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属于工程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一些工程塑料在回收后,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与清洗,专利号:202020506574.7中提到,在清洗箱内对塑料进行清洗,但工程回收用的塑料数量庞大,在清洗箱内具有清洗容量小,造成效率慢、成本增高与能耗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顶面挖设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机构,位于同一垂直线的所述搅拌机构之间通过带动机构相连接,位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搅拌机构之间通过制动机构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机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清洗池前表面。
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与搅拌片,所述搅拌轴均匀设置于清洗腔内腔,所述搅拌轴外壁套嵌有搅拌片。
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前表面贯通清洗腔内腔,且贯通处通过轴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第一带动环、第二带动环与带动条,所述第一带动环套嵌于位于上端的所述搅拌轴外壁,所述第二带动环套嵌于位于下端的所述搅拌轴外壁,且两者之间通过带动条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环与制动条,所述制动环套嵌于搅拌轴外壁,相邻的所述制动环之间通过制动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第一驱动环、第二驱动环与驱动条,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清洗池前表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套嵌有第一驱动环,所述第二驱动环套嵌于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轴外壁,并与第一驱动环之间通过驱动条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动环、第二带动环、制动环、第一驱动环与第二驱动环均为链轮,所述带动条、制动条与驱动条均为链条。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设置的搅拌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与设置的带动机构、制动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相协助配合,整体采用链轮与链条的驱动方式,传递功率大、可以带多个进行工作,使得能耗降低,同时结构简答,使得价格适中,以及与设置的清洗槽相协助配合,可以大容量的
对工程塑料进行清洗,清洗的数量提高,同时清洗的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的清洗腔局部内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的驱动机构侧视图;
18.图中标号:1、清洗池;2、清洗腔;3、搅拌机构;4、带动机构;5、制动机构;6、驱动机构;7、搅拌轴;8、搅拌片;9、第一带动环;10、第二带动环;11、带动条;12、制动环;13、制动条;14、驱动电机;15、驱动轴;16、第一驱动环;17、第二驱动环;18、驱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清洗池1,所述清洗池1顶面挖设有清洗腔2,所述清洗腔2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机构3,位于同一垂直线的所述搅拌机构3之间通过带动机构4相连接,位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搅拌机构3之间通过制动机构5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机构3输入端设置有驱动机构6,且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于清洗池1前表面,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轴7与搅拌片8,所述搅拌轴7均匀设置于清洗腔2内腔,所述搅拌轴7外壁套嵌有搅拌片8,所述搅拌轴7前表面贯通清洗腔2内腔,且贯通处通过轴承连接,清洗腔2内腔一侧连通有排液管。
21.如图2所示,所述带动机构4包括第一带动环9、第二带动环10与带动条11,所述第一带动环9套嵌于位于上端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所述第二带动环10套嵌于位于下端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且两者之间通过带动条11连接,第一带动环9通过带动条11带着第二带动环10转动,在上端的搅拌轴7被驱动的前提下。
22.如图3所示,所述制动机构5包括制动环12与制动条13,所述制动环12套嵌于搅拌轴7外壁,相邻的所述制动环12之间通过制动条13连接,相邻的制动环12之间通过制动条13转动。
23.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14、驱动轴15、第一驱动环16、第二驱动环17与驱动条18,所述驱动电机14设置于清洗池1前表面,所述驱动电机14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外壁套嵌有第一驱动环16,所述第二驱动环17套嵌于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并与第一驱动环16之间通过驱动条18相连接,驱动电机14通过驱动轴15带
着第一驱动环16转动,第一驱动环16通过驱动条18带着第二驱动环17转动。
24.综上所述,所述第一带动环9、第二带动环10、制动环12、第一驱动环16与第二驱动环17均为链轮,所述带动条11、制动条13与驱动条18均为链条。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工程塑料放置清洗腔2内,以及往清洗腔2内灌注清洁液体,驱动电机14通过驱动轴15带着第一驱动环16转动,第一驱动环16通过驱动条18带着第二驱动环17转动,第二驱动环17带着左侧的搅拌轴7与搅拌轴7外壁的制动环12转动,相邻的制动环12之间通过制动条13转动,使得搅拌轴7带着搅拌片8对工程塑料进行搅拌清洁,同时上端的搅拌轴7带着第一带动环9转动,第一带动环9通过带动条11带着第二带动环10转动,使得下端的搅拌轴7带着搅拌片8对工程塑料进行搅拌清洁。
26.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顶面挖设有清洗腔(2),所述清洗腔(2)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机构(3),位于同一垂直线的所述搅拌机构(3)之间通过带动机构(4)相连接,位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搅拌机构(3)之间通过制动机构(5)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机构(3)输入端设置有驱动机构(6),且所述驱动机构(6)设置于清洗池(1)前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轴(7)与搅拌片(8),所述搅拌轴(7)均匀设置于清洗腔(2)内腔,所述搅拌轴(7)外壁套嵌有搅拌片(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前表面贯通清洗腔(2)内腔,且贯通处通过轴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机构(4)包括第一带动环(9)、第二带动环(10)与带动条(11),所述第一带动环(9)套嵌于位于上端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所述第二带动环(10)套嵌于位于下端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且两者之间通过带动条(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5)包括制动环(12)与制动条(13),所述制动环(12)套嵌于搅拌轴(7)外壁,相邻的所述制动环(12)之间通过制动条(1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14)、驱动轴(15)、第一驱动环(16)、第二驱动环(17)与驱动条(18),所述驱动电机(14)设置于清洗池(1)前表面,所述驱动电机(14)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外壁套嵌有第一驱动环(16),所述第二驱动环(17)套嵌于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轴(7)外壁,并与第一驱动环(16)之间通过驱动条(18)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动环(9)、第二带动环(10)、制动环(12)、第一驱动环(16)与第二驱动环(17)均为链轮,所述带动条(11)、制动条(13)与驱动条(18)均为链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塑料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顶面挖设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机构,位于同一垂直线的所述搅拌机构之间通过带动机构相连接,位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搅拌机构之间通过制动机构相连接,位于左侧的所述搅拌机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带动环套嵌于位于上端的所述搅拌轴外壁,所述第二带动环套嵌于位于下端的所述搅拌轴外壁,且两者之间通过带动条连接,传递功率大、可以带多个进行工作,使得能耗降低,同时结构简答,使得价格适中,以及与设置的清洗槽相协助配合,可以大容量的对工程塑料进行清洗,清洗的数量提高,同时清洗的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关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超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