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边坡支护以及滑坡治理等工程一般采用支护桩,支护桩是用于承受横梁推力的桩,相比于基础桩,支护桩需要承受更多的水平土压力或滑坡推力,因此需要稳固的支撑能力。为了提高支护桩的稳定性,大部分支护桩配合使用锚杆或钢索,产生悬吊和补强的效果,从而达到支护的效果。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用于提高立柱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立柱的支护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基桩,所述基桩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竖直固定在基桩上的钢管,所述钢管内部设有若干绕钢管轴线均匀分布的主筋,所述主筋靠近钢管内壁的一侧设有螺旋分布的螺旋筋,所述主筋远离钢管内壁的一侧设有螺旋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立柱还包括填充在钢管内部的混凝土。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提高钢管的支撑能力,使得钢管不会因水平压力而弯折,另外,在钢管内部的主筋、螺旋筋和加强筋构成混凝土内部的骨架,提高混凝土的支撑效果,同时螺旋筋和加强筋配合夹紧固定主筋,进一步加强主筋的抗弯折能力,从而提高立柱的整体支撑性能以及立柱的支护效果。
8.可选的,所述立柱包括多个轴线重合的钢管,钢管的端部固定有法兰盘,相邻两个钢管端部的法兰盘抵接,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相比于焊接,法兰连接使得相邻钢管连接的准确性和同轴度更高,另外,焊接产生的焊缝可能导致钢管在水平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由此法兰连接的稳定性更高。
10.可选的,所述法兰盘和钢管之间设有若干三角铁,所述三角铁沿圆周均匀分布在钢管的外侧,三角铁一端与钢管焊接,另一端与法兰盘焊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铁同时与法兰盘和钢管固定连接,在法兰盘和钢管的连接处为两者提供支撑,减少钢管因外力而与法兰盘发生相对倾斜的可能。
12.可选的,所述基桩上方固定有底板,所述立柱一端位于基桩内部,另一端穿过底板,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连接基桩、底板和支撑梁,使得各部分受力被分摊到整体,提高基坑和支柱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钢管上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在底板的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件减少底板渗漏的风险。
16.可选的,所述防水件包括两个半圆铁,两个半圆铁相对设置且抵接在钢管的外壁上,两个半圆铁和钢管焊接固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半圆铁焊接在钢管的外侧并形成止水环,止水环隔断钢管和底板之间的缝隙,使得水不会沿钢管和底板的缝隙渗漏,提高防渗漏的性能。
18.可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梁和立柱的加固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组件加强立柱和支撑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立柱和支撑梁之间相互固定的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在钢管外壁上的加固盘,所述加固盘上端面抵接在支撑梁的下端面上,所述加固盘通过螺栓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盘远离支撑梁的一侧设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同时与钢管和加固盘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盘增大立柱和支撑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立柱对支撑梁的支撑能力,另外加固板进一步加强的加固盘的抗弯折能力,使得加固盘不易发生变形,提高立柱和支撑梁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在钢管内部增加主筋、螺旋筋和加强筋,并在钢管内部构成混凝土的支撑架,由此提高立柱的支撑效果和抗外力效果,进而提高立柱的支护效果;
24.2.立柱连接基桩、底板和支撑梁,使得立柱所在区段形成整体,提高受力的整体性,从而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钢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基桩;3、底板;4、立柱;41、钢管;42、法兰盘;43、三角铁;44、主筋;45、螺旋筋;46、加强筋;5、支撑梁;51、上支撑梁;52、下支撑梁;6、加固组件;61、加固盘;62、加固板;7、半圆铁。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参照图1和图2,基坑支护立柱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1内的基桩2,基桩2设置为直径1000mm,且材质为c30的混凝土桩。在基桩2的上方固定有厚度为800mm的底板3,同时基桩2上设有竖直的立柱4。立柱4一端插接并固定在基桩2内部,且沿基桩2上表面向下深入1000mm,立柱4另一端穿过底板3并且固定连接有支撑梁5。
32.参照图2和图3,立柱4包括两根轴线重合的钢管41,两根钢管4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满焊连接有法兰盘42,两个法兰盘42正对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法兰盘42和与之焊接的钢管41之间设有三角铁43,三角铁43一端与钢管41焊接,同时三角铁43与法兰盘
42焊接。由此使得两根钢管41形成一个整体,并且连接稳固,对准精确。
33.其中一根钢管41与基桩2固定连接,另一根钢管41与支撑梁5固定连接。支撑梁5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梁515和下支撑梁525,钢管41穿过下支撑梁525,并抵接到上支撑梁515的下端面,并且钢管41同时与下支撑梁525和上支撑梁515固定连接。
34.在上支撑梁515和钢管41支撑设有加固组件6,加固组件6包括抵接在上支撑梁515下端面的加固盘61,加固盘61与钢管41同轴线且固定在钢管41的外侧。加固盘61通过若干螺栓与上支撑梁515固定连接,同时在加固盘61远离上支撑梁515的一侧焊接有若干加固板62,加固板62同时与钢管41焊接。
35.在下支撑梁525下方设有相同的加固组件6,并且加固组件6固定连接下支撑梁525和钢管41。
36.通过立柱4,使得基桩2、底板3和支撑梁5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支撑体系的整体性,由此提高基坑1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7.参照图2和图4,为了提高立柱4的支护效果,在钢管41的内部增加配筋。在钢管41内部固定有12根绕钢管41轴线均匀分布的主筋44,主筋44直径22mm,并且与钢管41平行。在主筋44和钢管4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分布的螺旋筋45,螺旋筋45直径10mm,间距200mm。在主筋44远离钢管4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螺旋分布的加强筋46,加强筋46直径16mm,间距2000mm。钢管41内部灌注c30混凝土,主筋44、螺旋筋45、加强筋46和混凝土构成灌注桩,从而增强立柱4的承载能力。
38.参照图2,在底板3内部设置防水件,防水件设置为两个相对的半圆铁7,两个半圆铁7构成圆环状,并且在钢管41的两侧与钢管41满焊连接。其中,半圆铁7直径1600mm,厚度10mm,并且位于从上而下深入底板3300mm处。两个半圆铁7形成止水环,从而有效减少在钢管41和底板3之间的缝隙渗漏地下水的可能。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立柱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由主筋44、螺旋筋45、加强筋46和混凝土构成的灌注桩为立柱4提高承载能力,同时立柱4连接基桩2、底板3、下支撑梁525和上支撑梁515,从而使得该区段构成一个整体,提高支撑体系的整体性以及安全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