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目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注塑模具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各种各样的塑胶产品的场合。而对于带镶件的塑胶产品来说,其成型工艺就是在注塑前先将镶件正确地放入注塑模具内后再注塑成型,因此,带镶件的塑胶产品的成型又称模内镶件成型。
3.其中,对于镶件为镜片的护目镜的塑胶产品来说,其镜片的埋入由靠工人的手工完成,这样存在工伤及埋入容易出现偏差的缺陷,进而造成模型损坏,以及生产效率低和产品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以解决现有人工埋入镜片和取出护目镜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包括固定座、安装组件、驱动组件、埋入组件和取出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埋入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埋入组件用于搬运镜片;所述取出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取出组件用于搬运成型产品;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安装组件转动以使埋入组件、取出组件转向。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杆和至少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包括埋入部、取出部和转动部,所述埋入部和所述取出部呈l形连接,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埋入部和所述取出部阴角一侧,所述转动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埋入组件设置于所述埋入部,所述取出组件设置于所述取出部。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和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转动部固定于所述驱动轴。
10.进一步地,所述埋入组件包括多个埋入吸盘,所述取出组件包括多个取出吸盘。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还设置有用于夹取水口的料把气夹。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每个固定座均设置有一个旋转气缸。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埋入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取出部卡接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埋入组件抓取镜片,将镜片放置到注塑
半成品上,然后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座转动,再通过取出组件从模具中取出完成组装的护目镜,通过本治具,可以精确将镜片放置到注塑半成品上,然后再取出成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速率,并且由于抓取精度较高,不易损坏模型,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0、固定座;11、第一连接孔;21、安装块;211、埋入部;212、取出部;213、转动部;22、连接杆;23、料把气夹;31、驱动轴;32、旋转气缸;41、埋入吸盘;51、取出吸盘;60、连接座;61、第一定位槽;62、第二定位槽;63、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23.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4.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包括固定座10、安装组件、驱动组件、埋入组件和取出组件(图中没有标注),所述安装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所述埋入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埋入组件用于搬运镜片;所述取出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取出组件用于搬运成型产品;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安装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安装组件转动以使埋入组件、取出组件转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埋入组件抓取镜片,将镜片放置到注塑半成品上,然后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座10转动,再通过取出组件从模具中取出完成组装的护目镜,通过本治具,可以精确将镜片放置到注塑半成品上,然后再取出成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速率,并且由于抓取精度较高,不易损坏模型,提高了产品质量。
26.如图1和图2所示,护目镜自动埋入取出治具还包括连接座60,所述连接座60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0,两个所述固定座10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10之间。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杆22和至少两个安装块21,所述安装块2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22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安装块21,安装块21的位置可以根据模型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安装块21之间通过连接杆22连接,相比于设置有一个整体块状的安装组件,可以较少安装组件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7.具体地,所述安装块21包括埋入部211、取出部212和转动部213,所述埋入部211和所述取出部212呈l形连接,所述转动部213设置于所述埋入部211和所述取出部212阴角一侧,所述转动部213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埋入组件设置于所述埋入部211,所述取出组件设置于所述取出部212。所述连接座6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槽61和第二定位槽62,所述第一定位槽61与所述埋入部21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定位槽62与所述取出部212卡接配合。当埋入部211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61时,所述取出组件朝向远离所述连接座60的一侧;当所述取出部212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62时,所述埋入组件朝向远离所述连接座60的一侧。方便镜片的埋入和模型的取出,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31和与所述驱动轴31连接的旋转气缸32,所述转动部213固定于所述驱动轴31。具体地,每个固定座10均设置有一个旋转气缸32,两个旋转气缸32同步运动,进而使安装块21的转动更加稳定,提高埋入和取出的精度。
29.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埋入组件包括多个埋入吸盘41,所述取出组件包括多个取出吸盘51。
3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安装块21还设置有用于夹取水口的料把气夹23。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所述连接座60设置有第二连接孔63。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63的设置,可以方便与外部机构连接。
32.工作原理:
33.埋入镜片时,取出部212卡接于第二定位槽62,埋入吸盘41吸附镜片,然后将镜片放置到模具中的半成品上;
34.取出模型时,旋转气缸32启动驱动安装块21转动90度,埋入部211卡接于第一定位槽61时,取出吸盘51吸住模型,然后将模型从模具中取出。
35.综上,相比现有技术,该一种模具漏气测试治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通过埋入组件抓取镜片,将镜片放置到注塑半成品上,然后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座10转动,再通过取出组件从模具中取出完成组装的护目镜,通过本治具,可以精确将镜片放置到注塑半成品上,然后再取出成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速率,并且由于抓取精度较高,不易损坏模型,提高了产品质量。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