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记录仪等仪器的使用环境较为苛刻,需要经受阳光暴晒或雨水侵蚀,也需要应对测量过程存在的震荡晃动。在阳光直晒时,记录仪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往往偏高,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环境温度;在下雨时,由于雨水浇淋在记录仪上,记录仪采集到的湿度数据往往偏高,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环境湿度;且记录仪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使用寿命。因此,为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对温度测量产生的影响,避免雨水对湿度检测的影响,以及震荡晃动的风险,提高记录仪等仪器的使用寿命,需要在记录仪等仪器外设置一种仪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记录仪等仪器的使用环境较为苛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器保护装置,它通过自身结构,起到对仪器遮阳挡雨的效果,并减弱震荡晃动对仪器造成的风险。保护了记录仪等仪器的安全,也为记录仪等仪器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仪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一端铰接设置有遮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与背板构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仪器的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缓冲部;所述背板远离防护部一侧还设置有安装部。
8.可选地,所述背板与遮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遮板的支撑部。
9.可选地,所述防护部为网状结构。
10.可选地,所述支架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一端设置有一号卡钩,所述架体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钩组件,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架体与所述背板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弹性卡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一端的板架,所述板架上设置有二号卡钩,所述板架与所述架体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
12.可选地,所述一号卡钩的宽度小于所述架体的宽度。
13.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一号固定件、二号固定件以及三号固定件。
14.可选地,所述缓冲部包括设置于支架部与背板之间的一号缓冲件和二号缓冲件。
15.可选地,所述背板、遮板、防护部、支架部均采用防水材质。
16.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背板或遮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17.3、有益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背板通过安装部与仪器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位固定,以实现仪器保护装置的固定安
装。背板上设置的防护部构成容腔,以设置用于固定记录仪等仪器的支架部。支架部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能够帮助支架部与仪器应对晃动、振动等工况。防护部也能够在记录仪等仪器因晃动或振动等恶劣工况被甩出支架部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仪器直接摔落。背板一端铰接设置的遮板在翻起时方便装入记录仪等仪器,放下后可为记录仪等仪器遮阳挡雨,防止因阳光直射对温度测量产生的影响,也能够防止雨水对湿度检测的影响。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仪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支架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仪器保护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26.实施例1
27.结合附图1
‑
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仪器保护装置,包括背板100,所述背板100一端铰接设置有遮板101;所述背板100上设置有防护部102,所述防护部102与背板100构成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仪器的支架部,所述支架部与背板100之间设置有缓冲部;所述背板100远离防护部102一侧还设置有安装部。
28.背板100通过安装部与仪器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位固定,以实现仪器保护装置的固定安装。背板100上设置的防护部102构成容腔,以设置用于固定记录仪等仪器的支架部。支架部与背板100之间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能够帮助支架部与仪器应对晃动、振动等工况。防护部102也能够在记录仪等仪器因晃动或振动等恶劣工况被甩出支架部时起到防护作
用,避免仪器直接摔落。背板100一端铰接设置的遮板101在翻起时方便装入记录仪等仪器,放下后可为记录仪等仪器遮阳挡雨,防止因阳光直射对温度测量产生的影响,也能够防止雨水对湿度检测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仪器保护装置,不仅保护了记录仪本身安全,还为记录仪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29.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板100与遮板10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遮板101的支撑部103。支撑部103可选用挡块或撑杆等结构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限制遮板101的翻转,使得遮板101与所述背板100之间保持一定的夹角,例如使得遮板101保持水平,为仪器保护装置内的记录仪等仪器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
30.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部102为网状结构。防护部102可采用网格状织物或网格状金属等形式,网状结构的防护部102能够保证仪器保护装置的透风,并避免雨水积蓄,使得记录仪等仪器能够采集真实准确的环境温湿度数据。
31.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部包括架体104,所述架体104一端设置有一号卡钩105,所述架体104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钩组件,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架体104与所述背板100之间。弹性卡钩组件具有弹性,能够与一号卡钩105相互配合实现对记录仪等仪器的夹持固定,缓冲部可设置于架体104与背板100之间,以更好地实现缓冲效果。
32.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卡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104一端的板架106,所述板架106上设置有二号卡钩107,所述板架106与所述架体104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108。板架106与架体104通过弹性连接件108连接,弹性连接件108可选用弹簧、橡皮筋等具有弹性的物体,弹性连接件108的拉伸形变使得板架106能够远离架体104,从而便于记录仪等仪器的放置,此外,板架106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二号卡钩107受弹性连接件108的弹力作用,能够实现记录仪等仪器设备的稳固夹持。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仪器保护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一号卡钩105的宽度小于所述架体104的宽度。
35.一号卡钩105的宽小于架体104的宽度,是为了预留出空间,以便于与记录仪等仪器的突出部分相匹配,实现对记录仪等仪器更好的夹持作用。
36.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背板100上的一号固定件109、二号固定件110以及三号固定件111。一号固定件109、二号固定件110以及三号固定件111可选用魔术贴、磁铁、胶条、螺栓副等固定件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选用不同材质和类型的一号固定件109、二号固定件110以及三号固定件111,以方便灵活地实现不同场景的仪器保护装置的固定。例如当一号固定件109、二号固定件110或三号固定件111选用强力磁铁和魔术贴的组合时,能将本实施例的一种仪器保护装置吸在预定工位上,选用魔术贴,可实现在磁铁无法吸附的表面使用魔术贴将将本实施例的一种仪器保护装置粘在预定工位上。
37.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部包括设置于支架部与背板100之间的一号缓冲件111和二号缓冲件112。一号缓冲件111和二号缓冲件112可选用eva橡塑制品、弹簧、epe制品等具有缓冲效果的物体,一号缓冲件111和二号缓冲件112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形成多种缓冲结构的组合,使得仪器保护装置能够克服晃动或振动的工况,进而使得内部的记录仪等仪器的晃动幅度减小,仪器不易被甩出,且当仪器保护装置不慎摔落时,缓冲部也吸收对落地造成的震荡,减小对仪器的损伤。例如一号缓冲件111和二号缓冲件112
均选用弹簧时,可在整个仪器保护装置意外坠地时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38.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背板100、遮板101、防护部102、支架部均采用防水材质。背板100、遮板101、防护部102、支架部均采用如织物、橡胶、防锈合金等防水材质,以适应湿度较大的使用环境,提升了仪器保护装置的实用性。
39.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103与背板100或遮板10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可选用插销、螺栓副、胶条等,以实现支撑部103方便地安装于背板100或遮板101上,连接件103的设置能够方便支撑部103的拆卸和更换,通过安装不同规格的连接件103实现背板100与遮板101之间角度的调节。
4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