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斗式提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
背景技术:
2.斗式提升机是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机械设备,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现有斗式提升机缺少防护机构,提升物料时物料对料斗造成磨损,降低料斗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3.现有斗式提升机缺少防护机构,提升物料时物料对料斗造成磨损,降低料斗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以解决现有斗式提升机缺少防护机构,提升物料时物料对料斗造成磨损,降低料斗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包括底座、提升组件、电控柜、进料斗、出料斗、安装板和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组件的下端安装在底座内侧的上方;所述电控柜安装在底座一侧的上方;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提升组件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下方,且进料斗位于电控柜的上方;所述出料斗安装在提升组件背离电控柜一侧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提升组件靠近电控柜一侧上方的前侧;所述提升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且提升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主动皮带轮;
6.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箱、进料口、出料口、第一提升辊、第二提升辊、提升带、料斗组件和导料板,所述提升箱的下端安装在底座内侧的上方;所述进料口开设在提升箱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下方,且进料口与进料斗对齐;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提升箱背离电控柜一侧的上方,且出料口与出料斗对齐;所述第一提升辊通过轴套安装在提升箱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提升辊的主轴贯穿至提升箱的前侧,该第一提升辊的主轴的末端设置有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提升辊通过轴套安装在提升箱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提升带套设在第一提升辊和第二提升辊上;所述料斗组件采用多个,且料斗组件安装在提升带的外侧;所述导料板安装在提升箱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且导料板的下端与出料口的下端平齐,该导料板与料斗组件靠近出料口的一侧贴合。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尺寸与提升箱的尺寸匹配;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进料斗的上端采用敞口式,且进料斗的下端与进料口相通;所述出料斗的下端采用敞口式,且出料斗的上端与出料口相通;所述提升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
8.优选的,所述提升箱采用中空结构;所述进料口的深度等于提升箱的壁厚;所述出料口的深度等于提升箱的壁厚;所述第一提升辊和第二提升辊采用相同的结构,且第一提
升辊的从动皮带轮与提升电机的主动皮带轮对齐,该第一提升辊的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提升电机的主动皮带轮相连;所述导料板采用倾斜设置,且导料板的上端向靠近料斗组件的一侧倾斜。
9.优选的,所述料斗组件包括组装板、料斗、防护层和支撑板,所述组装板采用多个,且组装板安装在提升带的外侧;所述料斗采用多个,且料斗安装在组装板的外侧;所述防护层采用多个,且防护层安装在料斗的内部;所述支撑板采用多个,且支撑板安装在料斗的下方,该支撑板的末端与组装板固定相连。
10.优选的,所述组装板在提升带的外侧均匀分布;所述料斗的上端采用敞口式;所述防护层的尺寸与料斗的尺寸匹配,且防护层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支撑板的尺寸与料斗的尺寸匹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组件的设置,料斗对物料进行提升时,防护层与物料直接接触,防护层对料斗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物料对料斗造成磨损,提高提升机的耐磨性能,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板对料斗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料斗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的提升组件的设置,提升电机通电运行,提升电机带动第一提升辊转动,第二提升辊和提升带一起转动,通过料斗组件将物料盛起和提升,实现提升物料的目的,导料板对物料起到导向的作用,使物料全部从出料口和出料斗排出,提高提升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
[0018]1‑
底座,2
‑
提升组件,21
‑
提升箱,22
‑
进料口,23
‑
出料口,24
‑
第一提升辊,25
‑
第二提升辊,26
‑
提升带,27
‑
料斗组件,271
‑
组装板,272
‑
料斗,273
‑
防护层,274
‑
支撑板,28
‑
导料板,3
‑
电控柜,4
‑
进料斗,5
‑
出料斗,6
‑
安装板,7
‑
提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
实施例:
[0021]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用型的斗式提升机,包括底座1、提升组件2、电控柜3、进料斗4、出料斗5、安装板6和提升电机7,提升组件2的下端安装在底座1内侧的上方;电控柜3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上方;进料斗4安装在提升组件2靠近电控柜3一侧的下方,且进料斗4位于电控柜3的上方;出料斗5安装在提升组件2背离电控柜3一侧的上方;安装板6安装在提升组件2靠近电控柜3一侧上方的前侧;提升电机7安装在安装板6的上方,且提升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主动皮带轮;底座1的尺寸与提升箱21的尺寸匹配;电控柜3通过导线
与市电相连;进料斗4的上端采用敞口式,且进料斗4的下端与进料口22相通;出料斗5的下端采用敞口式,且出料斗5的上端与出料口23相通;提升电机7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相连。
[0023]
本实施例中,提升组件2包括提升箱21、进料口22、出料口23、第一提升辊24、第二提升辊25、提升带26、料斗组件27和导料板28,提升箱21的下端安装在底座1内侧的上方;进料口22开设在提升箱21靠近电控柜3一侧的下方,且进料口22与进料斗4对齐;出料口23开设在提升箱21背离电控柜3一侧的上方,且出料口23与出料斗5对齐;第一提升辊24通过轴套安装在提升箱21内部上方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提升辊24的主轴贯穿至提升箱21的前侧,该第一提升辊24的主轴的末端设置有从动皮带轮;第二提升辊25通过轴套安装在提升箱21内部下方的中间位置;提升带26套设在第一提升辊24和第二提升辊25上;料斗组件27采用多个,且料斗组件27安装在提升带26的外侧;导料板28安装在提升箱21内部靠近出料口23的一侧,且导料板28的下端与出料口23的下端平齐,该导料板28与料斗组件27靠近出料口23的一侧贴合;提升箱21采用中空结构;进料口22的深度等于提升箱21的壁厚;出料口23的深度等于提升箱21的壁厚;第一提升辊24和第二提升辊25采用相同的结构,且第一提升辊24的从动皮带轮与提升电机7的主动皮带轮对齐,该第一提升辊24的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提升电机7的主动皮带轮相连;导料板28采用倾斜设置,且导料板28的上端向靠近料斗组件27的一侧倾斜;提升电机7通电运行,提升电机7带动第一提升辊24转动,第二提升辊25和提升带26一起转动,通过料斗组件27将物料盛起和提升,实现提升物料的目的,导料板28对物料起到导向的作用,使物料全部从出料口23和出料斗5排出,提高提升机的工作效率。
[0024]
本实施例中,料斗组件27包括组装板271、料斗272、防护层273和支撑板274,组装板271采用多个,且组装板271安装在提升带26的外侧;料斗272采用多个,且料斗272安装在组装板271的外侧;防护层273采用多个,且防护层273安装在料斗272的内部;支撑板274采用多个,且支撑板274安装在料斗272的下方,该支撑板274的末端与组装板271固定相连;组装板271在提升带26的外侧均匀分布;料斗272的上端采用敞口式;防护层273的尺寸与料斗272的尺寸匹配,且防护层273采用橡胶材质;支撑板274的尺寸与料斗272的尺寸匹配;料斗272对物料进行提升时,防护层273与物料直接接触,防护层273对料斗272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物料对料斗272造成磨损,提高提升机的耐磨性能,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板274对料斗272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料斗272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
[0025]
工作原理
[0026]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电控柜3接通市电为提升机供电,物料从进料斗4进入提升箱21的内部,提升电机7通电运行,提升电机7带动第一提升辊24转动,第二提升辊25和提升带26一起转动,通过料斗组件27将物料盛起和提升,实现提升物料的目的,导料板28对物料起到导向的作用,使物料全部从出料口23和出料斗5排出,提高提升机的工作效率,料斗272对物料进行提升时,防护层273与物料直接接触,防护层273对料斗272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物料对料斗272造成磨损,提高提升机的耐磨性能,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板274对料斗272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料斗272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提升机的使用寿命。
[0027]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