和喷灌系统,所述入户管分别与所述滴灌系统和所述喷灌系统相连通,所述喷灌系统用于浇灌院落花园内的草坪,所述滴灌系统用于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景观植物。
15.优选地,所述入户管包括总管、滴灌分支管和喷灌分支管,所述总管的上游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总管的下游端分别与所述滴灌分支管和所述喷灌分支管相连通,所述滴灌分支管与所述滴灌系统相连通,所述喷灌分支管与所述喷灌系统相连通。
1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还包括灌溉控制器,所述滴灌分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喷灌分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灌溉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通断。
17.优选地,所述总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计。
18.优选地,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滴灌管,所述滴灌管包括至少两根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管单元。通过将滴灌管分割为至少两个管单元,相邻管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当其中一根管单元损坏时,可以只更换该管单元,而不是将滴灌管全部更换。
1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包括至少一层房屋结构,至少一层房屋结构包括院落花园,还包括如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设置于所述院落花园内,所述浇灌系统设置于建筑物屋顶上。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包括如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通过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院落花园内的浇灌系统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浇灌系统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2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游端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池内,所述溢流管的下游端与排水通道相连通,当雨水收集池内收集的水液太多,到达溢流管的入水水位(溢流水位)时,水液进入溢流管,并从排水通道排出,进而避免雨水收集池顶部溢出,进而保证雨水收集池的正常使用。
2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液位阀,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清水池相连通,所述液位阀位于所述清水池内;通过补水系统,在旱季雨水不够时,通过其他方式补水,来保证院落花园中的植被的需求。
25.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包括如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通过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院落花园内的浇灌系统来浇灌院落花园内的植被,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植物在沉箱中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根管单元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31.图标:1
‑
房屋结构;11
‑
客厅;111
‑
第一竖墙;112
‑
第一过道门;113
‑
第二竖墙;12
‑
阳台;13
‑
院落花园;17
‑
房间一;171
‑
第三竖墙;172
‑
侧墙;18
‑
房间二;3
‑
沉箱;31
‑
景观植物;32
‑
保温层;33
‑
保护层;34
‑
防水层;35
‑
耐根穿刺防水层;36
‑
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7
‑
覆土层;38
‑
草坪区;4
‑
浇灌系统;41
‑
滴灌系统;410
‑
滴灌管;411
‑
管单元;412
‑
快速接头;42
‑
入户管;421
‑
总管;422
‑
滴灌分支管;423
‑
喷灌分支管;43
‑
灌溉控制器;44
‑
电磁阀一;45
‑
电磁阀二;46
‑
水流量计;47
‑
固定装置;471
‑
斜向拉力结构;472
‑
连接结构;6
‑
雨水收集系统;60
‑
雨水收集池;61
‑
检修孔;62
‑
出水管;621
‑
电磁阀三;622
‑
过滤器;63
‑
雨水进水口;64
‑
沉淀池;65
‑
清水池;66
‑
挡坎;67
‑
溢流管;68
‑
放空管;69
‑
排水通道;7
‑
喷灌系统;71
‑
通水管;72
‑
喷头;8
‑
补水系统;81
‑
补水管;82
‑
液位阀。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实施例1
35.如图1
‑
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包括至少一层房屋结构1,至少一层房屋结构1包括院落花园13,还包括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其中,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6,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设置于院落花园13内设置有的浇灌系统4,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设置于所述院落花园13内,所述浇灌系统4设置于建筑物屋顶上,所述浇灌系统4用于浇灌院落花园13内的植被,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与至少一个所述浇灌系统4相连通。
36.雨水收集系统6在雨水多的地方非常适用,具体地,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包括雨水收集池60和出水管62,所述雨水收集池60的顶部设置有雨水进水口63,所述雨水收集池60包括沉淀池64和清水池65,所述沉淀池64的底部与清水池65通过挡坎66相隔开,所述沉淀池64的顶部与清水池65相连通,所述沉淀池64位于所述雨水进水口63的下方,所述清水池65通过出水管62与至少一层住户的所述浇灌系统4相连通,所述出水管62设置有过滤器622,所述出水管6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出水管62通断的电磁阀三621,所述雨水收集池60顶部设置有检修孔61,人可以通过检修孔61进入沉淀池64进行清污作业。
37.上述方案中,雨水进水口63上方可以利用张拉膜来做成漏斗状或碗状的结构,用来增大雨水收集的面积,进而更好的保证雨水收集系统6所需的雨水。
38.所述出水管62设置有用于过滤出水管62管内杂物的过滤器622,优选y型过滤器,其过滤的杂物大多数为小石渣,小塑料片等。
39.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还包括溢流管67,所述溢流管67的上游端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池60内,所述溢流管67的下游端与排水通道69相连通,当雨水收集池60内收集的水液太多,到达溢流管67的入水水位溢流水位时,水液进入溢流管67,并从排水通道69排出,进而
避免雨水收集池60顶部溢出,进而保证雨水收集池60的正常使用。
40.排水通道69一般选择房屋的下水管道。
41.所述清水池65下部连通有放空管68,所述放空管68与排水通道69相连通,具体地,放空管68可以设置在清水池65的底部,也可以设置于清水池65侧壁的下方。
4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雨水收集系统6还包括补水系统8,所述补水系统8包括补水管81,所述补水管81上设置有液位阀82,所述补水管81与所述清水池65相连通,所述液位阀82位于所述清水池65内,在旱季时,由于雨量不足,雨水收集池60采用补水管81补水,以保证雨水收集池60拥有充足的水量,满足浇灌系统4的用水需求。
43.本方案采用屋顶的雨水收集池60,将水源通过建筑物的花园水井引流至各户院落花园13,供其内植被的浇灌,节能环保,做法新颖。具体工作原理为:雨水通过屋顶的雨水收集池60上的雨水进水口63进入雨水收集池60蓄水,初期雨水通过池底的挡坎66过滤污泥或渣物,待水量漫过挡坎时,进入清水池。雨季时,雨量充沛,当水位达到最高报警水位时,出水管62上的电磁阀三621关闭,以防止水液对院落花园13造成内涝,旱季时,雨量不足,水位到达最低报警水位时,雨水收集池60采用补水管81补水,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时,停止补水。
44.补水管81的水可以来源于其他非传统水源的水液。
45.所述院落花园13内栽种有植被,所述植被包括草坪和景观植物31,所述院落花园13内设置有草坪区38和沉箱3,所述草坪栽种于所述草坪区38内,所述景观植物31栽种于所述沉箱3内。
46.所述沉箱3内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至少两层防水层34、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和覆土层37。
47.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高效排水,避免积水;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材料h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其具有耐冲击特性。
48.通过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对防水层34及基层结构持久保护,可起到辅助阻根效果,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屋面载荷,耐腐蚀效果好,而且施工便捷。
49.利用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节约覆土植被底部的防水、耐根穿刺的成本,以实验为例:
[0050][0051]
表1
[0052]
由上方实验表1验证,利用hdpe耐根穿刺排水板36,能够节约覆土植被底部的防水、耐根穿刺的成本。
[0053]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沉箱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景观植物31的固定装置47。
[0054]
具体地,固定装置47具体为斜向拉力结构471和连接结构472,所述连接结构472为中间设置有树干穿过的通孔,斜向拉力结构471设置有至少三根,且需要固定的树干周向设置,所述连接结构472与所有所述斜向拉力结构471相连接。
[0055]
斜向拉力结构471可以为硬杆,也可以是软绳索。连接结构472也可以由软锁制成。
[0056]
在上述方案中,景观植物31包括红枫、幸福树等较高的树,其不超过2.5m,其分布在拐角处,其余位置的景观植物31包括海桐球,黄树球,金禾女贞球等较矮的植被。
[0057]
所述浇灌系统4包括滴灌系统41和喷灌系统7,所述滴灌系统41的一部分位于沉箱3内,所述喷灌系统7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草坪区38内,所述喷灌系统7用于浇灌草坪,所述滴灌系统41用于浇灌景观植物31。
[0058]
所述入户管42包括总管421、滴灌分支管422和喷灌分支管423,所述总管421的上游端与所述出水管62相连通,所述总管421的下游端分别与所述滴灌分支管422和所述喷灌分支管423相连通,所述滴灌分支管422与所述滴灌系统41相连通,所述喷灌分支管423与所述喷灌系统7相连通。
[005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花园式建筑物,还包括灌溉控制器43,所述滴灌分支管422上设置有电磁阀一44,所述喷灌分支管423上设置有电磁阀二45,所述灌溉控制器43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阀一44和电磁阀二45通断。
[0060]
具体地,灌溉控制器43可以选用汉轩牌灌溉控制器,其可以为有线或者无线模式控制电磁阀一44和电磁阀二45定时通断,其灌溉频率:每天浇水1
‑
8次,每次浇水1分钟
‑
9小时59分钟,适合水压:1
‑
8kg,适合水温:0
‑
60摄氏度。
[0061]
所述总管421上设置有水流量计46,具体为hc流量计。
[0062]
如图5所示,所述滴灌系统41包括与滴灌分支管422相连通的滴灌管410,所述滴灌
管410包括至少两根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管单元411,相邻管单元411通过快速接头412螺纹连接,通过将滴灌管410分割为至少两个管单元411,相邻管单元411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使得当其中一根管单元411损坏时,可以只更换该管单元411,而不是将滴灌管410全部更换。
[0063]
滴灌管410具体可以用pe滴灌管,其安装压力补偿式滴头,pe滴灌管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能力,压力等级1.0mpa,滴头流量可选2、4、8、15、23l/h,滴头间距500mm。
[0064]
所述喷灌系统7包括与喷灌分支管423相连通的通水管71,通水管71上连接有喷头72。
[0065]
通水管71具体可以用pe给水支管,喷头72选用伞状散射微喷头,伞状水毯形,喷洒直径:0~3.4m,流量范围:0
‑
74l/h。
[0066]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房屋结构1包括客厅11,所述客厅11外侧设置有阳台12,所述阳台12的一侧设置有院落花园13,所述院落花园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客厅11的方向延伸,所述院落花园13至少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客厅11相连通,所述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17,所述院落花园13位于所述房间一17的外侧。
[0067]
所述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一17,所述院落花园13位于所述房间一17的外侧,所述客厅11与所述阳台12之间通过第一竖墙111隔开,所述第一竖墙111上设置有第一过道门112;所述客厅11与所述房间一17之间通过第二竖墙113隔开;所述房间一17与所述院落花园13之间通过第三竖墙171隔开,所述第三竖墙171上设置有第二过道门172,所述第一竖墙111与所述第三竖墙171共墙设置,所述第二竖墙113与所述第一竖墙111和所述第三竖墙171均连接。在客厅11外侧设置普通住宅的阳台12,在阳台12的一侧设置院落花园13,从而大大减少院落花园13对下层住户的客厅的采光影响;
[0068]
同时,所述院落花园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客厅11的方向延伸,使得院落花园13是向房屋结构1外侧延伸出去,进而院落花园13不会对客厅旁侧的房间空间进行较大压缩,从而满足房屋结构1的户型使用需求。
[0069]
而且,阳台12不需要设置覆土层,阳台12不用降板太多,使得阳台12下方的净空高度更高,下层住户在客厅的压覆感大大减小,也更符合住户的居住习惯。
[0070]
最后,由于所述院落花园13朝向所述阳台12远离所述客厅11的方向延伸,而阳台12作为院落花园13与所述客厅11之间的通道使用,使得其房屋交通动线更加优化。
[0071]
上述方案中,所述院落花园13至少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客厅11相连通,其至少包含两种情况:
[0072]
1.所述院落花园13不仅仅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客厅11相连通,其还有其他的连通方式;
[0073]
2.所述院落花园13仅通过所述阳台12与所述客厅11相连通。
[0074]
所述房间一17远离所述客厅11的一侧设置有房间二18,所述房间一17与所述房间二18通过侧墙172隔开。
[0075]
房间二18与院落花园13通过门或窗相连通。
[0076]
上述方案中,房间一17可以作为卧室、书房、茶室或卫生间等用途;房间二18也可以作为卧室、书房、茶室或卫生间等用途。
[0077]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森林花园式建筑物的雨水灌溉系统及一种建筑物,通过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6将雨水收集,之后通过院落花园13
内的浇灌系统4来浇灌院落花园13内的植被,从而达到节约自来水的目的。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