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无漏气现象、安全稳定、插接操作很容易、实用性能强、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的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
背景技术:
2.负压吸引装置是医院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是医疗护理环节中用于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以及辅助治疗的常用设备。负压吸引装置对于保持危重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外科手术、妇产科使用和胃肠减压等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医院使用的负压吸引装置主要有采用小型的机械或电动吸引器的分散系统和采用中心吸引站的集中系统两种,其中,以采用中心吸引站的集中系统应用最为广泛。采用中心吸引站的集中系统主要包括中心吸引站、负压吸引管网和终端等部分组成;而中心吸引站由真空泵机组、缓冲罐、循环水泵、集油装置、集污装置和排气装置组成,并与外管网形成系统;终端结构由终端开关、简易负压表、负压引流瓶、连接软管组成,负压集中系统利用管道通路到达各病房单位。传统负压引流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包括瓶身和两根通管,其中一根通管通过软管与人体组织连通,另一根通管通过软管与负压中心连通,使用时开动终端结构小开关即可实现抽吸。
3.软管是直接套接在通管上的,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常常发生软管松动漏气、甚至发生软管脱落的事件,一旦发生漏气负压引流装置就无法起到引流作用,这对呼吸道危重患者来说是致命的,会诱发医疗事故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软管漏气很难被陪护人员及时察觉,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申请号为201811461503.3、申请日为2018.12.0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医用负压引流瓶密封装置的中国专利,该申请文献为解决连接管(软管)与负压引流瓶的插管(通管)之间连接漏气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装置,主要包括连接管与插管,所述插管由负压引流瓶的瓶口伸出,所述插管前端外表面设有小锥度,小锥度表面设有环形防脱凹槽,所述连接管上端设有堵帽,所述连接管设有弹性,所述插管由连接管下端挤入,插管后端设有密封凹槽,连接管插入到密封凹槽内,连接管与密封凹槽外壁之间设有压紧帽。该结构设计使用时需要加入粘结剂或者采用其他替代方案,占用空间大、使用非常麻烦,密封性能差,实用性差,很难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无漏气现象、安全稳定、插接操作很容易、实用性能强、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的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包括上端开口的瓶身,以及用于密封瓶身开口的瓶塞,所述瓶塞包括位于瓶塞中间位置的连接件和密闭包裹着连接件周边的
橡胶件;
7.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由上至下方向开设的负压源通孔,负压源通孔的上方固接气动快插接头,气动快插接头经负压连接软管与负压中心相连通;负压源通孔的下方固定设有防止引流物流入负压源通孔内的溢流保护装置;
8.所述连接件上还密闭固定插接设有吸引通管,吸引连接软管套接在吸引通管上,吸引通管上夹持设有防止吸引连接软管脱落的手捏卡紧件。
9.优选地,所述气动快插接头为带有密封圈的螺纹式直通型气动快插接头,负压源通孔的上部设有与气动快插接头相匹配的内螺纹,气动快插接头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固接。
10.优选地,所述气动快插接头为不锈钢材质。
11.优选地,所述手捏卡紧件为手捏式弹性卡箍或者手捏式不锈钢卡环。
12.优选地,所述溢流保护装置包括固接在负压源通孔末端位置处的阀体,阀体上设有多个透气通孔;阀体内设有能够沿阀体内壁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子,浮子的上端固定设有起堵塞负压源通孔作用的密封塞;阀体的底面上设有供液体流通的透液孔。
13.优选地,所述阀体采用可拆卸式固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末端固接。
14.优选地,所述负压源通孔末端处设有内螺纹,阀体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末端固接。
15.优选地,所述浮子与阀体间隙配合,浮子上的密封塞呈锥状。
16.优选地,所述透液孔的数量为一个,透液孔的面积小于浮子底面面积。
1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负压连接软管和吸引连接软管均具有防脱落功能,病人使用过程中引流稳定顺畅,软管连接处无漏气现象,密封性能强,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了因软管漏气而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快捷,插接容易,不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了产品性能,实用性很强,升级改进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0.图1是传统负压引流瓶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方向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局部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切除后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局部放大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立体方向结构示意图一;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体方向结构示意图二。
28.图中:1.瓶身;2.瓶塞;21.连接件;211.负压源通孔;212.气动快插接头;213.负压连接软管;214.吸引通管;215.吸引连接软管;216.手捏卡紧件;22.橡胶件;23.溢流保护装置;231.阀体;232.透气通孔;233.浮子;234.密封塞;235.透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0.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包括上端开口的瓶身1,以及用于密封瓶身1开口的瓶塞2,所述瓶塞2包括位于瓶塞2中间位置的连接件21和密闭包裹着连接件21周边的橡胶件22;
31.所述连接件21上设有由上至下方向开设的负压源通孔211,负压源通孔211的上方固接气动快插接头212,气动快插接头212经负压连接软管213与负压中心相连通;负压源通孔211的下方固定设有防止引流物流入负压源通孔211内的溢流保护装置23;
32.所述连接件21上还密闭固定插接设有吸引通管214,吸引连接软管215套接在吸引通管214上,吸引通管214上夹持设有防止吸引连接软管215脱落的手捏卡紧件216。
33.优选地,所述气动快插接头212为带有密封圈的螺纹式直通型气动快插接头,负压源通孔211的上部设有与气动快插接头212相匹配的内螺纹,气动快插接头212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固接。气动快插接头具有插入即锁紧,压环即解锁的特点,作为现有配件在医疗、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选用带有密封圈的气动快插接头进一步保证了负压源通孔与负压连接软管之间的密闭性。
34.优选地,所述气动快插接头212为不锈钢材质。具有防腐防锈功能,是医疗行业常用材质。
35.优选地,所述手捏卡紧件216为手捏式弹性卡箍或者手捏式不锈钢卡环。无论是手捏式弹性卡箍还是手捏式不锈钢卡环都具有操作方便、持久夹紧的优点。
36.优选地,所述溢流保护装置23包括固接在负压源通孔211末端位置处的阀体231,阀体231上设有多个透气通孔232;阀体231内设有能够沿阀体231内壁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子233,浮子233的上端固定设有起堵塞负压源通孔211作用的密封塞234;阀体231的底面上设有供液体流通的透液孔235。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溢流保护装置具有两个基本功能:负压引流瓶里的引流物过满后就会进入负压中心系统,溢流保护装置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第二,气动快插接头内部会设计有卡簧等零部件,一旦有引流物进入气动快插接头,藏匿在气动快插接头内部的引流物给消毒清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溢流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37.优选地,所述阀体231采用可拆卸式固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固接。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溢流保护装置的消毒清理工作,便于医护人员实施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38.优选地,所述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处设有内螺纹,阀体231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固接。结构设计简单,实施操作容易。
39.优选地,所述浮子233与阀体231间隙配合,浮子233上的密封塞234呈锥状。间隙配合保证浮子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浮动。
40.优选地,所述透液孔235的数量为一个,透液孔235的面积小于浮子233底面面积。开设一个较大的透液孔,便于浮子与液体上表面接触,保证浮子动作的灵敏度。
4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21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42.实施例1:
43.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包括上端开口的瓶身1,以及用于密
封瓶身1开口的瓶塞2,瓶塞2包括位于瓶塞2中间位置的连接件21和密闭包裹着连接件21周边的橡胶件22;连接件21的材质为工程塑料,连接件与橡胶件可以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固接,也可以把连接件作为镶嵌件在注塑橡胶件的时候与连接件一体成型。连接件21上设有由上至下方向开设的负压源通孔211,负压源通孔211的上方固接气动快插接头212,气动快插接头212经负压连接软管213与负压中心相连通;负压源通孔211的下方固定设有防止引流物流入负压源通孔211内的溢流保护装置23;连接件21上还密闭固定插接设有吸引通管214,吸引连接软管215套接在吸引通管214上,吸引通管214上夹持设有防止吸引连接软管215脱落的手捏卡紧件216。手捏卡紧件选用与吸引通管相适配的规格,平时就夹持在吸引通管上,可以防止配件遗失。
44.气动快插接头具有插入即锁紧,压环即解锁的特点,作为现有配件在医疗、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使用时,将负压连接软管对准气动快插接头即可实现负压连接软管与负压源通孔的固接和连通。随后,手捏住手捏卡紧件,此时手捏卡紧件的内径扩大,对准吸引通管将吸引连接软管套接在吸引通管上,套接后松开手捏卡紧件,手捏卡紧件会将吸引连接软管牢牢夹持在吸引通管上。打开负压中心系统的终端开关,在负压中心的作用下,引流物逐渐沿着吸引连接软管聚积在负压引流瓶内,瓶内的液面也越积越高,逐渐升高的液面推动溢流保护装置切断负压源通道,引流工作停止。
45.本实施例负压连接软管和吸引连接软管均具有防脱落功能,病人使用过程中引流稳定顺畅,软管连接处无漏气现象,密封性能强,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了因软管漏气而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施例操作方便快捷,插接容易,不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实用性很强,升级改进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46.实施例2:
47.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安全型医用负压引流瓶,包括上端开口的瓶身1,以及用于密封瓶身1开口的瓶塞2,瓶塞2包括位于瓶塞2中间位置的连接件21和密闭包裹着连接件21周边的橡胶件22;连接件21的材质为工程塑料,连接件与橡胶件可以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固接,也可以把连接件作为镶嵌件在注塑橡胶件的时候与连接件一体成型。连接件21上设有由上至下方向开设的负压源通孔211,负压源通孔211的上方固接气动快插接头212,气动快插接头212经负压连接软管213与负压中心相连通;负压源通孔211的下方固定设有防止引流物流入负压源通孔211内的溢流保护装置23;连接件21上还密闭固定插接设有吸引通管214,吸引连接软管215套接在吸引通管214上,吸引通管214上夹持设有防止吸引连接软管215脱落的手捏卡紧件216。手捏卡紧件选用与吸引通管相适配的规格,平时就是夹持在吸引通管上,可以有效防止配件遗失。其中,溢流保护装置23包括固接在负压源通孔211末端位置处的阀体231,阀体231上设有多个透气通孔232,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处设有内螺纹,阀体231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固接;阀体231内设有能够沿阀体231内壁上下自由移动的浮子233,浮子233的上端固定设有起堵塞负压源通孔211作用的密封塞234,浮子233与阀体231间隙配合,浮子233上的密封塞234呈锥状,密封塞为软性橡胶制品。间隙配合保证浮子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浮动;阀体231的底面上设有供液体流通的透液孔235,透液孔235的数量为一个,透液孔235的面积小于浮子233底面面积。开设一个较大的透液孔,便于浮子与液体上表面接触,保证浮子动作的灵敏度。溢流保护装置具有两个基本功
能:负压引流瓶里的引流物过满后就会进入负压中心系统,溢流保护装置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第二,气动快插接头内部会设计有卡簧等零部件,一旦有引流物进入气动快插接头,藏匿在气动快插接头内部的引流物给消毒清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而溢流保护装置能够效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48.本实施例阀体231采用可拆卸式固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末端固接。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溢流保护装置的消毒清理工作,便于医护人员实施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49.本实施例气动快插接头212为带有密封圈的螺纹式直通型气动快插接头,负压源通孔211的上部设有与气动快插接头212相匹配的内螺纹,气动快插接头212采用螺纹配合连接方式与负压源通孔211固接。气动快插接头为现有配件在医疗、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选用带有密封圈的气动快插接头进一步保证了负压源通孔与负压连接软管之间的密闭性。气动快插接头212为不锈钢材质,具有防腐防锈功能,是医疗行业常用材质,可用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
50.本实施例手捏卡紧件216为手捏式弹性卡箍或者手捏式不锈钢卡环。无论是手捏式弹性卡箍还是手捏式不锈钢卡环都具有操作方便、持久夹紧的优点。
51.使用时,将负压连接软管对准气动快插接头即可实现负压连接软管与负压源通孔的固接和连通。随后,手捏住手捏卡紧件,此时手捏卡紧件的内径扩大,对准吸引通管将吸引连接软管套接在吸引通管上,松开手捏卡紧件,手捏卡紧件会将吸引连接软管牢牢夹持在吸引通管上。打开负压中心系统的终端开关,在负压中心的作用下,引流物逐渐沿着吸引连接软管聚积在负压引流瓶内,瓶内的液面也越积越高,逐渐升高的液面推动浮子在阀体内上移,直至浮子的锥状密封塞堵塞住负压源通孔,负压源通道切断,引流工作停止。
52.本实施例负压连接软管和吸引连接软管均具有防脱落功能,病人使用过程中引流稳定顺畅,软管连接处无漏气现象,密封性能强,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了因软管漏气而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施例操作方便快捷,插接容易,不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实用性很强,升级改进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53.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