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电子水泵机壳、及其上的电路板的散热是:通过机壳上安装的散热片与气体的流动来实现降温的,由于电子水泵安装在发动机机仓内、且发动机机仓内的环境温度高,从而导致水泵在工作中的散热效率低,同时,由于电路板自身具有温度保护功能,当超过一定温度时,水泵会停止工作,车辆的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受限于上述问题,不能做大功率(100w及以上)的水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能做大功率水泵的目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包括一端敞口、一端设有底板的机壳,所述机壳的敞口端安装有上盖,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水泵叶轮的隔套密封总成,所述隔套密封总成的一端被所述上盖和所述机壳夹持,所述隔套密封总成的另一端向所述底板方向延伸;
5.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隔套支撑定位结构,所述隔套支撑定位结构设置有与所述隔套密封总成的内部连通的流体流动槽。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套支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内设有流体流动槽,位于所述流体流动槽内的所述定位凸块上设有多个支撑定位台阶。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凸台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撑定位台阶为环形延伸的台阶。
8.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套密封总成包括与所述支撑定位台阶相抵的隔套本体,所述隔套本体的一端插装、并密封于所述定位凸块上的所述流体流动槽内,且所述隔套本体上设有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与所述隔套本体内部和所述流体流动槽连通;
9.所述隔套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被夹持于所述上盖和所述机壳之间,且所述压盖与所述上盖和所述机壳之间均设有密封元件。
10.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套本体和所述压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套本体和所述压盖为分体结构,所述压盖和所述隔套本体的端部套装在一起、并进行卡装配合,且所述压盖和所述隔套本体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元件。
12.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套本体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压盖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
13.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机
壳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
14.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为分体成型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套装配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
15.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或者,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的其中之一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另外之一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7.由于该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包括一端敞口、一端设有底板的机壳,机壳的敞口端安装有上盖,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水泵叶轮的隔套密封总成,隔套密封总成的一端被上盖和机壳夹持,隔套密封总成的另一端向底板方向延伸;位于机壳内的底板上设有隔套支撑定位结构,所述隔套支撑定位结构设置有与所述隔套密封总成的内部连通的流体流动槽,基于上述结构,该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在使用中,转子组件(位于隔套密封总成内)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便可带动冷却液等冷却流体进行循环流动,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液进入隔套密封总成的内部、并进入到与其连通的隔套支撑定位结构内的流体流动槽进行循环流动,进而会带走底板上的热量,由于底板是设置在机壳上的、电路板是设置在底板上的,从而通过接触热交换原理,来实现机壳和电路板的降温,与传统空气热传导相比,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为实现做大功率的水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解决了温度过高而导致水泵停止工作和车辆行驶中安全隐患大问题。
18.由于隔套支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内设有流体流动槽,位于流体流动槽内的定位凸块上设有多个支撑定位台阶,从而通过定位凸块上的流体流动槽来提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空间,在流动中带走机壳和底板上的热量,进而实现为电路板进行降温、散热,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通过支撑定位台阶便于对隔套密封总成进行支撑和定位,同时,便于在隔套密封总成和定位凸块之间设置密封元件,有效避免了冷却液进入到定子组件的安装区域。
19.由于定位凸台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从而可与定子组件的内孔形状相适配,便于定子组件与定位凸台的套装装配;由于支撑定位台阶为环形延伸的台阶,对隔套密封总成的支撑效果好,且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20.由于隔套密封总成包括与支撑定位台阶相抵的隔套本体,隔套本体的一端插装、并密封于定位凸块上的流体流动槽内,且隔套本体上设有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均与隔套本体内部和流体流动槽连通;隔套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压盖,压盖被夹持于上盖和机壳之间,且压盖与上盖和机壳之间均设有密封元件,从而通过支撑定位台阶与隔套本体的配合,实现隔套本体一端的固定和密封,通过上盖和机壳的夹持,来实现隔套本体上压盖端的固定和密封,在冷却液循环流动时,冷却液经压盖进入隔套本体的内部,之后,通过通孔进入到流体流动槽内,为提高了散热效率提供了条件,同时,流动的冷却液对隔套本体和压盖进行降温,同样会带走上盖和机壳的热量,有利于散热,结构简单,隔套密封总成的固定和密封效果好,同时起到了辅助散热的效果。
21.由于隔套本体和压盖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快速装配。
22.由于隔套本体和压盖为分体结构,压盖和隔套本体的端部套装在一起、并进行卡装配合,且压盖和隔套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元件,隔套本体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压盖为金属
材质制造而成,不仅便于加工成型,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散热效果,同时,保证了被夹持压盖的使用寿命。
23.由于底板和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底板和机壳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底板和机壳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从而通过一体结构便于成型,有利于散热。
24.由于底板和机壳为分体成型结构,底板和机壳套装配合、并固定连接在一起;底板和机壳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底板和机壳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或者,底板和机壳的其中之一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从而通过分体结构便于各个部件间的装配,且不影响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机壳和底板为一体结构);
27.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28.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机壳和底板为分体结构);
30.其中,1
‑
机壳;101
‑
底板;2
‑
上盖;3
‑
定位凸块;301
‑
流体流动槽;302
‑
支撑定位台阶;4
‑
隔套本体;401
‑
密封圈;402
‑
通孔;403
‑
压盖;404
‑
密封元件;405
‑
凸圈;406
‑
卡槽;5
‑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电子水泵的散热结构,包括一端敞口、一端设有底板101的机壳1(电路板5安装在底板1上),该机壳1的敞口端安装有上盖2(两者均设有法兰盘结构),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水泵叶轮的隔套密封总成,该隔套密封总成的一端被上盖2和机壳1夹持,该隔套密封总成的另一端向底板1方向延伸;位于机壳1内的底板101上设有隔套支撑定位结构,该隔套支撑定位结构与隔套密封总成的内部连通。
34.该隔套支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101上的定位凸块3,该定位凸块3内设有流体流动槽301,位于流体流动槽301内的定位凸块3上设有多个支撑定位台阶302,作为优选,该定位凸台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该支撑定位台阶302为环形延伸的台阶。
35.该隔套密封总成包括与支撑定位台阶302相抵的隔套本体4,该隔套本体4的一端插装、并通过密封圈401密封于定位凸块3上的流体流动槽302内,且隔套本体4上设有设有多个通孔402,该通孔402均与隔套本体4内部和流体流动槽301连通;该隔套本体4的另一端设有压盖403,该压盖403被夹持于上盖2和机壳1之间,且压盖403与上盖2和机壳1之间均设有密封元件404(如:密封圈)。
36.在本方案中,该隔套本体4和压盖403为一体成型结构。
37.该隔套本体4和压盖403也可以为分体结构,该隔套本体4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该压盖403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该压盖403和隔套本体4的端部套装在一起、并进行卡装配合,且压盖403和隔套本体4之间设有密封元件404,图示中的结构为:该压盖403的部设有向
隔套本体4方向折弯的凸圈405,隔套本体4的端部设有与凸圈相适配的卡槽406,凸圈405插装于卡槽406内、并形成卡装配合关系,密封元件404设置于卡槽406内、并位于凸圈405和隔套本体4之间(参见图2)。
38.该底板101和机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底板101和机壳1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该底板101和机壳1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
39.实施例二:
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41.如图4所示,该底板101和机壳1为分体成型结构,该底板101和机壳1套装配合、并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参见图2);该底板101和机壳1均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或者,该底板101和机壳1均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或者,该底板101和机壳1的其中之一为塑料材质制造而成、另外之一为金属材质制造而成。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