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齿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
背景技术:
2.电圆锯是一种以单向串励电动机为动力,然后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圆锯片进行锯割作业的工具。电机和圆锯片之间通过齿轴连接。
3.相关技术中关于齿轴的机构包括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齿轮,齿轮和传动轴之间通过限位销卡接固定连接,通过齿轮和传动轴连接电机和圆锯片,带动圆锯片转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齿轴通过齿轮带动圆锯片转动进行切割工作,圆锯片受到的力较大,齿轮易相对传动轴发生相对转动而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齿轮和传动轴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
6.本技术提供的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包括传动轴和设置在传动轴上的齿轮,所述传动轴开设有键槽一,所述齿轮上和键槽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键槽二,所述键槽一和键槽二内插设有插块,所述键槽一内设置有顶杆,所述插块设置有两个,所述顶杆设置在两个插块之间,所述键槽一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键槽一背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用辅助调节插块位置的梯形块,所述插块的端部倾斜设置,所述插块倾斜的端部和梯形块的斜侧面抵接,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和插块背离梯形块的一端抵接,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块的限位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块插入到键槽一内,然后将顶杆插入到插块一之间,移动安装块带动顶杆移动,同时安装块和插块端部的倾斜部抵接,带动插块沿背离顶杆的方向移动,提升插块和齿轮之间配合的稳定性,然后通过限位组件对安装块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提升齿轮和传动轴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插块上背离梯形块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顶杆和安装块的夹角处设置有导角,所述插块上背离梯形块的一端和导角表面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的两端均倾斜设置,以便插块的两端同时移动,调节插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传动轴上一体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靠近开口设置,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限位部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在开口处对安装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减少顶杆出现偏移的现象,进而提升插块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块上和限位槽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二,所述限位销依次插设在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内,所述限位块在限位部上滑动设置,所述限位块和安装块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限位块,限位块通过安装块带动顶杆移动,然后将限位销插入到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内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安装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15.可选的,所述开口的边缘处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安装块卡设在让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和开口的边缘处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设置在让位槽内,使得限位块同时和安装板,齿轮的侧面抵接,进一步提升齿轮和传送轴之间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传动轴上移动设置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套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和螺纹部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节块和限位块背离安装块的一端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块,调节块在螺纹部上移动,以便带动限位块移动,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
19.可选的,所述传动轴上一体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齿轮背离限位块的一端,所述挡圈和齿轮侧面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圈和限位块分别对齿轮的两端进行抵接固定,进而提升齿轮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键槽一和所述键槽二均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键槽一绕传动轴间隔设置,所述插块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插块和多个键槽一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插块包括两个插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键槽一和键槽二,对多个位置对齿轮进行固定,提升齿轮和传动轴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的展开视图。
25.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传动轴;11、键槽一;111、开口;12、让位槽;13、挡圈;2、齿轮;21、键槽二;3、插块;4、顶杆;41、安装块;5、梯形块;6、限位部;61、限位槽一;7、限位组件;71、限位块;711、限位槽二;72、限位销;721、螺母;722、凸块;8、螺纹部;81、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公开的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参照图1和图2,高精度电圆锯感应齿轴包括传动轴1和设置在传动轴1上的齿轮2,在传动轴1上开设有键槽一11,在齿轮2上和键槽一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键槽二21,在键槽一11和键槽二21内插设有插块3,对齿轮2进行固定。
29.参照图2和图3,键槽一11和键槽二21均开设有多个,且多个键槽一11绕传动轴1间隔设置,为了提升插块3对齿轮2固定的稳定性,插块3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插块3分别和键槽一11对应设置,每组插块3包括两个插块3,插块3沿键槽一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键槽一11内设置有顶杆4,顶杆4设置在两个插块3之间,在键槽一1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111,在将齿轮2放置在传动轴1上后,将插块3通过开口111放置在键槽一11内,然后将顶杆4插入到插块3
之间,使得插块3的侧面分别与键槽一11和键槽二21的内壁抵接,进而提升齿轮2和传动轴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30.参照图2和图3,在键槽一11内背离开口111的一端设置有梯形块5,在插块3靠近梯形块5的一端倾斜设置,插块3的倾斜端和梯形块5的倾斜的侧面抵接,在将插块3的端部和梯形块5的侧面抵接后,沿朝向梯形块5的方向推动插块3,使得插块3沿背离另一插块3的方向移动,在顶杆4上背离梯形块5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41,安装块41和插块3的端部抵接,在将顶杆4插入到插块3之间后,安装块41和插块3端部抵接,继续推动安装块41,带动插块3移动的同时,提升插块3侧面和齿轮2之间抵接的力,提升两者配合的稳定性。插块3上背离梯形块5的一端也倾斜设置,在顶杆4和安装块41的夹角处设置有导角,在将顶杆4插入到插块3之间后,顶杆4的一端和梯形块5的侧面抵接,另一端和导角表面抵接,同时对插块3的两端进行调节,提升插块3移动时的稳定性。
31.参照图2和图3,在传动轴1上一体设置有限位部6,限位部6靠近开口111设置,在限位部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2和顶杆4位置的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限位块71和限位销72,限位块71套设在限位部6的外部,且在限位部6的外部沿传动轴1的方向滑动设置,在限位部6上开设有限位槽一61,在限位块71上和限位槽一61对应的位置贯穿开设有限位槽二711,限位块71和安装块41抵接,限位销72依次通过限位槽一61和限位槽二711插设在限位块71和限位部6内,对限位块71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对顶杆4的位置进行固定。在限位销72的一端设置有螺母721,另一端一体设置有凸块722,螺母721和限位销72的端部螺纹配合连接,通过螺母721对限位销72进行固定,同时凸块722和限位块71抵接,对限位销72进行固定。
32.参照图2和图3,在开口111的边缘处开设有让位槽12,安装块41卡设在让位槽12内,在安装块41卡设在让位槽12内后,安装块41的侧面和开口111处平齐,限位块71和安装块41抵接的同时和齿轮2侧面抵接,进一步提升齿轮2和传动轴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33.参照图2和图3,为了便于顶杆4在插块3内移动,对插块3的位置进行调节,在传动轴1上一体设置有螺纹部8,在螺纹部8上套设有调节块81,调节块81和螺纹部8螺纹配合连接,调节块81和限位块71抵接,通过转动调节块81带动限位块71移动,限位块71移动带动顶杆4移动,直至限位槽一61和限位槽二711对应,提升装配效率,同时提升稳定性。在传动轴1上一体设置有挡圈13,挡圈13设置在齿轮2背离限位块71的一端,齿轮2的侧面和挡圈13抵接,通过挡圈13和限位块71对齿轮2的位置进行固定,提升齿轮2的稳定性。
34.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将齿轮2放置在传动轴1上,依次将插块3和顶块放入到键槽一11和键槽二21内,然后将限位块71放置在限位部6上,转动调节块81,通过限位块71带动顶杆4移动,顶杆4移动带动插块3沿背离顶杆4的方向移动,提升插块3和齿轮2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对齿轮2进行固定,然后将限位销72插入到限位槽一61和限位槽二711内对限位块71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提升齿轮2和传动轴1之间的稳定性。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