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喷雾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
背景技术:
2.电动喷雾器是一种用于对植被进行农药喷洒的辅助装置,其在园林设备的使用中得到的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动喷雾器基本都是通过背带背在背上,然后人手动拿着喷头对着田亩中的植物或者园林植被进行喷洒,而对于现有的这种电动喷雾器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该电动喷雾器的喷头是人手拿着对着植被左右晃动以保证喷洒范围和效果,但是由于喷头是单个的且非常小,这样喷洒的效率非常低下,同时需要人手动左右来回晃动,增加劳动量,同时现有的喷雾器内部的储液箱储存的都是事先调配好的农药,而对于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的调配需要将对应的溶液倒入到储液箱中,然后需要对其中的混合液进行混合才能保证农药的喷洒效果,但是现有的对于储液箱中倒入的新的溶液不能很好的混合,很难保证溶液配制的均匀性,进而降低整体农药喷洒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具备溶液混合均匀、喷洒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背带,所述机箱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液箱和供液泵,所述机箱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动叶,所述搅动叶的顶端位于混料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混料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位于机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料斗,所述机箱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分管,所述分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分液仓,所述分液仓内部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位于分液仓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分液仓位于安装推动把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分液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5.优选的,所述混料仓的底端是漏斗状的且搅动叶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6.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连接的端部呈l形,两个所述第二输料管位于固定横板的靠中间部分设置,所述第一输料管与机箱内部的储液箱以及供液泵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下料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其底端均匀混料仓的顶端贯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活动套接在推动把手的外部,所述活塞与分管的内部可密封滑动。
9.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出液口是倾斜的且喷头的端头是可活动转动的。
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通过在机箱内部的上方位于储液箱的上部连通有溶液混合装置,溶液通过料斗灌入,利用下料管的导流进入到混料仓内,驱动电机则带动搅动叶快速旋转,从而使得从多个料斗灌入的溶液在经过搅动叶时能够被快速的拍散以及混合,然后在通过混料仓的底部流淌到储液箱中,这样就实现了溶液更好的混合,进而提高了同业混合的均匀性,最终提高了农药喷洒后的效果。
12.2、该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通过将单个的喷头改为长的且可自由单个控制开关的喷头进行喷洒,只要将推动把手的端部安装的活塞推到分管内,就可以实现对喷头的喷洒控制,同时由于分液仓的长度是位于人的两侧延伸设有多个喷头,这样尤其是对田亩的喷洒时能够极大的提高喷洒效率,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洒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机箱;2、背带;3、混料仓;4、搅动叶;5、驱动电机;6、下料管;7、料斗;8、第一输料管;9、第二输料管;10、固定横板;11、分管;12、分液仓;13、推动把手;14、活塞;15、密封圈;1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
‑
2,一种高效的便携式电动喷雾器,包括机箱1,机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背带2,机箱1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储液箱和供液泵,机箱1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混料仓3,混料仓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搅动叶4,搅动叶4的顶端位于混料仓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混料仓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6,下料管6的顶端位于机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料斗7,机箱1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料管8,第一输料管8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料管9,第二输料管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10,固定横板10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分管11,分管1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分液仓12,分液仓12内部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推动把手13,推动把手13位于分液仓1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14,分液仓12位于安装推动把手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5,分液仓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喷头16。
18.其中,混料仓3的底端是漏斗状的且搅动叶4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这样可以使得喷雾所用到的各种原料能够在进入到储液箱之前进行初步的混合,以便于喷出的药物能够更加均匀且在储液箱中能够减少混合的时间而有着相同的混合效果,体现该电动喷雾器的实用性。
19.其中,第一输料管8与第二输料管9连接的端部呈l形,两个第二输料管9位于固定横板10的靠中间部分设置,第一输料管8与机箱1内部的储液箱以及供液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将储液箱内部的药物输送到固定横板10中部向两边同步均匀扩散,进而使得农药能够
均匀的从喷头16喷出,提高药物的喷洒效果。
20.其中,下料管6的数量为多个,且其底端均匀混料仓3的顶端贯穿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同时快速的加入药物,且同时在搅动叶4的旋转混合作用下能够保证药物在到达储液箱时已经是经过完全的混合,从而不需要再次进行混合处理,提高该喷雾器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
21.其中,密封圈15活动套接在推动把手13的外部,活塞14与分管11的内部可密封滑动,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手动将推动把手13的端部活塞14向着分管11内部按压,从而实现根据不同宽度的田亩关闭对应数量的喷头16,即使得活塞14挤进分管11内以封闭对应的分管11,提高该喷雾器的实用性。
22.其中,喷头16的出液口是倾斜的且喷头16的端头是可活动转动的,这样利用液体在其中的高速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结合倾斜的出液口能够使得可旋转的喷头16绕着连接管旋转,进而提高药物的喷洒范围,提高装置的喷洒效果。
23.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实现调和好的农药倒入到内部的储液箱中,在需要加入新的溶液时将溶液倒入到料斗7,溶液顺着下料管6流淌到混料仓3内部,同时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搅动叶4转动,搅动叶4则带动流淌下来的溶液进行打散混合,然后溶液从混料仓3的底端流淌到储液箱中,在电动设备的驱动下使得供液泵将储液箱中的农药混合物抽出,通过第一输料管8送到第二输料管9内,然后逐步流淌到分管11内,最后在流入分液仓12中,并且从底端的喷头16中喷洒出,当需要关闭某个喷头16时只要将对应的推动把手13向内按压,使得活塞14塞入到分管11内就可以实现关闭对应的喷头16喷头16中喷出的液体会带动喷头16旋转,进而实现更好的喷洒效果。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