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涂漆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漆包线涂漆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2.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给漆包线的应用带来较广阔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漆包线的产品结构调整不可避免,与之配合的原材料、漆包工艺、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等也急待开发研究,尤其是漆包线现在在电器电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安全性能也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漆包线外部的喷漆一定要均匀理想,才能保证电器内部电路的安全,从而减少火灾或者其他事故的发生风险。
3.现有技术中,漆包线涂漆时通常使用模具法涂漆,模具法涂漆需要使用固定涂漆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每一种规格的漆包线都要经过十几道涂漆烘焙过程,每一道涂漆烘焙过程需要配置相应的涂漆模具,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模具加工装置只能对固定型号大小的模具进行夹持加工,无法对不同的型号进行加工,同时在对模具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大量的废屑在加工台上累积,一旦扬起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急需一种能够对不同大小型号的模具进行加工且能够对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废屑进行集中收集的漆包线涂漆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对不同大小型号的模具进行加工且不能对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废屑进行集中收集的问题,提供一种漆包线涂漆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机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漆包线涂漆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机构,包括加工座、夹持机构和除屑机构,所述加工座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输送槽,所述夹持机构位于加工座的内部且位于输送槽的中端,所述除屑机构位于加工座的内部且位于夹持机构的一侧下方;
6.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位于加工座的内部且位于输送槽的中端下方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顶端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靠近齿轮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靠近齿轮的一侧连接有滑轴,所述齿轮远离固定盒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靠近固定盒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推块,所述连接推块远离第三弹簧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连接推块远离第二夹持块一端的两侧连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远离连接推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块靠近固定盒的一端连接
有连接转轴,两个所述连接转轴靠近固定盒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推杆,两个所述挤压推杆远离第三弹簧的一侧相互对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屑机构包括有位于第二夹持块的正下方的铁网框,所述铁网框的一侧下方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远离风扇的一侧外壁套接有过滤布框,所述过滤布框远离连接转杆的一侧且位于铁网框的正下方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连接有固定输送板,所述固定输送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存储盒。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工座与夹持机构、除屑机构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夹持机构、除屑机构的外壁互相匹配连接槽,所述加工座位于输送槽的开口一端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接位置处通过外壁互相匹配的齿块啮合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盒与多个滑轴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滑轴的外壁互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所述滑轴与第一弹簧相机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推块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滑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推块与第三弹簧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第三弹簧的外壁互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连接推块与两个挤压块相接位置处呈与两个挤压块的外壁互相匹配的斜坡状,两个所述连接转轴与加工座相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铁网框的内部设置有铁网,所述连接转杆靠近铁网框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刮屑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布框与刮屑板相接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布,所述固定输送板与输送管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输送管的外壁互相匹配的传输槽,所述存储盒远离加工座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推拉把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除屑机构,通过此机构可实现对模具加工时的废屑进行集中收集的效果,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风扇进行旋转,此时风扇通过连接转杆带动刮屑板对过滤布框内部的过滤布进行刮屑,同时通过风扇通过铁网框将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废屑吸附在过滤布框的过滤布上,再通过刮屑板的刮除将过滤布上的吸附的废屑刮除至输送管的内部,此时通过输送管将刮除下的废屑通过固定输送板输送至存储盒的内部进行存储,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相互配合可对加工模具时产生的废屑进行存储;
15.2、通过设置夹持机构,通过此机构可实现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模具进行固定加工的效果,通过输送装置将模具传输至齿轮的正上方,此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同时齿条通过与齿轮的啮合带动固定盒将模具挤压推动至第二夹持块的一侧,此时固定盒在对模具进行挤压的同时,多个与模具相接触的滑轴进入固定盒的内部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同时第二夹持块在模具的挤压下通过连接推块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此时连接推块通过限位滑块进行滑动的同时对两个挤压块进行挤压,同时两个挤压块通过连接转轴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此时两个连接转轴通过转轴与两个挤压块的推动带动两个第一夹持块对模具进行挤压,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相互配合可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模具进行固定加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加工座;2、夹持机构;201、第一弹簧;202、滑轴;203、固定盒;204、齿条;205、第一电机;206、挤压推杆;207、第二弹簧;208、连接推块;209、第三弹簧;2010、挤压块;2011、连接转轴;2012、第一夹持块;2013、齿轮;2014、第二夹持块;3、除屑机构;301、铁网框;302、第二电机;303、风扇;304、连接转杆;305、过滤布框;306、输送管;307、固定输送板;308、存储盒;4、输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漆包线涂漆模具生产加工用夹持机构,包括加工座1、夹持机构2和除屑机构3,加工座1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输送槽4,夹持机构2位于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输送槽4的中端,除屑机构3位于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夹持机构2的一侧下方;
25.其中,夹持机构2包括有位于加工座1的内部且位于输送槽4的中端下方的第一电机205,第一电机205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2013,齿轮201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齿条204,齿条204远离齿轮2013的一侧顶端连接有固定盒203,固定盒203靠近齿轮2013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1,多个第一弹簧201靠近齿轮2013的一侧连接有滑轴202,齿轮2013远离固定盒203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三弹簧209,第三弹簧209靠近固定盒203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推块208,连接推块208远离第三弹簧209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第二夹持块2014,连接推块208远离第二夹持块2014一端的两侧连接有挤压块2010,两个挤压块2010远离连接推块208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207,两个挤压块2010靠近固定盒20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转轴2011,
两个连接转轴2011靠近固定盒203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推杆206,两个挤压推杆206远离第三弹簧209的一侧相互对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块2012,通过第二夹持块2014对模具进行限位固定。
26.请着重参阅图2~5,除屑机构3包括有位于第二夹持块2014的正下方的铁网框301,铁网框301的一侧下方连接有第二电机302,第二电机302的输出端连接有风扇303,风扇303远离第二电机302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接转杆304,连接转杆304远离风扇303的一侧外壁套接有过滤布框305,过滤布框305远离连接转杆304的一侧且位于铁网框301的正下方连接有输送管306,输送管306的底端连接有固定输送板307,固定输送板307的正下方设置有存储盒308,通过铁网框301对模具进行支撑的同时对废屑进行吸取。
27.请着重参阅图1~5,加工座1与夹持机构2、除屑机构3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夹持机构2、除屑机构3的外壁互相匹配连接槽,加工座1位于输送槽4的开口一端设置有输送装置,齿轮2013与齿条204相接位置处通过外壁互相匹配的齿块啮合连接,通过输送装置将模具输送至夹持机构2的内部进行夹持加工。
28.请着重参阅图2~4,固定盒203与多个滑轴202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滑轴202的外壁互相匹配的滑槽,多个滑轴202与第一弹簧201相机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连接推块208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滑块,通过限位滑块使得连接推块208带动第二夹持块2014进行限位滑动。
29.请着重参阅图2~4,连接推块208与第三弹簧209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第三弹簧209的外壁互相匹配的限位槽,连接推块208与两个挤压块2010相接位置处呈与两个挤压块2010的外壁互相匹配的斜坡状,两个连接转轴2011与加工座1相接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转轴使得两个连接转轴2011通过两个挤压块2010的推动进行翻转,便于通过两个连接转轴2011的翻转带动两个第一夹持块2012对模具进行挤压夹持。
30.请着重参阅图2~5,铁网框301的内部设置有铁网,连接转杆304靠近铁网框301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刮屑板,通过刮屑板对过滤布上吸附的废屑进行刮除。
31.请着重参阅图2~5,过滤布框305与刮屑板相接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布,固定输送板307与输送管306相接位置处开设有与输送管306的外壁互相匹配的传输槽,存储盒308远离加工座1的一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推拉把手,通过推拉把手对存储盒308进行推拉,便于对存储盒308内部的废屑进行集中处理。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输送装置将模具传输至齿轮2013的正上方,此时启动第一电机205,通过第一电机205带动齿轮2013与齿条204进行啮合,同时齿条204通过与齿轮2013的啮合带动固定盒203将模具挤压推动至第二夹持块2014的一侧,此时固定盒203在对模具进行挤压的同时,多个与模具相接触的滑轴202进入固定盒203的内部对第一弹簧201进行挤压,便于对模具进行限位,同时第二夹持块2014在模具的挤压下通过连接推块208对第三弹簧209进行挤压,此时连接推块208通过限位滑块进行滑动的同时对两个挤压块2010进行挤压,同时两个挤压块2010通过连接转轴2011对第二弹簧207进行挤压,此时两个连接转轴2011通过转轴与两个挤压块2010的推动带动两个第一夹持块2012对模具进行挤压,便于对模具进行固定加工,有利于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模具进行加工,在对模具进行加工的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02,通过第二电机302带动风扇303进行旋转,此时风扇303通过连接转杆304带动刮屑板对过滤布框305内部的过滤布进行刮屑,同时通过风扇303
通过铁网框301将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废屑吸附在过滤布框305的过滤布上,再通过刮屑板的刮除将过滤布上的吸附的废屑刮除至输送管306的内部,此时通过输送管306将刮除下的废屑通过固定输送板307输送至存储盒308的内部进行存储,便于对加工的模具时的废屑进行存储,有利于防止废屑的扬起,在对模具加工后,对上述操作进行反向操作,便于对下一个模具进行加工。
3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1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