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玻璃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2.水玻璃为一种水溶性硅酸盐,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在进行生产水玻璃时,需要进行合成反应、搅拌、结块、过滤等十分繁杂的工序,在将水玻璃装袋封装时,需要沥水处理,以便于装袋。
3.根据公开号为cn211625931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其通过把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分别向外壳中心轴线的两端打开,使得外壳正面呈镂空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将外壳内部进行清洗,增加了清洗效率,同时第一弧形板以及第二弧形板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处均设有密封圈,保证了外壳整体的密封性,但是在设备对水玻璃进行沥水过程中,沥水仓转动过程汇中水玻璃容易粘粘其上,从而可能导致沥水孔出现堵塞,进而影响装置沥水效率,与此同时在水玻璃出料后,由于前期对水玻璃搅拌因此容易使得部分水玻璃滞留粘粘于装置内壁上,使得后期清理时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以解决使用过程中沥水孔堵塞影响装置沥水效率和部分水玻璃滞留粘粘于装置内壁上使得后期清理时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包括支撑架、沥水箱和输料管,所述支撑架的内部下方安装有集水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沥水箱,所述沥水箱的一侧下方贯穿有输料管,所述沥水箱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门,所述沥水箱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料管,所述沥水箱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贯穿至沥水箱内部的转轴连接有沥水筒,所述沥水筒的外表面四周均贯穿有沥水孔,所述沥水筒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堵组件,所述沥水筒的底部贯穿有延伸至支撑架内部上方的出水管,所述沥水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清料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清料组件包括有固定于沥水箱内部两侧的阻尼导向杆,两个所述阻尼导向杆的外表面上方均套接有推料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沥水箱内壁残留有水玻璃时,使用者可通过打开密封门,之后可将推料环向下推动,让推料环沿着两个阻尼导向杆向下移动并将沥水箱内壁残留的水玻璃向下推出,进行集中,以便后续收集。
8.进一步的,所述推料环的四周与沥水箱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推料环与两个所述阻尼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阻尼导向杆的高度与沥水箱的内部相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推料环可沿着阻尼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并对沥水箱的内壁清理,使得推料环的移动范围与沥水箱的内部高度相同,可更好的清除残留的水玻
璃。
10.进一步的,所述防堵组件包括有固定于沥水箱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的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有刮料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运行后转轴会带动沥水筒转动,而转动过程的沥水筒即可进行沥水,且沥水筒表面四周会循环经过刮料块位置,从而让与固定杆固定的刮料块可将粘粘于沥水筒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防止沥水筒上的沥水孔堵塞。
12.进一步的,所述刮料块的一侧与沥水筒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杆呈“匚”字形并位于沥水筒的一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刮料块可全面的将粘粘于沥水筒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使得沥水筒转动过程中固定杆更加稳定。
1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通过铰链与沥水箱转动连接,所述密封门呈透明状,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位于沥水筒的一侧上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需要时可将密封门自沥水箱上打开,以便使用者透过密封门观察沥水箱内部情况,以便水玻璃通过进料管进入沥水筒中。
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与支撑架和沥水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底端位于集水桶的正上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沥水筒转动过程中,出水管也会转动不受影响,以便水经过出水管被集水桶收集。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堵组件,在电机运行后转轴会带动沥水筒转动,而转动过程的沥水筒即可进行沥水,且沥水筒表面四周会循环经过刮料块位置,从而让与固定杆固定的刮料块可将粘粘于沥水筒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防止沥水筒上的沥水孔堵塞,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沥水孔堵塞影响装置沥水效率的情况;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清料组件,当沥水箱内壁残留有水玻璃时,使用者可通过打开密封门,之后可将推料环向下推动,让推料环沿着两个阻尼导向杆向下移动并将沥水箱内壁残留的水玻璃向下推出,进行集中,以便后续收集,避免了部分水玻璃滞留粘粘于装置内壁上使得后期清理时不够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箱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堵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支撑架;2、沥水箱;3、输料管;4、进料管;5、电机;6、集水桶;7、密封门;8、转轴;9、沥水筒;10、沥水孔;11、清料组件;1101、阻尼导向杆;1102、推料环;12、防堵组件;1201、连接柱;1202、固定杆;1203、刮料块;1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8.一种便于使用的水玻璃沥水灌装设备,如图所示1

4,包括支撑架1、沥水箱2和输料管3,支撑架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集水桶6,支撑架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沥水箱2,沥水箱2的一侧下方贯穿有输料管3,沥水箱2的外表面安装有密封门7,密封门7通过铰链与沥水箱2转动连接,使得在需要时可将密封门7自沥水箱2上打开,密封门7呈透明状,以便使用者透过密封门7观察沥水箱2内部情况,沥水箱2的顶部一侧贯穿有进料管4,进料管4的底端位于沥水筒9的一侧上方,以便水玻璃通过进料管4进入沥水筒9中,沥水箱2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贯穿至沥水箱2内部的转轴8连接有沥水筒9,沥水筒9的外表面四周均贯穿有沥水孔10,沥水筒9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堵组件12,沥水筒9的底部贯穿有延伸至支撑架1内部上方的出水管13,出水管13与支撑架1和沥水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出水管13的底端位于集水桶6的正上方,使得在沥水筒9转动过程中,出水管13也会转动不受影响,以便水经过出水管13被集水桶6收集,沥水箱2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清料组件11。
29.参阅图1、2和4,清料组件11包括有固定于沥水箱2内部两侧的阻尼导向杆1101,两个阻尼导向杆1101的高度与沥水箱2的内部相同,使得推料环1102的移动范围与沥水箱2的内部高度相同,可更好的清除残留的水玻璃,两个阻尼导向杆1101的外表面上方均套接有推料环1102,推料环1102的四周与沥水箱2的内壁相贴合,推料环1102与两个阻尼导向杆110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当沥水箱2内壁残留有水玻璃时,使用者可通过打开密封门7,之后可将推料环1102向下推动,让推料环1102沿着两个阻尼导向杆1101向下移动并将沥水箱2内壁残留的水玻璃向下推出,进行集中,以便后续收集。
30.参阅图1

3,防堵组件12包括有固定于沥水箱2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的连接柱1201,两个连接柱1201之间固定有固定杆1202,固定杆1202呈“匚”字形并位于沥水筒9的一侧,使得沥水筒9转动过程中固定杆1202更加稳定,固定杆1202的一侧固定有刮料块1203,刮料块1203的一侧与沥水筒9的外表面相贴合,使得刮料块1203可全面的将粘粘于沥水筒9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在电机5运行后转轴8会带动沥水筒9转动,而转动过程的沥水筒9即可进行沥水,且沥水筒9表面四周会循环经过刮料块1203位置,从而让与固定杆1202固定的刮料块1203可将粘粘于沥水筒9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防止沥水筒9上的沥水孔10堵塞。
3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使用者通过进料管4将水玻璃投入至沥水箱2中,之后在电机5运行后转轴8会带动沥水筒9转动,而转动过程的沥水筒9即可进行沥水,且沥水筒9表面四周会循环经过刮料块1203位置,从而让与固定杆1202固定的刮料块1203可将粘粘于沥水筒9表面四周的水玻璃刮除,防止沥水筒9上的沥水孔10堵塞,且分离后的水可经过出水管13被集水桶6收集,而水玻璃可通过输料管出料,且在需要时使用者可透过密封门7观察沥水箱2内部情况,最后当沥水箱2内壁残留有水玻璃时,使用者可通过打开密封门7,之后可将推料环1102向下推动,让推料环1102沿着两个阻尼导向杆1101向下移动并将沥水箱2内壁残留的水玻璃向下推出,进行集中,以便后续收集,防止造成浪费。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1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