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8



1.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压送风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2.加压送风防烟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房间或通道内,使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门洞处有一定流速,以避免烟气侵入。
3.公告号为cn2111468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末端可调的前室加压送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建筑主体的加压送风井道,加压送风井道竖向延伸到建筑主体的各楼层,在加压送风井道内设置有与加压送风机连接的主风管,主风管分别通过各层送风支管与各楼层的前室连通,每层送风支管上均设置常闭电动多叶调节阀。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空气中有水分和灰尘,加压送风系统长时间使用之后,混合后的水分和杂质进入主风管后,容易堆积在主风管的内壁上,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操作者对主风管进行清理,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送风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包括主风管,所述主风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主风管的侧壁并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主风管内竖直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滑动板,所述主风管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条,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插入导向槽内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毛刷,所述毛刷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毛刷与主风管的内壁接触,所述主风管的底部开设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上设有遮挡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与移动板螺纹配合,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对移动板进行导向,进而使移动板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毛刷清洁堆积在主风管内壁上的杂质,杂质落入到主风管底部后,操作者再通过排废口对杂质进行清理。
9.可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圆形设置,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圆形齿轮,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放置槽内并固定连接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圆形齿轮啮合,所述圆形齿轮上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环侧壁上设置毛刷,所述丝杠依次贯穿转动环、圆形齿轮和移动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圆形齿轮转动,圆形齿轮带动转动环转动,进而带动毛刷转动,实现了毛刷在上下往复移动的同时在水平面上转动,增加了清洁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转动环上设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以转动环的竖直中心线为中心环形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毛刷设置在清理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板,当转动环转动时,转动环带动多个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毛刷转动,提升了清洁效果。
13.可选的,所述主风管上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设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遮挡检修口,所述遮挡板上设有玻璃视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玻璃视窗进行观察,当移动板移动到遮挡板处时,停机后,操作者开遮挡板,对移动板上的装置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操作方便。
15.可选的,所述毛刷与清理板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的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操作者可以将毛刷拆卸进行更换,操作方便。
17.可选的,所述清理板上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钩面的背面与清理板粘接,所述魔术贴的绒面的背面与毛刷粘接,所述钩面与绒面粘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操作者将魔术贴的钩面与绒面粘接在一起,进而实现了毛刷与清理板的稳定连接,当需要拆卸时,操作者将魔术贴的钩面与绒面拆分,并对毛刷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操作方便。
19.可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减压孔,所述减压孔为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对主风管内通风时,风从减压孔内穿过,减小了风压将移动板损坏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主风管的底部设有能从排废口取出的集废盒,所述集废盒设有开口并且开口向上,所述主风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弧形槽,所述主风管的外侧壁与半圆弧形槽的侧壁贴合,所述排废口与密封盒的内部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清理的杂质堆积在集废盒内后,操作者打开密封盒,将集废盒取出,进行清理,操作方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动杆、第一锥齿轮、丝杠、第二锥齿轮、移动板、滑动板和清洁组件,使用时,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与移动板螺纹配合,进而使移动板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清洁组件对主风管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因此,本技术方便了操作者对主风管进行清理;
25.2.本技术通过设置检修口和遮挡板,使用时,操作者可以将移动板移动到检修口处,打开遮挡板,对移动板上的装置进行检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主风管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8.图3是对图2中a部分的放大。
29.图4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集废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对图2中b部分的放大。
31.附图标记说明:1、主风管;2、承重板;3、驱动电机;4、转动杆;5、第一锥齿轮;6、放置板;7、流通孔;8、承接板;9、丝杠;10、第二锥齿轮;11、移动板;12、减压孔;13、导向条;14、滑动板;15、导向槽;16、容纳槽;17、圆形齿轮;18、放置槽;19、转动电机;20、转动柱;21、驱动齿轮;22、转动环;23、毛刷;24、连接杆;25、清理板;26、魔术贴;261、钩面;262、绒面;27、检修口;28、第一搭扣;29、遮挡板;30、玻璃视窗;31、排废口;32、集废盒;33、拉动把手;34、密封盒;35、半圆弧形槽;36、密封板;37、第二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送风系统包括主风管1,主风管1顶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水平放置,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主风管1的侧壁并固定连接转动杆4,转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
34.参照图1和图2,主风管1的内壁上水平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放置板6上开设有若干流通孔7,流通孔7为通孔。主风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板8,承接板8也开设有若干流通孔7。主风管1内竖直设置有丝杠9,丝杠9的一端贯穿放置板6并与之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接板8转动连接。
35.参照图2和图3,丝杠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位于放置板6上方,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丝杠9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呈圆形设置,移动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减压孔12,减压孔12为通孔。主风管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3,导向条13沿主风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板11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5,导向槽15同时贯穿滑动板14的顶面和底面。导向条13插入导向槽15内并与导向槽15滑动配合。
36.参照图2和图3,移动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16,容纳槽16呈环形设置,容纳槽16的槽底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形齿轮17,容纳槽16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18,移动板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9,转动电机19的输出轴插入放置槽18内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0,转动柱20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与圆形齿轮17啮合,圆形齿轮17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环22,转动环22的一端延伸出容纳槽16,丝杠9由上至下依次贯穿转动环22、圆形齿轮17和移动板11。
37.参照图2和图3,移动板11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毛刷23。转动环2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图示为三个)连接杆24,多个连接杆24以转动环22的竖直中心线为中心呈环形设置,连接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25。
38.参照图2和图4,主风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27,主风管1的外侧上铰接有遮挡
板29,遮挡板29为圆弧板,遮挡板29遮挡检修口27,遮挡板29的一端通过第一搭扣28与主风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遮挡板29上设置有玻璃视窗30。主风管1的底部开设有排废口31,主风管1上设置有用于遮挡排废口31的遮挡组件,遮挡组件包括密封盒34。
39.参照图2和图4,主风管1的底部放置有能从排废口31取出的集废盒32,集废盒32呈圆形设置且设置有开口,并且开口向上,集废盒32的侧壁上设置有拉动把手33,拉动把手33朝向排废口31设置。排废口31与密封盒34的内部连通,主风管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密封盒34,密封盒34的一端开设有半圆弧形槽35,另一端开口设置,主风管1的外侧壁与半圆弧形槽35的侧壁贴合,密封盒34上铰接有密封板36,密封板36遮挡密封盒34的开口,密封板36通过两个第二搭扣37与密封盒34连接。
40.参照图2和图5,清理板25上粘接有魔术贴26,魔术贴26的钩面261的背面与清理板25粘接,魔术贴26的绒面262的背面粘接毛刷23,魔术贴26的钩面261粘接绒面262,进而实现了毛刷23与清理板25的可拆卸连接。毛刷23与主风管1的内壁接触。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方便清洁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操作者启动驱动电机3和转动电机19,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0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10带动丝杠9转动,丝杠9与移动板11螺纹配合,导向条13与导向槽15滑动配合,使移动板11往复移动,转动电机19的电机轴带动转动柱20转动,带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齿轮21带动圆形齿轮17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22转动,接着带动连接杆24转动,进而带动毛刷23转动,毛刷23对主风管1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刷落的杂质落到集废盒32内,操作者可以将密封盒34打开,将集废盒32取出对杂质进行清理。进而实现了毛刷23转动的同时上下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方便了操作者对主风管1进行清理。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3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