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式除尘器,特别是一种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
背景技术:
2.湿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湿式自激除尘器是利用含尘气流激起水花,水珠自动混入气流中以及气流使水珠碎裂,实现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
3.发明人曾提出了一种湿式抛光除尘器(申请号201710045715.2),包括壳体,壳体中具有隔板,在壳体的底部盛放水,液面与隔板底缘之间形成过风间隙,当气流经过过风间隙时在过风间隙处激起水花。
4.发明人之后又提出了多种湿式自激除尘器,如四工位湿式除尘器(申请号202010192220.4),分离箱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进风口,分离箱体内设有与进风口相对的导流板;当蓄水腔内盛放有水,导流板的底缘与液面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时气流经过过风间隙时能产生水雾且水雾混入气流中。该湿式除尘器虽然适合连接四个集尘装置,即同时对四个集尘装置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分离组件与导流板之间高度间距较大以及上下两组分离组件之间高度间距较大,导致四工位湿式除尘器整体高度较高,进而不利于除尘器整体运输和搬运;2、气流经过过风间隙带走的水量有限,导致气流中水雾浓度较低,即除尘器存在着除尘能力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的高度。
6.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分离箱体,分离箱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分离箱体内设置有分离组件和两张隔板,当分离箱体底部存放有水时隔板的底缘与液面之间形成过风间隙;其特征在于,两张隔板左右排列设置,分离箱体的内腔中位于一张隔板与左侧壁之间区域以及位于另一张隔板与右侧壁之间区域均为进气腔,两个进气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口;进气腔内安装有与隔板垂直设置的分流板。
7.本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的隔板为横向布置,与四工位湿式除尘器(申请号202010192220.4)现有技术相比,隔板由与前后侧壁平行设置调整至与左右侧壁平行设置,该布置方式使两张隔板之间间距增大,进而降低分离组件与分离箱体底壁之间间距,实现降低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的高度。分流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进风口之间,分流板不仅保证与同一进气腔相连通的多个进风口处气压和气流基本一致,进而保证集尘效率;分流板还显著降低甚至消除进入同一进气腔的多股气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气流流动顺畅
性,进而使气流顺畅通过过风间隙,持续形成水花以及使水珠顺畅地混入气流中。
8.本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分为多股气流且气流流动顺畅,进而有利于水汽与粉尘充分混合,实现提高除尘效率。
9.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隔板的两端部分别与分离箱体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密封固定连接;一张隔板的顶部与分离箱体的左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另一张隔板的顶部与分离箱体的右侧壁密封固定连接。
10.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分流板的缘部与分离箱体左侧壁或右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分流板的缘部还与隔板密封固定连接。
11.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分流板的底缘与隔板的底缘齐平,或所述分流板的底缘低于隔板的底缘,当分离箱体底部存放有水时所述分流板的底缘浸入水中。
12.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分离组件位于隔板的上方,分离箱体内腔中分离组件与隔板之间区域为反复混合腔。
13.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隔板包括竖板部和位于竖板部上方的斜板部,斜板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斜板,位于最下方的分离斜板与隔板中斜板部倾斜方向一致。
14.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两张所述隔板分别称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离组件包括倾斜方向与第一隔板中斜板部倾斜方向一致的第一分离斜板和倾斜方向与第二隔板中斜板部倾斜方向一致的第二分离斜板;位于最下方第一分离斜板的底缘和位于下方第二分离斜板的底缘之间形成泄水通道。
15.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分离箱体内安装有泄水管,泄水通道与泄水管相连通,且泄水通道的缘部与泄水管的壁密封连接,泄水管的底面低于隔板的底缘,当分离箱体底部存放有水时所述泄水管的底部浸入水中。
16.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当所述泄水管的底部浸在水中时分离箱体内腔的下部分隔为左右两个独立的腔室。
17.在上述的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中,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一张与第一分离斜板垂直设置的第三分离斜板和一张与第二分离斜板垂直设置的第四分离斜板,第三分离斜板和第四分离斜板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分离斜板和位于最上方的第二分离斜板之间;第三分离斜板的顶缘和第四分离斜板的顶缘密封固定连接,第三分离斜板的顶缘位于分离箱体中出风口的中心线上。
附图说明
18.图1是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
‑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b
‑
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的气流流动方向示意图。
22.图中,1、分离箱体;1a、顶壁;1b、前侧壁;1c、后侧壁;1d、左侧壁;1e、右侧壁;1f、出风口;1g、进气腔;1g1、前进气腔;1g2、后进气腔;1h、进风口;1j、过风通道;1k、反复混合腔;2、淤泥箱;3、隔板;3a、竖板部;3b、斜板部;4、分离组件;4a、第一分离斜板;4b、第二分离斜
板;4c、泄水通道;4d、第三分离斜板;4e、第四分离斜板;4f、迂回通道;5、风机;6、泄水管;7、分流板;8、过风间隙;9、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分离箱体1、淤泥箱2、隔板3、分离组件4和风机5。
25.淤泥箱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淤泥箱2分别位于分离箱体1的左右两侧,淤泥箱2与分离箱体1固定连接。分离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底部均开设有排污口,由此分离箱体1内腔底部与淤泥箱2的内腔相连通。分离箱体1的底壁倾斜设置,这样便于淤泥滑入淤泥箱2内。
26.分离箱体1的顶壁1a上开设有出风口1f,风机5安装在分离箱体1的顶壁1a上,风机5与出风口1f相连通。
27.隔板3的数量为两张,隔板3位于分离箱体1内,两张隔板3左右排列设置,隔板3的两端部分别与分离箱体1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密封固定连接。一张隔板3的顶部与分离箱体1的左侧壁1d密封固定连接,由此分离箱体1的内腔中位于上述隔板3与左侧壁1d之间区域为进气腔1g;另一张隔板3的顶部与分离箱体1的右侧壁1e密封固定连接,由此分离箱体1的内腔中位于上述隔板3与右侧壁1e之间区域也为进气腔1g。两个进气腔1g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上均开设有一个进风口1h;由此分离箱体1上具有四个进风口1h,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应性地增加或减少进风口1h。
28.隔板3包括竖板部3a和位于竖板部3a上方的斜板部3b,竖板部3a相对于左侧壁1d平行设置,斜板部3b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竖板部3a的底缘与分离箱体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距。
29.分离组件4设置在分离箱体1内,分离组件4位于隔板3的上方。如图2所示,分离箱体1、分离组件4以及隔板3左右对称设置。两张隔板3分别称为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3,分离组件4包括多张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第一分离斜板4a和第二分离斜板4b,多张第一分离斜板4a上下排列设置,多张第二分离斜板4b也上下排列设置。第一分离斜板4a倾斜方向与第一隔板3中斜板部3b倾斜方向一致,第二分离斜板4b倾斜方向与第二隔板3中斜板部3b倾斜方向一致。第一分离斜板4a和第二分离斜板4b的两端分别与分离箱体1的前侧壁1b和后侧壁1c密封固定连接。
30.说明书附图给出第一分离斜板4a和第二分离斜板4b的数量均为两张,位于下方第一分离斜板4a的底缘和位于下方第二分离斜板4b的底缘之间形成泄水通道4c,位于下方第一分离斜板4a的顶缘与分离箱体1的左侧壁1d之间形成过风通道1j。
31.分离箱体1内还安装有泄水管6,泄水通道4c与泄水管6相连通,且泄水通道4c的缘部与泄水管6的壁密封连接,泄水管6的底面低于隔板3的底缘,由此避免气流经泄水通道4c向上流动。泄水管6与分离箱体1、第一分离斜板4a和第二分离斜板4b固定连接。
32.分离组件4还包括一张与第一分离斜板4a垂直设置的第三分离斜板4d和一张与第二分离斜板4b垂直设置的第四分离斜板4e,第三分离斜板4d和第四分离斜板4e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分离斜板4a和位于最上方的第二分离斜板4b之间。第三分离斜板4d的顶缘和第四分
离斜板4e的顶缘密封固定连接,第三分离斜板4d的顶缘位于分离箱体1中出风口1f的中心线上,由此第三分离斜板4d和第四分离斜板4e不仅增强分离组件4的水雾分离能力,还具有分流作用,即使分离箱体1左右两侧气流流量基本相同。
33.如图3所示,进气腔1g内安装有与隔板3垂直设置的分流板7,分流板7的缘部与分离箱体1左侧壁1d或右侧壁1e密封固定连接,以及还与隔板3密封固定连接。分流板7的底缘与隔板3的底缘齐平或分流板7的底缘低于隔板3的底缘,这样分流板7将进气腔1g分隔为前进气腔1g1和后进气腔1g2。
34.如图4所示,通过阐述多工位湿式自激除尘器运行时气流流动方向以及水流动方向,进一步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和优点。在分离箱体1底部存放水,隔板3的底缘与液面9之间形成过风间隙8。
35.当分流板7的底缘与隔板3的底缘齐平时,分流板7使进气腔1g的前进气腔1g1和后进气腔1g2仅通过分流板7与液面9之间间隙相连通,这样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前进气腔1g1内气流流向后进气腔1g2内或后进气腔1g2内气流流向前进气腔1g1内,有助于提高气压均匀性。当分流板7的底缘低于隔板3的底缘时,隔板3的底缘位于液面9下,这样使前进气腔1g1和后进气腔1g2完全独立,完全消除进入前进气腔1g1和后进气腔1g2多股气流之间的相互影响。
36.泄水管6的底部位于液面9下,由此分离箱体1内腔的下部分隔为左右两个独立的腔室,进一步提高腔室气流独立性,降低气流相互影响可能性,实现提高气流流动顺畅性。
37.为了便于描述,定义分离箱体1内腔中位于最下方第一分离斜板4a与隔板3之间区域以及位于最下方第二分离斜板4b与隔板3之间区域均为反复混合腔1k。风机5运行时使空气从进风口1h进入前进气腔1g1和后进气腔1g2,再经过过风间隙8进入反复混合腔1k,然后经过分离组件4内的迂回通道4f,最后从出风口1f排出。
38.在气流经过过风间隙8时,在过风间隙8处气流激起水花,水花混入气流中。气流在反复混合腔1k内流动时,气流使水花破碎形成水雾,以及水雾经位于最下方第一分离斜板4a和位于最下方第二分离斜板4b的分离,部分水雾重新凝结掉落;部分水珠重新被气流击碎形成水雾;部分水沿着隔板3向下流淌,达到隔板3底缘时,大部分水混入气流中。由此可知,该结构有效提高反复混合腔1k内气流中水雾含量,实现提高除尘能力。
39.气流经过分离组件4内的迂回通道4f时分离出的水经泄水管6向下排;由此可知该结构避免污水经反复混合腔1k回流,提高反复混合腔1k内水雾洁净度以及降低反复混合腔1k内粉尘含量,有利于提高除尘能力以及除尘效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