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片式轮毂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9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片式轮毂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汽车的功能性、舒适性以及实用性都在不断地增强,汽车作为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出行以及运输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汽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出行运输效率,将空间距离大大的缩短,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成本。
3.在汽车结构发展的历史上,车轮一直是汽车结构的基本元素之一,车轮在传动轴的驱动下实现转动,车轮与地面之间滚动摩擦实现汽车的行进。在车轮结构逐渐演化的过程中,现代汽车的车轮的结构以轮毂和轮胎的组合形式为主。轮胎套设于轮毂外侧,并通过向轮胎充气实现轮胎与轮毂之间的锁死。轮胎的耐磨、耐腐蚀以及可充气高弹缓冲的基本特点保证了汽车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提升了驾乘体验。而轮毂的高结构强度则保证了能够支撑整车重量,保证车辆正常行进。
4.现有技术中的双片式轮毂存在轮辋内环面容易积水,积水使得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动平衡不佳,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片式轮毂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片式轮毂存在轮辋内环面容易积水,积水使得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动平衡不佳,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片式轮毂,包括: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与所述轮辋固定连接;
7.所述轮辐包括中心固定轴套、外围连接环以及多组辐架,所述外围连接环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同心设置,所述辐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围连接环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之间,所述外围连接环与所述轮辋固定连接;
8.所述外围连接环包括多组弧形连接段,多组所述弧形连接段沿所述轮辋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组所述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导水槽;
9.多组所述辐架以所述中心固定轴套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弧形连接段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之间通过所述辐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辐架包括第一弧形条架和第二弧形条架,所述第一弧形条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均连接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所述第一弧形条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的第二端相互分离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外围连接环。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条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条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
外围连接环焊接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轮辐还包括y型辐条,所述y型辐条与所述辐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y型辐条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以及所述外围连接环均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y型辐条包括第一枝架、第二枝架以及干架,所述第一枝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枝架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干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枝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枝架的第二端相互分离,且均连接于所述外围连接环,所述干架的第二端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枝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枝架的第二端均焊接固定于所述外围连接环;所述干架的第二端焊接固定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枝架与所述第一弧形条架交叉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枝架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交叉并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连接段、所述辐架以及所述y型辐条三者数量一致;
17.相邻两组所述辐架中,其中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弧形条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段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组中的所述第二弧形条架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弧形连接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8.相邻两组所述y型辐条中,其中一组中的所述第一枝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组中的所述第二枝架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弧形连接段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双片式轮毂还包括内连接环,所述内连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辋内环侧,所述外围连接环嵌设于所述轮辋的内环侧,并与所述内连接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双片式轮毂。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片式轮毂及汽车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片式轮毂及汽车,包括:轮辐和轮辋,轮辐与轮辋固定连接。
23.轮辐包括中心固定轴套、外围连接环以及多组辐架,外围连接环与中心固定轴套同心设置,辐架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与中心固定轴套之间,外围连接环与轮辋固定连接。
24.外围连接环包括多组弧形连接段,多组弧形连接段沿轮辋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导水槽。
25.多组辐架以中心固定轴套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弧形连接段与中心固定轴套之间通过辐架连接。
26.利用上述结构,轮辐与轮辋固定连接组合成完整的双片式轮毂。轮辐中的外围连接环与中心固定轴套同心设置,保证外围连接环与中心固定轴套同心转动,进而保证双片式轮毂的正常转动行进。多组辐架以中心固定轴套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且辐架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和中心固定轴套之间,而外围连接环与轮辋固定连接,使得轮辐与轮辋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辐架在轮辋的径向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轮辋在正常转动行进过程中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变形。外围连接环包括多组弧形连接段,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导水槽,当轮辋内环侧出现积水时,积水能够通过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导水槽排出轮毂之外,从而避免了积水导致车轮动平衡出现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片式轮毂存在轮辋内环面容易积水,积水使得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动平衡不佳,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技术问题。
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双片式轮毂。
28.由于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双片式轮毂,因此,该汽车的优势包括上述双片式轮毂的优势,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片式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片式轮毂的轮辐结构示意图。
32.图标:100

轮辐;110

中心固定轴套;120

外围连接环;130

辐架;131

第一弧形条架;132

第二弧形条架;140

y型辐条;141

第一枝架;142

第二枝架;143

干架;200

轮辋。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6.具体结构如图1

图2所示。
3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片式轮毂及汽车,包括:轮辐100和轮辋200,轮辐100与轮辋200固定连接。
38.轮辐100包括中心固定轴套110、外围连接环120以及多组辐架130,外围连接环120与中心固定轴套110同心设置,辐架130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与中心固定轴套110之间,外围连接环120与轮辋200固定连接。
39.外围连接环120包括多组弧形连接段,多组弧形连接段沿轮辋20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导水槽。
40.多组辐架130以中心固定轴套110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弧形连接段与中心固定轴套110之间通过辐架130连接。
41.利用上述结构,轮辐100与轮辋200固定连接组合成完整的双片式轮毂。轮辐100中的外围连接环120与中心固定轴套110同心设置,保证外围连接环120与中心固定轴套110同心转动,进而保证双片式轮毂的正常转动行进。多组辐架130以中心固定轴套110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排布,且辐架130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和中心固定轴套110之间,而
外围连接环120与轮辋200固定连接,使得轮辐100与轮辋200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辐架130在轮辋200的径向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轮辋200在正常转动行进过程中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变形。外围连接环120包括多组弧形连接段,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形成导水槽,当轮辋200内环侧出现积水时,积水能够通过相邻两组弧形连接段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导水槽排出轮毂之外,从而避免了积水导致车轮动平衡出现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片式轮毂存在轮辋200内环面容易积水,积水使得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动平衡不佳,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技术问题。
42.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辐架130包括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均连接于中心固定轴套110;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端与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相互分离设置,且均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
43.优选地,辐架130包括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一端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端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分离设置,使得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之间的结构为一端闭合在一起,另一端开放设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引导在车轮转动行进过程中,由双片式轮毂的外侧滴落在辐架130上的水滴沿着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向远离中心固定轴套110的方向流动,进一步从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的末端流出。避免水滴流入轮辋200内环侧,造成积水现象。
44.另外,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中心固定轴套110上,且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一端与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均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外围连接环120又直接固定于轮辋200,因此,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起到支撑轮辋200的作用,以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的户型结构作为支撑结构,能够有效加强双片式轮毂对冲击的吸收性能,使得双片式轮毂结构更加可靠。
45.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中心固定轴套110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外围连接环120焊接固定。
46.优选地,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一端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中心固定轴套110,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47.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轮辐100还包括y型辐条140,y型辐条140与辐架130一一对应设置,y型辐条140与中心固定轴套110以及外围连接环120均固定连接。
48.优选地,y型辐条140固定连接于中心固定轴套110以及外围连接环120之间,起到对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的加固作用,第一弧形辐条架和第二弧形辐条架均为弧形结构,其对双片式轮毂收到的冲击有较好的吸收缓冲作用,而y型辐条140的加入强化了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在双片式轮毂径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出现弯折断裂。
49.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y型辐条140包括第一枝架141、第二枝架142以及干架143,第一枝架141的第一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一端均连接于干架143的第一端,第一枝
架141的第二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二端相互分离,且均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干架143的第二端与中心固定轴套110固定连接。
50.优选地,第一枝架141的第一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一端均连接于干架143的第一端,第一枝架141的第二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二端相互分离,且均连接于外围连接环120,利用上述结构y型辐条140在中心固定轴套110和外围连接环120之间形成稳定结构,保证双片式轮毂结构的稳定性。
51.另外,第一枝架141的第二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二端相互分离也使得第一枝架141与第二枝架142均具有一定的坡度,能够对双片式轮毂外侧滴落的水滴进行引导,避免水滴落入轮辋200内环侧。
52.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枝架141的第二端与第二枝架142的第二端均焊接固定于外围连接环120;干架143的第二端焊接固定于中心固定轴套110。
53.优选地,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焊接结构较为稳定可靠,不易发生脱离。
54.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枝架141与第一弧形条架131交叉并固定连接,第二枝架142与第二弧形条架132交叉并固定连接。
55.优选地,将第一枝架141与第一弧形条架131交叉并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枝架141与第一弧形条架131同步受力,进而加强了辐架130的结构强度,增强了辐架130的抗冲击性能。将第二枝架142与第二弧形条架132交叉并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枝架142与第二弧形条架132同步受力,进而加强了辐架130的结构强度,增强了辐架130的抗冲击性能。
56.优选地,第一枝架141与第一弧形条架131之间焊接固定。第二枝架142与第二弧形条架132之间焊接固定。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57.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弧形连接段、辐架130以及y型辐条140三者数量一致。
58.相邻两组辐架130中,其中一组中的第一弧形条架131的第二端与弧形连接段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组中的第二弧形条架132的第二端与同一弧形连接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9.相邻两组y型辐条140中,其中一组中的第一枝架141的第二端与弧形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组中的第二枝架142的第二端与同一弧形连接段固定连接。
60.上述结构中,同一弧形连接段上同时连接着相邻看两组辐架130中的不属于同一组辐架130上的第一弧形条架131和第二弧形条架132,即,同一弧形连接段上同时连接着相邻两组辐架130中的部分结构,且每一个弧形连接段上均以此种方式连接。同一弧形连接段上同时连接着相邻看两组y型辐条140中的不属于同一组y型辐条140上的第一枝架141和第二枝架142,即,同一弧形连接段上同时连接着相邻两组y型辐条140中的部分结构,且每一个弧形连接段上均以此种方式连接。
61.弧形连接段之间利用辐架130和y型辐条140进行了上述交错结构的连接,使得相邻两个弧形连接段之间成为了互相具有连接关系的结构,而不是单纯仅通过单组辐架130和y型辐条140将弧形连接段与中心固定轴套110连接,利用上述交错式连接结构的优势在于,将弧形连接段与辐架130和y型辐条140进行网络式连接,提升不同部分结构之间的连接粘性,大大提升了不同结构之间分担冲击的能力,进而提升了该双片式轮毂的抗冲击的性能。
62.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双片式轮毂还包括内连接环,内连接环固定连接于
轮辋200内环侧,外围连接环120嵌设于轮辋200的内环侧,并与内连接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3.优选地,每段弧形连接段均通过紧固件与内连接环固定连接,而内连接环作为连接轮辐100与轮辋200的连接结构,该内连接环与轮辋200一体成型。
6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双片式轮毂。
65.由于该汽车包括上述的双片式轮毂,因此,该汽车的优势包括上述双片式轮毂的优势,不再赘述。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2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