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房建构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的不断发发展,绿色建筑成为了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在绿色建筑当中,房屋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使得室内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3.建筑面板是现在建筑墙体当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但是现有的建筑面板结构比较单一,大多通过两层彩钢板粘连到泡沫棉两侧,建筑面板内部的泡沫棉结构比较单一,保温降噪效果比较差,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建筑面板的保温降噪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包括用于设置于地面的基底墙、设置于基底墙两端的墙柱以及设置于两个墙柱之间的若干面板墙,若干所述面板墙彼此拼接设置,所述墙柱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基底墙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面板墙内部开设有保温降噪腔,所述保温降噪腔内填充设置有保温隔音材料,所述保温降噪腔内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压缩方向垂直于墙柱的长度方向,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保温降噪腔相对的内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材料可以选用聚酯纤维吸音棉、玻璃纤维隔音棉等,聚酯纤维吸音棉和玻璃纤维隔音棉均同时具有保温和吸音的效果,从而改善面板墙的保温降噪效果,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弹簧的设置增强建筑面板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建筑面板的刚性和支撑稳定性。
8.优选的,两个所述墙柱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供面板墙一侧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沿墙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面板墙和凹槽底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浇灌混凝土的间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建筑面板自身刚性,提高支撑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面板墙靠近凹槽底壁的一侧凸设有若干钢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建筑面板自身刚性,提高支撑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基底墙上端面凸设有定位板,所述面板墙的下端面开设有供定位板插入的定位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板墙在安装的过程中,将面板墙从上到下插入至凹槽中,并将定位槽对准定位板以使定位板插入至定位槽中,从而起到初步稳定面板墙的作用,随后在面板墙和凹槽底壁的间隙中浇灌混凝土以稳固面板墙,安装方便快捷。
14.优选的,所述面板墙竖直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嵌设槽,相邻所述面板墙凸设有用于嵌设于嵌设槽内的嵌设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的拼接,进一步提高建筑面板
自身刚性,提高支撑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面板墙顶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面板墙的上端部,所述卡接槽具有向上的开口以及朝向墙柱的开口,所述墙柱上端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用于插入卡接槽的卡接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板墙安装于基底墙和墙柱上之后,卡接板位于凹槽内,卡接板抵触于凹槽内壁,将加强板两端的卡接板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中,卡接板卡接于卡接槽中后,通过将螺钉依次穿设加强板和面板墙,从而将加强板固定于面板墙,进一步加固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的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加强板还延伸设置有两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用于贴合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的缝隙,两个所述密封板分别位于加强板的两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面板墙通过嵌设槽和嵌设板拼接完成后,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存在有缝隙,两个密封板分别贴合于面板墙两侧的缝隙后,通过胶水或者螺钉将密封板固定于面板墙上即可,提高建筑面板的保温降噪效果。
20.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和面板墙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密封板的外轮廓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建筑面板的保温降噪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保温降噪腔,改善面板墙的保温降噪效果,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同时弹簧的设置增强建筑面板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建筑面板的刚性和支撑稳定性;
24.2.通过设置凹槽、定位板和加强板,提高建筑面板自身刚性,提高支撑稳定性;
25.3.通过设置密封板,加强相邻两个面板墙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建筑面板的保温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基底墙、墙柱和面板墙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加强板、面板墙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28.图3是面板墙和基底墙竖直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基底墙;2、墙柱;3、面板墙;4、加强板;5、凹槽;6、定位板;7、定位槽;8、嵌设槽;9、嵌设板;10、卡接板;11、卡接槽;12、密封板;13、保温降噪腔;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参照图1,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包括基底墙1、两个墙柱2、若干面板墙3以及加强板4,基底墙1用于固定设置于地面。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墙柱2对应设置两个面板墙3举例说明,并不对基底墙1、墙柱2和面板墙3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限制。两个墙柱2分别位于基底墙1的两端,墙柱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基底墙1的长度方向设置,墙柱2固定设置于地面。两个面板墙3均位于两个墙柱2之间,两个面板墙3分别和两个墙柱2接触,两个面板墙3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基底墙1的长度方向,面
板墙3的长度方向沿墙柱2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强板4设置于墙柱2的上端部。
32.两个墙柱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长度方向沿墙柱2的长度方向设置,凹槽5用于供面板墙3竖直方向的一侧插入,面板墙3和凹槽5底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浇灌混凝土的间隙,面板墙3靠近凹槽5底壁的一侧凸设有若干钢筋;基底墙1上端面凸设有定位板6,定位板6的长度方向沿基底墙1的长度方向设置,面板墙3的下端面开设有定位槽7,定位槽7用于容纳定位板6。面板墙3在安装的过程中,将面板墙3从上到下插入至凹槽5中,并将定位槽7对准定位板6以使定位板6插入至定位槽7中,从而起到初步稳定面板墙3的作用,随后在面板墙3和凹槽5底壁的间隙中浇灌混凝土以稳固面板墙3。
33.面板墙3竖直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嵌设槽8,嵌设槽8的长度方向沿面板墙3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面板墙3凸设有用于嵌设于嵌设槽8内的嵌设板9,从而便于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的拼接。
34.加强板4的两端分别凸设有卡接板10,两个卡接板10均位于加强板4的同一侧,两个卡接板10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加强板4的长度方向。面板墙3顶部开设有供卡接板10插入的卡接槽11,卡接槽11位于面板墙3的上端部,卡接槽11位于面板墙3靠近墙柱2的一侧,卡接槽11具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贯穿面板墙3的上端面和长度方向上靠近墙柱2的一侧。面板墙3安装于基底墙1和墙柱2上之后,卡接板10位于凹槽5内,卡接板10抵触于凹槽5内壁,将加强板4两端的卡接板10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11中,卡接板10卡接于卡接槽11中后,通过将螺钉依次穿设加强板4和面板墙3,从而将加强板4固定于面板墙3,进一步加固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的连接。
35.相邻两个面板墙3通过嵌设槽8和嵌设板9拼接完成后,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存在有缝隙;加强板4还延伸设置有两个密封板12,两个密封板12用于贴合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的缝隙,密封板12的长度方向沿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的缝隙的长度方向设置,密封板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加强板4的长度方向,两个密封板12分别位于加强板4的两侧。两个密封板12分别贴合于面板墙3两侧的缝隙后,通过胶水或者螺钉将密封板12固定于面板墙3上即可。密封板12和面板墙3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沿密封板12的外轮廓设置,以加强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的密封性。
36.面板墙3内部开设有保温降噪腔13,保温降噪腔13的长度方向沿面板墙3的长度方向设置;保温降噪腔13内设置有若干弹簧14,弹簧14的压缩方向垂直于墙柱2的长度方向,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保温降噪腔13相对的内壁。保温降噪腔13内填充设置有保温隔音材料,保温隔音材料还填充于弹簧14内,保温隔音材料以选用聚酯纤维吸音棉举例说明,并不对隔音材料的选择进行限制。聚酯纤维吸音棉同时具有保温和吸音的效果,从而改善面板墙3的保温降噪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温隔音材料还可选用玻璃纤维隔音棉等。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用保温降噪建筑面板的实施原理为:面板墙3在安装的过程中,将面板墙3从上到下插入至凹槽5中,并将定位槽7对准定位板6以使定位板6插入至定位槽7中,相邻两个面板墙3之间通过嵌设槽8和嵌设板9拼接,随后在面板墙3和凹槽5底壁的间隙中浇灌混凝土以稳固面板墙3;将加强板4两端的卡接板10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11中,卡接板10卡接于卡接槽11中后,通过将螺钉依次穿设加强板4和面板墙3以固定面板墙3和加强板4,将两个密封板12分别贴合于面板墙3两侧的缝隙,并通过胶水或者螺钉将密封板12固定于面板墙3上即可。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