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硝酸铵溶液储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硝酸铵主要用作肥料及工业用和军用炸药。并可用于杀虫剂、冷冻剂、氧化氮吸收剂,制造笑气、烟火等。硝酸铵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收大量热。
3.硝酸铵溶液储罐会用到蒸汽加热装置,蒸汽在一次循环后进行排放,如果将这些蒸汽直接排放的话,不仅会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造成能源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其次,废蒸汽会造成空气湿度的增加,滋生有害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包括罐体、外箱体和蒸汽锅炉,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在所述罐体外侧呈螺旋分布,所述外箱体内部安装有隔网,所述隔网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导水条,所述隔网将所述外箱体内部分隔为混合加热腔和回收腔,所述混合加热腔内部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水平设置,所述螺旋管道的底端与所述回收腔相连通,所述螺旋管道的高端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混合加热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混合加热腔外侧与所述蒸汽锅炉的出汽管道连接,所述回收腔外侧与所述蒸汽锅炉的回水管道相连通。
7.采用上述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在使用装置时,所述蒸汽锅炉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出汽管道导送至所述混合加热腔内部,通过所述循环泵将蒸汽输送至所述螺旋管道内部,由于所述螺旋管道在所述罐体外侧缠绕设置,能够通过所述螺旋管道对所述罐体进行加热处理,蒸汽在循环后通过所述螺旋管道的底端回流至所述回收腔内部,使用后的蒸汽在通过所述隔网时,能够通过所述导水条对蒸汽中的水进行阻挡和引流,从而使所述回收腔能够对蒸汽中的冷凝水以及部分蒸汽进行回收,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蒸汽锅炉的回水管道回流至所述蒸汽锅炉内部;含水量较少的蒸汽能够通过所述隔网进入所述混合加热腔内部,通过所述加热棒能够对回流的蒸汽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够实现蒸汽的回温,使蒸汽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循环后的蒸汽与新输送的蒸汽在所述混合加热腔内部混合,通过所述循环泵对混合后的蒸汽进行循环,实现蒸汽的循环使用,更加节省能源。
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箱体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所述叶片与所述蒸汽锅炉的出汽管道对应。
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隔网倾斜设置。
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水条的截面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条边与所述隔网固定连接。
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箱体的内底面倾斜设置,且低端延伸至所述蒸汽锅炉的回流管道。
12.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罐体外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螺旋管道的外侧,且所述防护罩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层。
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螺旋管道的外侧粘贴有加热丝。
14.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热棒能够对混合加热腔内的蒸汽进行加热,使蒸汽保持较高的温度,利用循环泵能够辅助蒸汽在螺旋管道和外箱体的内部实现循环,使蒸汽能够循环使用,更加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箱体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旋管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1、罐体;101、防护罩;102、保温层;2、螺旋管道;201、加热丝;3、循环泵;4、外箱体;401、加热棒;402、隔网;403、导水条;404、混合加热腔;405、回收腔;406、转动轴;407、叶片;5、蒸汽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参见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循环蒸汽加热装置,包括罐体1、外箱体4和蒸汽锅炉5,罐体1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道2,螺旋管道2在罐体1外侧呈螺旋分布,外箱体4内部安装有隔网402,隔网402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导水条403,隔网402将外箱体4内部分隔为混合加热腔404和回收腔405,混合加热腔404内部安装有加热棒401,加热棒401水平设置,螺旋管道2的底端与回收腔405相连通,螺旋管道2的高端通过循环泵3与混合加热腔404的上部相连通,混合加热腔404外侧与蒸汽锅炉5的出汽管道连接,回收腔405外侧与蒸汽锅炉5的回水管道相连通。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装置时,蒸汽锅炉5内部产生的蒸汽通过出汽管道导送至混合加热腔404内部,通过循环泵3将蒸汽输送至螺旋管道2内部,由于螺旋管道2在罐体1外侧缠绕设置,能够通过螺旋管道2对罐体1进行加热处理,蒸汽在循环后通过螺旋管道2的底端回流至回收腔405内部,使用后的蒸汽在通过隔网402时,能够通过导水条403对蒸汽中的水进行阻挡和引流,从而使回收腔405能够对蒸汽中的冷凝水以及部分蒸汽进行回收,冷凝水能够通过蒸汽锅炉5的回水管道回流至蒸汽锅炉5内部;含水量较少的蒸汽能够通过隔网402进入混合加热腔404内部,通过加热棒401能够对回流的蒸汽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够实现蒸汽的回温,使蒸汽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循环后的蒸汽与新输送的蒸汽在混合加热腔404内部混合,通过循环泵3对混合后的蒸汽进行循环,实现蒸汽的循环使用,更加节省能源。
26.第二实施例:
27.外箱体4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406,转动轴406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叶片407,叶片407以转动轴406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叶片407与蒸汽锅炉5的出汽管道对应;
28.当蒸汽锅炉5通过出汽管道向外箱体4内部输送蒸汽时,蒸汽推动叶片407,能够使叶片407带动转动轴406在外箱体4内部转动,实现对回收腔405内部蒸汽的混合。
29.第三实施例:
30.罐体1外侧安装有防护罩101,防护罩101位于螺旋管道2的外侧,且防护罩101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层102;
31.能够通过防护罩101对螺旋管道2进行防护,通过保温层102实现对螺旋管道2的保温,降低螺旋管道2内部蒸汽的降温速度。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4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