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1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印刷机主要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的转印到纸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同时为了提高印刷的效率,印刷之后的纸张通常需要进行烘干。
3.相关技术可以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147971u的中国专利,其公布了一种印刷加工用纸张烘干设备,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烘干机,固定底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拦板,固定底板的上部内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带,固定底板的两端内侧均活动安装有驱动转杆,固定底板通过驱动转杆和移动带活动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纸张烘干落入到伸缩板上之后,由于伸缩板上能够堆叠的纸张数量有限,使用者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纸张在伸缩板上堆叠过高,导致后续的纸张不能有效堆叠而发生挤压变形,影响纸张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纸张不能正常堆叠而发生挤压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纸张的生产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台,所述烘干台上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烘干台的设有位于传送带上方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传送带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与传送带平行,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底座平行的横板,所述支撑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与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之后的纸张移动到传送带上,然后传送带转动带动纸张靠近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对纸张进行烘干,然后传送带继续带动纸张向靠近底座的方向移动,并最终落到横板上,随着横板上的纸张数量逐渐增加,横板压缩支撑弹簧进而使横板的高度降低,进而减小纸张不能正常堆叠而发生挤压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纸张的生产质量。
9.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与基座和与基座滑动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与传送带平行,所述滑板的滑动方向与传送带的转动方向垂直,所述支撑弹簧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主板和副板,所述主板和副板的下表面均与支撑弹簧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张从传送带落到主板上,当主板上的纸张的数量较多时,滑板滑动使副板替代主板的位置,进而使纸张落入到副板上,此时使用者可以将主板上
的纸张进行取走,然后当副板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使用者驱动滑板滑动,使主板再次移动到初始位置继续接取,操作较为方便。
11.可选的,所述滑板上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烘干台靠近基座的一侧垂直,所述主板和副板均与挡板滑动连接,所述主板和副板的滑动方向均与滑板的上表面垂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将主板和副板分离,进而能够减小纸张发生重叠的可能性,保证纸张收集的规整性,同时能够保证主板和副板滑动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滑板远离烘干台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挡纸板,所述挡纸板与挡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主板和副板均与挡纸板滑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纸板能够对纸张进行限位,减小纸张脱离主板或者副板的可能性,同时能够保证主板和副板滑动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基座远离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基座的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对滑板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副板与传送带正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板上的纸张堆积到一定数量之后,限位组件打开取消对基座的限位,进而拉簧拉动滑板向远离副板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副板与传送带正对,使副板对纸张进行接取,操作方便。
1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插杆,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于滑孔中,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限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开设有位于主板正下方的限位孔,所述插杆位于限位孔的正上方且与主板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杆凸出基座的上表面并插设于限位孔内,所述插杆能够穿过限位孔并插设于滑孔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纸张在主板上堆叠之后使主板向靠近基座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插杆逐渐插设到限位孔中并最终与限位杆抵触,并逐渐推动限位杆使限位杆与限位孔分离,此时限位弹簧被压缩,拉簧能够拉动滑板滑动;且当副板的纸张数量较多时,使用者可以拉动滑板反向滑动,此时拉簧被拉伸,当限位杆与限位孔对齐之后,限位弹簧推动限位杆插设到限位孔中再次进行限位,操作较为方便。
19.可选的,所述滑板靠近基座的一侧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的开设方向与滑板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限位孔连通横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能够在横槽中滑动,能够减小插杆插设到滑孔中的可能性,进而保证滑板的正常滑动。
21.可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罩和烘干机,所述烘干罩与烘干台固定连接,所述烘干机位于烘干罩内且与烘干罩固定连接,所述烘干台的侧壁固定连接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进风口与烘干罩连通,所述烘干台的侧壁设有活性炭箱,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与活性炭箱连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干机能够对纸张进行烘干,烘干罩能够对烘干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同时吸风机启动将气体进行吸收后送入到活性炭箱,通过活性炭进行吸附,减小环境污染。
23.可选的,所述活性炭箱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中滑动连接
有活性炭盒,所述活性炭盒的上表面开口。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拉动活性炭盒使活性炭盒在空腔中滑动,进而方便对活性炭盒中的活性炭进行更换。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烘干台、烘干装置、传送带、底座、支撑弹簧和横板的设置,传送带能够对纸张进行运输,烘干装置能对纸张进行烘干,底座能够对支撑弹簧和横板进行支撑,纸张经过传送带运输之后落入到横板上,横板逐渐压缩支撑弹簧,进而横板的高度逐渐降低,进而减小纸张不能正常堆叠而发生挤压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纸张的生产质量;
27.2.通过主板、副板和滑板的设置,滑板滑动能够调节主板和副板的位置,进而使主板和副板能够分别对纸张进行接取,能够保证工作过程中的连续性;
28.3.通过拉簧、限位杆、插杆、限位弹簧和限位孔的设置,主板滑动使插杆插设到限位孔中并与限位杆抵触,限位杆完全收纳到滑孔中时,拉簧能够拉动滑板滑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活性炭箱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副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主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限位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烘干台;11、传送带;111、皮带;112、转动辊;12、进料端;13、出料端;14、底座;2、烘干装置;21、烘干罩;22、烘干机;3、基座;31、拉簧;32、滑孔;33、滑动槽;4、滑板;41、挡板;411、条形槽;42、挡纸板;421、活门;422、螺纹杆;423、竖槽;43、限位孔;44、横槽;5、横板;51、主板;511、插杆;512、主块;513、主滑动块;52、副板;521、副块;522、副滑动块;53、支撑弹簧;6、限位杆;61、限位弹簧;7、吸风机;71、进风管;72、出风管;8、活性炭箱;81、空腔;82、活性炭盒。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参照图1,印刷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烘干台1,烘干台1包括进料端12和出料端13,烘干台1转动连接有位于进料端12和出料端13之间的传送带11,且烘干台1上设有位于传送带11上方的烘干装置2。纸张印刷之后从进料端12移动到传送带11上,传送带11转动带动纸张向靠近烘干装置2的方向移动,烘干装置2对纸张进行烘干,烘干完成之后纸张从出料端13送出。
37.参照图1,烘干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烘干槽,烘干槽沿烘干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烘干槽的长度等于烘干台1的长度。传送带11包括转动连接于烘干槽两端的转动辊112和绕于两个转动辊112之间的皮带111,皮带111与烘干台1的上表面平行。烘干台1的侧壁靠近进料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烘干台1的侧壁并与其中一个转动辊112同轴固定连接。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启动传送电机,传送电机带动一个转动辊112转动,进而通过皮带111传动带动另一个转动辊112转动,进而实现对纸张的运输。
38.参照图1,烘干装置2包括烘干罩21和烘干机22,烘干罩21与烘干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烘干罩21呈中空的长方体状。烘干机22位于烘干罩21内,且与烘干罩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纸张经过皮带111的输送进入到烘干罩21内,此时烘干机22处于启动状态能够对纸张进行烘干,同时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大部分残留与烘干罩21中。
39.参照图1,烘干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吸风机7,吸风机7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出风管72,吸风机7的进风口固定连接进风管71,进风管71远离吸风机7的一端与烘干罩2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进风管71贯穿烘干罩21的侧壁并连通烘干罩21。烘干机22进行烘干的同时,吸风机7启动将烘干产生的气体经过进风管71抽出,并通过出风管72排出进行统一收集,能够减小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40.参照图1,烘干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箱8,活性炭箱8靠近吸风机7,活性炭箱8中设有活性炭。出风管72远离吸风机7的一端与活性炭箱8固定连接连接,且出风管72穿设活性炭箱8的侧壁并连通活性炭箱8。气体经过出风管72能够进入到活性炭箱8,然后活性炭能够对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能够减小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41.参照图2,活性炭箱8远离烘干台1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相互连通的空腔81,空腔81呈长方体状且沿垂直于烘干台1侧壁的方向开设。相邻的两个空腔81之间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相邻的两个空腔81。空腔81中滑动连接有活性炭盒82,活性炭盒82呈长方体状,且形状和大小与空腔81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同时活性炭盒82的上表面开口,活性炭位于活性炭盒82中。气体从出风管72进入到空腔81中,然后通过连通孔连通所有空腔81,同时当活性炭需要更换时,使用者拉动活性炭盒82进而将活性炭盒82从空腔81中拉出,然后对活性炭盒82中的活性炭进行更换,操作方便环保。
42.参照图1和图3,烘干台1靠近出料端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位于皮带111的下方。底座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弹簧53,支撑弹簧53远离底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5,横板5与底座14的上表面平行,且横板5与皮带111正对。当支撑弹簧53处于自然状态时,横板5的上表面与皮带11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43.参照图1和图3,皮带111带动烘干之后的纸张进行移动之后,当纸张移动到出料端13之后能够落入到横板5上,随着之纸张在横板5上逐渐堆叠,支撑弹簧53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支撑弹簧53被逐渐压缩,进而横板5的高度逐渐降低,从而能够减小纸张不能正常堆叠而发生挤压变形的可能性,保证纸张的生产质量。
44.参照图1和图3,底座14上垂直固定连接有挡纸板42,挡纸板42位于底座14远离出料端13的一侧。挡纸板42呈长方体的板状,且皮带111的长度方向与挡纸板42表面垂直。挡纸板42的高度大于皮带111的高度,且横板5与挡纸板42滑动连接,横板5能够沿挡纸板42的高度方向滑动。挡纸板42能够对从皮带111上运输并落入到横板5上的纸张进行遮挡,能够减小纸张从横板5上脱离的可能性,同时能够保证横板5滑动的稳定性。
45.参照图1和图3,挡纸板42的两侧铰接有活门421,活门421与挡纸板42之间通过合页相连。活门421的宽度等于挡纸板42与皮带111之间的距离。活门421能够进一步减小纸张与横板5发生脱离的可能性,同时活门421能够打开方便纸张的取出。
46.参照图1和图3,活门421远离挡纸板42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22,螺纹杆422与底座14的上表面垂直,螺纹杆422能够与底座14的上表面抵触。使用者可以转动螺纹杆422使螺纹杆422与底座14的上表面抵触,进而增大摩擦力,保证
活门421的稳定性。
47.参照图1和图3,底座14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基座3和与基座3滑动连接的滑板4,滑板4与基座3平行,且滑板4与皮带111的上带面平行。同时滑板4的滑动方向与皮带111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撑弹簧53与滑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基座3与烘干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当横板5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滑板4能滑动进而使横板5与皮带111进行错位,进而能够将横板5上的纸张搬离,同时能够方便对纸张进行继续接取。
48.参照图1和图3,基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33,滑动槽33的开设方向与皮带111的长度方向垂直,滑板4滑动连接于滑动槽33中。挡纸板42与滑动板垂直固定连接,滑板4的宽度等于滑动槽33的宽度,滑板4能够在滑动槽33中滑动,进而能够保证滑板4的稳定性。
49.参照图1和图3,横板5包括相互平行的主板51和副板52,主板51和副板52的下表面均固设有五个支撑弹簧53,且主板51和副板52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当主板51与皮带111正对时设为滑板4的第一工位,当副板52与皮带111正对时设为滑板4的第二工位。接取纸张时,此时滑板4处于第一工位,此时纸张落入到主板51上,当主板51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滑板4滑动到第二工位,此时纸张能够落入到副板52上继续对纸张进行接取,同时使用者可以将主板51上的纸张进行搬离,当主板51上的纸张搬离完成,同时副板52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滑板4滑动再次恢复到第一工位,使主板51再次接取纸张,如此循环能够保证纸张接取的连续性。
50.参照图3和图4,挡纸板42靠近出料端13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槽423,竖槽423为t形槽,主板51靠近挡纸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块512,副板52靠近挡纸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块521,主块512和副块521均为t形块,主块512滑动连接于一个竖槽423中,副块521滑动连接于另一个竖槽423中,主板51和副板52竖直滑动过程中,主块512和副块521在竖槽423中滑动,能够保证主板51和副板52的稳定性。
51.参照图3和图4,滑板4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挡板41,挡板41位于主板51和副板52之间,且挡板41与挡纸板42垂直固定连接。挡板41的高度等于挡纸板42的高度,挡板41能够将主板51和副板52进行分离,进而能够减小纸张落入到主板51或者副板52上之后发生纸张在主板51和副板52上相互重叠的可能性,进而保证纸张收集的工整性。
52.参照图3和图4,主板51和副板52均与挡板41滑动连接,挡板41的两侧竖直开设有条形槽411,条形槽411与滑板4的上表面垂直,且条形槽411为t型槽。主板51靠近挡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滑动块513,副板52靠近挡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副滑动块522,主滑动块513和副滑动块522均为t形块,主滑动块513滑动连接于一个条形槽411中,副滑动块522滑动连接于另一个条形槽411中,能够进一步保证主板51和副板52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53.参照图5,滑动槽33远离副板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31,拉簧31远离基座3的一端与滑板4固定连接。当拉簧31处于自然状态时,滑板4处于第二工位,且基座3上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能够将滑板4限制于第一工位状态,滑板4处于第一工位状态时,拉簧31处于拉伸状态。当滑板4处于第一工位的状态,主板51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限位组件解除对滑板4的限位,此时拉簧31拉动滑板4滑动,进而使滑板4最终处于第二工位,此时副板52对纸张进行接取,操作方便。
54.参照图5,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6和插杆511,限位杆6和插杆511均呈圆柱形,且直径相等。插杆511与主板51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基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位于插杆511正下
方的滑孔32,滑孔32与插杆511同轴,且滑孔32的直径等于插杆511的直径。滑孔32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61,限位杆6滑动连接于滑孔32中,且限位杆6位于滑孔32的一端与限位弹簧61固定连接。
55.参照图5,滑板4开设有位于插杆511正下方的限位孔43,限位孔43的直径等于插杆511的直径,插杆511能够穿过限位孔43并插设于滑孔32中。当限位弹簧61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杆6凸出基座3的上表面并插设于限位孔43内。当滑板4处于第一工位时,此时限位杆6插设于限位孔43内,随着主板51逐渐向靠近基座3的方向滑动,插杆511逐渐靠近限位孔43并插设到限位孔43中,并且最终插杆511与限位杆6抵触并推动限位杆6在滑孔32中滑动,当限位杆6与限位孔43分离之后,限位杆6对滑板4的限位解除,此时拉簧31能够拉动滑板4滑动,自动性较高。
56.参照图5,当主板51上的纸张收取完成,且副板52上的纸张数量较多时,使用者拉动滑板4使护板再次处于第一工位,此时插杆511从限位孔43中脱离,限位弹簧61推动限位杆6插设到限位孔43中对滑板4再次进行限位,如此进行循环接取纸张,工作效率较高。
57.参照图5,滑板4的下表面开设有横槽44,横槽44的开设方向与滑动槽33的开设方向平行,且限位孔43连通横槽44。横槽44能够多插杆511提供缓冲空间,能够减小由于插杆511滑动过多导致插杆511插设到滑孔32中的可能性,保证滑板4能够正常滑动。
5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高效烘干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传送电机启动带动传送带11转动,纸张从进料端12落入到传送带11上之后,传送带11带动纸张向靠近烘干装置2的方向移动完成烘干,烘干的同时启动吸风机7进行空气净化,纸张落入到主板51上,当主板51上的数量较多时,插杆511推动限位杆6从限位孔43中脱离,此时拉簧31拉动滑板4滑动,使副板52对纸张进行接取,然后打开靠近主板51的活门421对纸张进行收取,收取完成之后关闭活门421,同时当副板52接取的数量足够之后,使用者拉动滑板4使滑板4恢复到第一工位,此时限位杆6再次对滑板4限位,然后打开靠近副板52的活门421进行收取纸张,收取完成之后关闭活门421。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0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