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轮平衡调节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轮的平衡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转轮式热交换器在热回收领域被广泛使用,转轮式热交换器的功能实现是转轮连续不停的转动,保证其平稳的转动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的转轮式热交换器主要采用皮带驱动,由电动马达、皮带、皮带盘、圆形转轮以及转轮外壳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转轮需要一致连续的转动,确保其平稳转动对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调节平衡的方法是通过使用螺栓顶住转轮旋转轴,通过旋入/旋出螺栓的长度实现轴的上移/下降从而在竖直方向调节平衡;水平方向通过设置一些长条形孔,通过手工敲打或者移动来实现。
3.但是这种调节平衡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调节水平方向的平衡时无法精确的控制,只能通过经验控制移动的位置,而且在锁紧轴端紧定螺栓时固定轴和对侧螺栓容易跟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的平衡调节机构,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同时精确调节平衡的结构,同时调节平衡时轴端对侧螺栓不跟转,提高调节的速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转轮的平衡调节机构,包括壳体、轮芯、轮毂、固定轴和平衡调节装置,所述轮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轮毂设于所述轮芯的中心,固定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轮毂内,平衡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平衡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件和调节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调节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所述调节件能够沿所述固定轴外圆周转动,所述调节件的中心与所述固定轴中心线不重合。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偏心螺母,所述偏心螺母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轴的顶端。
8.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螺母顶端为正多边形结构,表面设有偏心孔,所述偏心螺母顶端的中心点与所述偏心孔的原点不重合。所述偏心螺母顶端的中心点与所述偏心孔的原点之间的距离为偏心距。
9.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螺母顶端上设有原点标记。原点标记位置可以在偏心螺母的外边缘或顶面上,在安装过程中能直接可视即可,原点标记使两个偏心螺母在旋转时能够互相参照旋转的位置,使之在相同的位置而不发生偏差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旋型紧固件,所述螺旋型紧固件穿过所述偏心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螺旋型紧固件相匹配的螺纹。
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中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能够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为中空的槽体,内侧壁的中部设有固定槽,固定轴的两端卡在所述固定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内侧面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卡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固定槽内,所述螺旋紧固件固定所述偏心螺母时,所述限位部件限制所述固定轴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底部,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限位部件卡在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凹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面为平台面;所述限位部件为设于所述固定轴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为圆柱形,所述凸台上设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在安装时,凸台卡入限位块的凹槽底面的平台面上,当转动在安装时,凸台卡入限位块的凹槽底面的平台面上,当转动螺旋紧固件时,固定轴转动至限位面正对凹槽的底面,使限位端卡在凹槽内,使其继续转动,从而实现调整螺旋紧固件时固定轴不跟转。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在固定轴两端分别安装偏心螺母,使得在转动偏心螺母时对固定轴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节转轮平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8.2、在固定轴的一端设置限位的凸台,配合固定做的限位块,是其在拧紧螺旋型紧固件时固定轴和对侧的螺旋型紧固件不会跟转,增加调节的速度,减少调节时人员的需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偏心螺母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偏心螺母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限位轴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壳体;101横梁;2轮芯;3紧固螺栓;4偏心螺母;401原点标记;402偏心孔;403固定圈;404顶端;5垫片;6固定轴;601限位端;602固定端;603凸台;604限位面;605固定孔;7轮毂;8固定座;801固定槽;9限位块;90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0.本实施例为了能够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调节转轮的平衡,分别在轮毂的两端设置平衡调节装置,平衡调节部件包括固定件和调节件两个部分,固定件将调节件固定在轮毂中心的固定轴的顶端,调节件能够沿固定轴外圆周转动。平衡调节装置的作用原理在于调节件的中心与固定轴中心线不重合,在转动时会使平衡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转动调节件的中心位置来实现平衡。下面结合具体结构示意图来具体分析平衡调节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31.参阅图1和图2,转轮包括壳体1、轮芯2和轮毂7,轮芯2设于壳体1内,轮毂设于轮芯2的中心。本实施例设置于轮毂7的两端,并分别固定在壳体1上。
32.参阅图3和图4,壳体1为方形中空的框架结构,前后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横梁101,横梁101中部设有固定座8,固定座8为一中空槽体,固定座8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槽801,本实施例的两端分别卡在固定槽801内。至少一个固定座8的侧端,固定槽801的下部设有限位块9,能够限定本实施例的位移。限位块9呈l型,一端固定在固定轴6的内侧端,且限位块9与固定座8之间形成空隙,另一端向上并设有限位槽901,限位槽901与固定槽801的底部在同一水平位上,使固定轴6能够固定在限位槽901与固定槽801内。
33.参阅图5,本实施例为两端对称结构,依次包括螺旋型紧固件、偏心螺母4、垫圈5、固定轴6和轮毂7。螺旋型紧固件、偏心螺母4和垫圈5均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轮毂7的两端。
34.轮毂7设置于轮芯2的中心,固定轴6穿过轮芯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毂7内。固定轴6的两端分别置于轮毂7的两端外。
35.偏心螺母4分别固定在固定轴6的两端。偏心螺母4与轮毂7之间设有垫圈5。垫圈5为防滑垫圈,垫圈5主体的端面上设有防滑槽。垫圈5使本实施例安装时在紧固偏心螺母4时起到防滑紧固的作用。
36.偏心螺母4通过可调节的紧固件固定在固定轴6上。本实施例中,可调节的紧固件为螺旋型紧固件。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螺旋型紧固件可以为紧固螺栓3,或者可以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螺旋型紧固件。固定方法是在偏心螺母4的顶端404上设有偏心孔402,紧固螺栓3穿过偏心孔402固定在固定轴6上。
37.参阅图6和图7,偏心螺母4包括一体成型的顶端404和固定圈403,固定圈403固定在顶端404底面。偏心螺母4的顶端404为正多边形结构,中心点为a。顶端404上设有偏心孔402,偏心孔402的圆心为a’,中心点a与圆心a’之间的距离为偏心距。偏心螺母4上设有原点标记401,位置可以在偏心螺母4的外边缘或顶面上,在安装过程中能直接可视即可,原点标记401使两个偏心螺母4在旋转时能够互相参照旋转的位置,使之在相同的位置而不发生偏差。优选地,原点标记401在顶端404的多边形一个角加工成的一个平面。该结构在偏心螺母4加工时一体成型,避免后续加工发生偏差。
38.参阅图5和图8,固定轴6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601和连接端602,固定轴6通过固定端601插入轮芯,固定轴6和连接端602分别置于轮毂7的两端外,连接端602上设有限位部件,将其阻挡在轮芯外。
39.固定轴6主体呈圆柱状,一端为固定端602,另一端为限位端601。固定端602和限位端601均为中空圆柱状,且内设固定孔605,固定孔605设有与紧固螺栓3相匹配的螺纹,使紧固螺栓3能够将偏心螺母4分别固定在固定轴6的两端。
40.限位端602设有一个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与限位块9配合使用,能够使固定轴6插入轮毂7后,组装紧固螺栓3时固定轴6不会跟转,无需他人协助,安装人员能够独立完成。优选地,限位部件为设于固定端601上的凸台603,凸台603为圆柱形,凸台603上设有限位面604,限位面604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平面。
41.在安装时,凸台603卡入限位块9的凹槽901底面的平台面上,当转动紧固螺栓3时,固定轴6转动至限位面604正对凹槽901的底面,使限位端601卡在凹槽901内,使其继续转动,从而实现调整紧固螺栓3时固定轴6不跟转。
42.安装方法和工作原理:
43.1.将两个紧固螺栓3依次穿入偏心螺母4、垫圈5,插入至固定轴6的两个固定端602内,并旋转至固定孔605内一半的位置。
44.2.组装完成后放入转轮的壳体1内,将固定轴6分别卡在固定槽801内,偏心螺母4固定在固定座8上,其中垫圈5位于偏心螺母4与固定座8之间。
45.3.旋转两侧的偏心螺母4至原点标记401在相同的位置。
46.4.预拧紧紧固螺栓3。
47.5.检查转轮是否平衡,如果需要调整,可以使用扳手或其它工具慢慢转动偏心螺母4,直至转轮平衡,最后使用工具锁紧紧固螺栓3。偏心螺母能够实现精确调节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平衡,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另外,限位块9和限位凹槽901使固定轴6在转动至限位面604正对凹槽901的底面,限位端601卡在凹槽901内时,固定轴6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紧固螺栓3时固定轴6和对侧的紧固螺栓不跟转,快速完成调节。
48.以上所述仅以所示图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到本领域或相关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