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发酵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对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仍以直接填埋为主,但这种粗放的处理方式除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外,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3.污泥好氧发酵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污泥综合处理技术,亦称好氧堆肥技术。它是利用好氧嗜热菌的作用将污泥中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可使堆料层温度升高至55℃以上,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寄生虫卵和病毒,提高污泥肥分。现有的立式发酵罐在搅拌翻堆时,主要为使用斜置刮板进行翻搅,仅在推移物料的过程中实现翻堆充氧,这种方式使得污泥每次翻堆充氧过程中充氧率偏低,难以保证好氧发酵效果。为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使用驱动电机驱动旋切座、搅拌桨和刮板旋转,使用由旋切座、搅拌桨和挂板构成的搅拌件,可对污泥投料时及投料后进行稳定的搅拌翻铲,从而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稳定的进行的污泥发酵工作,进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包括有发酵罐,发酵罐的罐体一侧接通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开口端铰接安装有密封翻盖,密封翻盖的盖体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的橡胶把手,且进料斗的另一开口端通过导料管与发酵罐的腔槽相连通;
6.发酵罐的罐体底部接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管体上安装有截止阀;发酵罐的罐体顶部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轴体竖立设置于发酵罐的腔槽内,旋转轴的轴体上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切座,旋切座设于进料斗的出口端处,旋转轴的轴体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包括倒盘状的旋转叶板,旋转叶板上设有旋切机构。
7.进一步地,旋切机构包括有至少一圈第一切刀和至少一圈第二切刀,各圈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交错设置,各圈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设置有多个。
8.进一步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呈平行四边形,第一切刀沿逆时针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切刀沿顺时针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位于上方搅拌桨的旋切压板的直径为下方搅拌桨的旋切压板的直径的1/2

2/3。
10.进一步地,旋切座设置为锥台形结构,旋切座的底面设于导料管出口端的中部位置,且旋切座的座体宽度还小于位于上方搅拌桨的旋切压板直径。
11.进一步地,旋转轴的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刮板,刮板设置为弧形板,刮板的
外弧侧端相对发酵罐的内底部边缘部,且刮板的内弧侧端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旋转轴上。
12.进一步地,发酵罐的罐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发酵罐的罐体还套设有由环座和卡套构成的支撑组件,支撑板的板体抵压设于环座上,且卡套的套体两侧均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底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发酵罐的旋转轴上依次设计旋切座、搅拌桨和刮板旋转,通过转动的旋切座对导料管出口端排出的污泥进行打散抛洒,改善污泥成块聚集的问题,使用旋转叶板上由相间交错的切片板一和切片板二构成的旋切机构来对盘内的污泥进行旋切翻铲,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便后续污泥发酵处理使用;同时污泥可由旋转叶板底部的通口下落,避免污水堵塞上部,使用旋转的刮板可对发酵罐腔槽底部的污泥进行翻铲,避免罐体底部的污泥沉降聚集,进一步提高发酵效果;投料结束后,关闭密封翻盖,继续进行污泥的搅拌翻铲,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稳定的进行的污泥发酵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为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位于上方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位于下方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发酵处理用反应釜,包括有发酵罐1,发酵罐1的罐体一侧接通安装有进料斗2,进料斗2的开口端铰接安装有密封翻盖4,密封翻盖4的盖体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的橡胶把手5,且进料斗2的另一开口端通过导料管3与发酵罐1的腔槽相连通。发酵罐1的罐体底部接通安装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管体上安装有截止阀13;使用进料斗2和带有截止阀13的出料管12进行污泥的投料和排出使用。
20.发酵罐1的罐体顶部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轴体竖立设置于发酵罐1的腔槽内,旋转轴7的轴体上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切座8,旋切座8设于进料斗2的出口端处,旋切座8设置为锥台形结构。
21.旋转轴7的轴体中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布置的两个搅拌桨9,搅拌桨9包括倒盘状的旋转叶板901,旋转叶板901上设有旋切机构902,旋切机构902包括有至少一圈第一切刀9021和至少一圈第二切刀9022,各圈第一切刀9021和第二切刀9022交错设置,各圈第一切刀9021和第二切刀9022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刀9021和第二切刀9.22均呈平行四边形,第一切刀9021沿逆时针向外倾斜设置,第二切刀9022沿顺时针倾斜设置。
22.作为为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位于上方搅拌桨9的旋切压板901的直径为下方搅拌
桨9的旋切压板901的直径的1/2

2/3,便于旋切翻铲后的污泥逐渐向下方移动。
23.旋转叶板901使用由相间交错的切片板一9021和切片板二9022构成的旋切机构902来对盘内的污泥进行旋切翻铲,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便后续污泥发酵处理使用。
2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旋切座8的底面设于导料管3出口端的中部位置,且旋切座8的座体宽度还小于位于上方搅拌桨9的旋切压板901直径。转动的旋切座8设于导料管3的出口端,初步的对投入的污泥进行打散抛洒,改善污泥成块聚集的问题。
25.旋转轴7的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刮板11,刮板11设置为弧形板,刮板11的外弧侧端相对发酵罐1的内底部边缘部,且刮板11的内弧侧端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0固定连接于旋转轴7上。使用旋转的刮板11可对发酵罐1腔槽底部的污泥进行翻铲,避免罐体底部的污泥沉降聚集,进一步提高发酵效果。
26.工作时,使用驱动电机6驱动旋切座8、搅拌桨9和刮板11旋转,使用由旋切座8、搅拌桨9和刮板11构成的搅拌件,可对污泥投料时及投料后进行稳定的搅拌翻铲,从而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便于污泥发酵工作。
27.发酵罐1的罐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发酵罐1的罐体还套设有由环座15和卡套16构成的支撑组件,支撑板14的板体抵压设于环座15上,且卡套16的套体两侧均通过支撑杆17连接有底座18。通过支撑板14和由环座15、卡套16、支撑杆17及底座18构成的支撑件进行配合,可方便发酵罐1放置及使用出料管12排出污泥使用。
28.具体使用说明如下:在使用实际时,通过橡胶把手5打开进料斗2的密封翻盖4,将污泥通过软管输送投入进进料斗2内,进料斗2倾斜设置并通过导料管3可将污泥稳定的导入至发酵罐1的腔槽内,且在污泥稳定输入的情况下启动并使用驱动电机6来驱使旋转轴7转动,转动的旋转轴7带动旋切座8、搅拌桨9和刮板11旋转,转动的旋切座8设于导料管3的出口端,初步的对投入的污泥进行打散抛洒,改善污泥成块聚集的问题,抛洒及投入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搅拌桨9的旋转叶板901上,旋转叶板901使用由相间交错的第一切刀9021和第二切刀9022构成的旋切机构902来对盘内的污泥进行旋切翻铲,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便后续污泥发酵处理使用,同时位于上方搅拌桨9的旋切压板901的直径为下方搅拌桨9的旋切压板901的直径的1/2

2/3,使旋切翻铲的污泥逐渐向下进入发酵罐1的罐底。
29.之后,通过旋转的刮板11可对发酵罐1腔槽底部的污泥进行翻铲,避免罐体底部的污泥沉降聚集,进一步提高发酵效果;投料结束后,关闭密封翻盖4,继续进行污泥的搅拌翻铲,提高污泥的充氧效果和频率,以稳定的进行的污泥发酵工作,并且在发酵罐1的底部通过支撑板14和由环座15、卡套16、支撑杆17及底座18构成的支撑件进行配合,可方便发酵罐1放置及使用出料管12排出污泥使用。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4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