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件焊接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定位卡扣的熔焊柱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内外饰部件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有焊接、卡扣、螺钉或螺栓等方式。例如,内外饰零部件多为塑料件,塑料件之间的连接广泛使用熔焊柱与插孔配合的结构,在插套配合完成后,再将熔焊柱熔化以将两个零部件连接。为便于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在正视连接之前,一般需要对零件进行预安装,使零部件相对固定不动,再进行焊接/打螺钉等操作,这样做才能保证准确定位,提高组装质量和效率。为实现这个目的,通常要单独设计预安装卡扣结构,依靠该预安装卡扣结构来实现零部件之间的定位和预连接,但这种设计会导致零部件占用空间增加,模具更复杂,增加模具费用,并且在组装时需要对位配合的结构特征更多,因而安装显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定位卡扣的熔焊柱。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自带定位卡扣的熔焊柱,包括基座,该基座上设置有焊柱本体,该焊柱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背向所述基座伸出以形成插接端,其关键在于,所述焊柱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倒扣。
6.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倒扣结构,防止焊柱本体插设到插孔后脱出,有利于实现两个零件之间的定位和预装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为后续永久连接即焊接提供便利。
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焊柱本体的侧壁局部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所述倒扣,所述倒扣凸出所述焊柱本体侧壁的高度从该倒扣到所述插接端逐渐降低。
8.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便于焊柱本体进入插孔。
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焊柱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条定位筋,所有所述定位筋环绕所述焊柱本体的侧壁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定位筋沿着所述焊柱本体的轴向延伸;
10.所述焊柱本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朝向与所述插接端朝向一致,该支撑台位于所述倒扣与所述基座之间。
11.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定位筋作为焊柱本体与插孔壁之间的抵靠结构,由点
‑
面配合取代焊柱本体外壁与插孔壁之间的面
‑
面配合,便于实现焊柱本体在插孔内的径向定位;支撑台与倒扣分别从两个方向实现焊柱本体与插孔的轴向定位,并且支撑台还能提高熔焊柱与焊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固度。
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定位筋有四条,其中一个所述定位筋中部沿着所述焊柱本体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形成所述倒扣。
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定位筋靠近所述插接端的端部向所述插接端延伸的同时其凸出高度逐渐降低,从而形成插接导向部。
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定位筋与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相应的所述定位筋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支撑筋朝向所述插接端的端面形成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与所述焊柱本体的柱心线垂直。
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倒扣正对的所述基座局部贯穿有碰穿孔。
16.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便于熔焊柱注塑成型后脱模,简化模具。
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熔焊柱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18.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熔焊柱,其关键在于,还包括焊接座,该焊接座上开设有插孔;
19.所述焊柱本体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所述定位筋抵靠所述插孔孔壁;
20.所述倒扣与所述支撑台分别从所述插孔的两端贴靠所述焊接座。
2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插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倒扣开设有让位缺口,该让位缺口靠近所述插接端的边缘向所述倒扣延伸以形成卡接平台,所述倒扣贴靠该卡接平台;
22.在所述插孔的周向上,所述卡接平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缘两端之间存在间隙。
2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让位缺口靠近所述基座的边缘处设有导向倒角。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倒扣结构,防止焊柱本体插设到插孔后脱出,有利于实现两个零件之间的定位和预装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为后续永久连接即焊接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25.图1为熔焊柱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熔焊柱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连接结构的第一个示意图;
28.图4为连接结构的第二个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a
‑
a剖面图;
30.图6为焊接座的第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31.图7为焊接座的第二个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3.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带定位卡扣的熔焊柱,包括基座110,该基座110上设置有焊柱本体120,该焊柱本体12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0连接,另一端背向所述基座110伸出以形成插接端,所述焊柱本体120的侧壁上设置有倒扣130。所述焊柱本体120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筋140,所述定位筋140沿着所述焊柱本体120的轴向延伸。所述焊柱本体1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的朝向与所述插接端朝向一致,该支撑台位于所述倒扣130与所述基座110之间。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筋140至少有三个,所有所述定位筋140环绕所述焊柱本体120的侧壁环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定位筋140有四个,其中一个定位筋140中部沿着所述焊柱本体120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形成所述倒扣130。倒扣130凸出焊柱本体120侧壁的高度从该倒扣130到插接端逐渐降低,并且,定位筋140靠近所述插接端的端部向所述插接端延伸的同时其凸出高度逐渐降低,从而形成插接导向部141。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便于焊柱本体120进入相应的装配插孔内。
35.除倒扣130所在的定位筋140外,其余三个定位筋140分别与基座110之间连接有支撑筋150,支撑筋150与相应的所述定位筋140位于同一平面内。三个支撑筋150朝向所述插接端的端面位于与所述焊柱本体120的柱心线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形成支撑台。
36.所述焊柱本体120为空心圆柱状,其插接端开口。倒扣130正对的所述基座110局部贯穿有碰穿孔111,碰穿孔111的面积大于倒扣130面积,这样在进行熔焊柱注塑成型时,可以直接沿着焊柱本体120的轴向双向脱模,直接将倒扣130与熔焊柱一体成型,使得模具结构更为简单。
37.本实施例中,基座110包括基板,基板中部向其一侧凸起以形成加强凸出部,以提高基座110的强度和刚度。该加强凸出部上一体成型出焊柱本体120。整个零件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38.上述自带定位卡扣的熔焊柱适用的连接结构如下:
39.如图3~5所示,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熔焊柱,还包括焊接座210,该焊接座210上开设有插孔220。所述焊柱本体120插设在所述插孔220内,所述定位筋140抵靠所述插孔220孔壁,从而将焊柱本体120定位。所述倒扣130与所述支撑台分别从所述插孔220的两端贴靠所述焊接座210。
40.本实施例中,焊接座210对应支撑筋150的区域为平板状,因而支撑筋150抵靠焊接座210还能在永久连接时,起到增强连接稳固度的作用。焊接座210边缘还设有加强翻边,以提高焊接座210的强度和刚度。
41.如图3、5和6所示,所述插孔220的孔壁对应所述倒扣130开设有让位缺口,该让位缺口靠近所述插接端的边缘向所述倒扣130延伸以形成卡接平台230,所述倒扣130贴靠该卡接平台230。
42.如图5和7所示,所述让位缺口靠近所述基座110的边缘处设有导向倒角240,便于焊柱本体120进入插孔220;同时由于导向倒角240的存在,基座110对应让位缺口处局部减薄,使得卡接平台23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所述插孔220的周向上,所述卡接平台2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让位缺口的边缘两端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增加了卡接平台230的弹性。在安装时,便于焊柱本体120进入插孔220,以及便于倒扣130穿过插孔220。
43.倒扣130与卡接平台230设计干涉0.1mm。既能够实现卡扣连接,同时便于倒扣130穿过插孔220。整个熔焊柱伸出焊接座210的长度为8
‑
10mm,焊接熔化后刚好合适,满足装配强度。
44.装配时,熔焊柱插入插孔220后,几条定位筋140分别抵靠插孔220的孔壁,以实现焊柱本体120相对于插孔220的径向定位;支撑台从插孔220的一端贴靠焊接座210,对焊接座210起到支撑作用并起到轴向限位作用,而倒扣130从插孔220的另一端贴靠焊接座210,对焊接座210也起到轴向限位作用,使得熔焊柱与焊接座210位置固定。该预装配连接结构
简单,安装方便,有效实现预装定位,后续将焊柱本体120的插接端熔融后即实现两者焊接连接。
45.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