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便携式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便携式警示牌。


背景技术:

2.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3.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通常会在道路施工处设置警示牌,通过警示牌告示经过的人们前方施工,为了安全,要减速慢行或者绕行,以此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警示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功能单一,比如在施工结束后,对警示牌搬运时,或者调节警示牌的位置时,由于警示牌不具有伸缩调节的功能,以至于无法对警示牌的大小进行改变,而传统的警示牌为了提高警示效果,通常体积较大,以至于提高了携带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警示牌不便于携带,而且容易造成警示牌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施工用便携式警示牌。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施工用便携式警示牌,包括金属收缩框,所述金属收缩框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板,且运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牌,并且警示牌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而且两个防护板的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紧孔,金属收缩框的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锁紧组件,且金属收缩框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8.通过金属收缩框的设置,可以对警示牌进行收缩,不仅降低了警示装置的体积,提高携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警示牌进行防护;
9.通过锁紧组件的设置,便于对警示牌进行卡紧,保证警示牌收缩或展开的稳定性,提高了警示牌的使用效果以及防护效果。
10.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于金属收缩框一侧的u型框,且u型框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并且插杆的一端贯穿卡紧孔并延伸至卡紧孔的内部。
11.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磁铁块,且u型框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框并延伸至所述u型框的外部。
12.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金属收缩框上的u型架,且u型架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13.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垫板,且垫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条。
14.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u型架并延伸至u型架的外部,且转动轴延伸至u型架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轮,并且u型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挤压板。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金属收缩框的设置,可以对警示牌进行收缩,不仅降低了警示装置的体积,提高携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警示牌进行防护,避免在携带过程中,造成警示显示屏的损坏,具有良好防护型的携带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警示牌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锁紧组件的设置,便于对警示牌进行卡紧,保证警示牌收缩或展开的稳定性,提高了警示牌的使用效果以及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金属收缩框的结构俯视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金属收缩框;2、运动板;3、警示牌;4、防护板;5、卡紧孔;6、锁紧组件;61、u型框;62、移动板;63、插杆;64、限位板;65、磁铁块;66、辅助板;67、操作杆;7、支撑组件;71、u型架;72、转动轴;73、支撑架;74、垫板;75、防滑条;76、防滑轮;77、丝杆;78、弧形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市政施工用便携式警示牌,包括金属收缩框1,所述金属收缩框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运动板2,且运动板2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牌3,并且警示牌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而且两个防护板4的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紧孔5,金属收缩框1的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锁紧组件6,且金属收缩框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支撑组件7;
25.通过金属收缩框1的设置,可以对警示牌3进行收缩,不仅降低了警示装置的体积,提高携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对警示牌3进行防护,避免在携带过程中,造成警示显示屏的损坏,具有良好防护型的携带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警示牌3的使用寿命;
26.通过锁紧组件6的设置,便于对警示牌3进行卡紧,保证警示牌3收缩或展开的稳定性,提高了警示牌3的使用效果以及防护效果;
27.警示牌3采用电子显示屏的警示面板,或采用写字板,进行警示字体进行警示。
28.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固定于金属收缩框1一侧的u型框61,且u型框6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2,移动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63,并且插杆63的一端贯穿卡紧孔5并延伸至卡紧孔5的内部;
29.通过插杆63插入到卡紧孔5的内部,可以对防护板4进行卡紧,进而对警示牌3进行卡紧,保证警示牌3上下运动后的稳定性。
30.所述移动板6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64,移动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磁
铁块65,且u型框61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66,所述移动板6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67,所述操作杆67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框61并延伸至所述u型框61的外部;
31.通过磁铁块65的设置,可以吸附在金属收缩框1上,进而保证移动板62运动后的稳定性,间接保证插杆63插入卡紧孔5内部的稳定性,提高警示牌3伸缩运动后的稳定性,而且手部拉动操作杆67,可以带动操作杆67进行相同方向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移动板62相同方向运动,使得插杆63从卡紧孔5的内部脱离,再手动旋转限位板64,通过限位板64的旋转,可以旋转至辅助板66的侧面,进而保证操作杆67拉动后的稳定性,进而可以进行警示牌3的收缩运动。
32.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警示牌3进行携带时,通过手动拉动操作杆67,可以带动操作杆67进行相同方向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移动板62相同方向运动,使得插杆63从卡紧孔5的内部脱离,再手动旋转限位板64;
33.通过限位板64的旋转,可以旋转至辅助板66的侧面,进而保证操作杆67拉动后的稳定性,再采用相同方式将另一侧锁紧组件6进行操作,就会失去对了对防护板4的卡紧;
34.这时可以将警示牌3运动至金属收缩框1的内部,再旋转限位板64,使得限位板64失去对辅助板66的卡紧,通过磁铁块65的设置,可以吸附在金属收缩框1上,进而保证移动板62运动后的稳定性,间接保证插杆63插入卡紧孔5内部的稳定性,间接提高警示牌3收缩后的稳定性。
35.实施例二:
36.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固定于金属收缩框1上的u型架71,且u型架71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2,转动轴7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3。
37.所述支撑架7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垫板74,且垫板7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条75。
38.所述转动轴72的一端贯穿u型架71并延伸至u型架71的外部,且转动轴72延伸至u型架7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轮76,并且u型架7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77,丝杆7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挤压板78。
39.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架73采用转动轴72进行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对支撑架73进行旋转调节,通过支撑架73角度的调节,提高了警示装置警示工作中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手动带动丝杆77进行旋转,可以带动丝杆77上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弧形挤压板78上下运动,通过弧形挤压板78朝向防滑轮76的位置运动,可以对防滑轮76进行防滑卡紧,间接保证转动轴72转动后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支撑架73角度调节后的稳定性,保证两个支撑组件7展开或收缩的稳定性,进而便于警示牌3的警示工作,而且降低了警示装置的体积,提高携带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0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