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加工中,存在单次产出率低的问题,而目前常见的单纯增加穴位数,存在加工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而且整模报废的风险高。使得现行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增加设备来满足产能,这对整体资源产生了很大的浪费。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成本低和加工品质无法很好同时保证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成本低和加工品质无法很好同时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
5.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吸附位和多个分别与对应所述吸附位连通的真空支通道,还包括阀门,所述真空支通道中一段通道为上下延伸的阻力通道,所述阻力通道的低端通道口与对应所述吸附位连通、高端通道口具有与所述阀门配合的密封口,所述阀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阻力通道内且能够在真空气流下克服重力以活动至所述密封口处。
7.在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中,设置了阻力通道和阀门,其中阻力通道的阻力小于阀门在真空气流下两侧压差形成的压力,以使得阀门在真空气流下能够克服阀门重力进入到关闭状态。这使得,当吸附位不存在产品或者产品放置姿势不对而无法产生有效吸附时,此时吸附位的吸附口充分暴露,进而使得真空支通道抽真空时,内部形成真空气流,以驱动阀门关闭,而吸附位存在产品有效吸附时,此时真空支通道抽真空,内部无法形成真空气流,阀门在阻力通道作用下会保持打开状态,以使得保持真空吸附。通过上述设置,吸附位未放置产品或产品姿势不对,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吸附时,阀门会自动关闭,而吸附位存在产品有效地吸附时,可以保持真空吸附,以保证该吸附位产生足够的吸附力,以避免此处产品出现问题,进而能够很好的进行多穴位加工,而不影响其它产品加工。综上所述,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成本低和加工品质无法很好同时保证的问题。
8.优选地,所述阻力通道为上下倾斜的倾斜通道,所述阀门在所述真空支通道对应连通的所述吸附位未位于吸附状态时,在所述阀门两侧形成的压差下能够克服所述阀门的重力以活动至所述高端通道口的所述密封口处。
9.优选地,所述低端通道口内设置有挡块,以阻止所述阀门脱离所述倾斜通道。
10.优选地,所述阀门为球体。
11.优选地,所述倾斜通道横截面呈圆形且直径大于所述阀门直径,所述密封口呈圆形且直径小于所述阀门直径。
12.优选地,所述阀门为亚克力阀门。
13.优选地,所述阀门的重量不大于6克,所述倾斜通道的倾斜角度在25度至35度之间。
14.优选地,所述阻力通道为竖直延伸的上下通道。
15.优选地,包括真空总通道,各个所述真空支通道一端与所述吸附位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真空总通道连通。
16.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包括真空机,所述真空机的真空工作口与各个所述真空支通道连通。由于上述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如下:
22.吸附位1、真空支通道2、阀门3、阻力通道4、密封口5、挡块6、真空总通道7。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以有效地解决成本低和加工品质无法很好同时保证的问题。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吸附位1、多个真空支通道2、阀门3和阻力通道4。
27.多个吸附位1用于分别吸附不同的产品,或者用于吸附产品的不同部位。吸附位处一般形成槽型结构,因此又可以称为穴位。吸附位1的吸附面具有一个或多个吸附口。若设
置一个吸附口,一般居中设置;若设置多个吸附口,多个吸附口一般在吸附面上均匀布置。
28.真空支通道2的一端通道口与吸附位1连通,即与吸附位1的吸附口连通,而真空支通道2的另一端用于与真空机连通,进而实现对吸附位1抽真空,以使产品真空吸附在吸附位1。
29.多个真空支通道2分别与对应吸附位1连通,具体的,可以是真空支通道2与吸附位1一一对应连通,也可以是一个真空支通道2与多个吸附位1连通,也可以是多个真空支通道2与一个吸附位1连通,还可以是多个真空支通道2与多个吸附位1连通。但至少应该存在多个真空支通道2分别与不同吸附位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当存在多个真空支通道2时,一般各个真空支通道2一端与吸附位1连通、另一端均与真空总通道7连通,其中真空总通道7则用于与真空机连通。需要说明地是,其中真空支通道2以及真空总通道7可以为管道管腔和/或孔道孔腔。
30.其中真空支通道2设置有阀门3和阻力通道4,其中阻力通道4用于阻止阀门3进入关闭状态,可以是利用重力、弹性力或磁吸力、磁排斥力等实现,如利用阀门3自身重力,密封口5设置在上部,以使得阀门3必须克服重力才能够到达密封口5以进入关闭状态;又如利用弹性件,以使得阀门3必须克服阻力通道4上的弹性部弹性形变力,以使得弹性部弹性变形后,阀门3才能移动到密封口5处以进入关闭状态。
31.同样的,真空支通道2抽真空时,且在该真空支通道2对应连通的吸附位1未位于吸附状态时,即吸附位1上不存在目标产品或目标产品放置姿态不对而导致无法吸附时,此时真空支通道2内会形成高速气流,即形成真空气流,而高速气流会在该真空支通道2内的阀门3两侧形成一定的压差,而这个压差能够推动阀门3克服阻力通道4的阻力以进入至关闭状态。而对应的,若吸附位1位于吸附状态,即吸附位1存在产品且产品放置姿态满足吸附要求,此时吸附位1的吸附孔进气量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此时该真空支通道2内阀门3两侧则无法形成较大的压差,进而无法推动阀门3克服阻力通道4的阻力,以使得阀门3仍然处于打开状态,以保证其他真空支通道2上连通的吸附位1存在较高的吸力。
32.在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中,设置了阻力通道4和阀门3,其中阻力通道4的阻力小于阀门3在真空气流下两侧压差形成的压力,以使得阀门3在真空气流下能够克服阻力通道4的阻力进入到关闭状态。这使得,当吸附位1不存在产品或者产品放置姿势不对而无法产生有效吸附时,此时吸附位1的吸附口充分暴露,进而使得真空支通道2抽真空时,内部形成真空气流,以驱动阀门3关闭,而吸附位1存在产品有效吸附时,此时真空支通道2抽真空,内部无法形成真空气流,因为此时进气量非常小,阀门3在阻力通道4作用下会保持打开状态,以使得保持真空吸附。通过上述设置,吸附位1未放置产品或产品姿势不对,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吸附时,阀门3会自动关闭,而吸附位1存在产品有效地吸附时,可以保持真空吸附,以保证该吸附位1产生足够的吸附力,以避免此处产品出现问题,进而能够很好的进行多穴位加工,而不影响其它产品加工。综上所述,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成本低和加工品质无法很好同时保证的问题。
33.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相比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其中阻力通道4具体采用一种上下延伸的阻力通道,具体的,该阻力通道4可以上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通道,也可以是竖直设置的上下通道,阻力通道4利用阀门3的重力施加阻力。具体的,阻力通道4的低端通道口与对应吸附位连通、高
端通道口具有与阀门3配合的密封口5,此时阀门3可活动的设置于阻力通道4内,且能够在真空气流下克服重力以活动至所述密封口5处。
34.具体的,阻力通道4为倾斜通道,而倾斜通道上下倾斜设置,可以是直线型通道,也可以是曲线型通道,但从一端至另一端,倾斜通道逐渐下降。具体的,其中倾斜通道的低端通道口与对应吸附位1连通,而倾斜通道的高端通道口具有与阀门3配合的密封口5,且高端通道口用于与真空机连通。
35.其中阀门3可活动的设置于倾斜通道内,在阀门3克服重力向高端通道口移动且移动至密封口5处时,会封堵密封口5,以使得阀门3进入关闭状态,此时该真空支通道2处于封闭状态,即两端之间不连通;而若阀门3在重力作用下向低端通道口移动,以脱离密封口5,以使得阀门3脱离关闭状态,此时真空支通道2处于打开状态,即两端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36.此时阀门3在真空支通道2对应连通的吸附位1未位于吸附状态时,在阀门3两侧形成的压差下能够克服阀门3的重力以活动至高端通道口的密封口5处,以使得阀门3在上述真空气流下能够克服重力活动至密封口5处以密封密封口5。
37.采用重力作为阻力进行调节,使得使用寿命更长,不易出现损坏和故障。而弹性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弹性疲劳,导致出现后期控制失效的问题。
38.其中阀门3在倾斜通道内活动,可以是滚动或滑动,其中滑动,如采用滑块。为了更好的活动,此处优选阀门3为球体。以可以在倾斜通道内滚动,进而更容易在倾斜通道内滚动。当然阀门3也可以采用圆柱体,以同样实现滚动。
39.具体的,此处优选倾斜通道横截面呈圆形且直径大于阀门3直径,密封口5呈圆形且直径小于阀门3直径,以使得阀门3在倾斜通道内活动时,与倾斜通道壁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得气体可以流动,而当阀门3卡入至密封口5时,因为周向方向阀门3与密封口5紧密接触,进而起到气体阻隔的效果。对应的,为了避免阀门3脱离倾斜通道,此处优选在低端通道口内设置有挡块6,以阻止所述阀门3脱离所述倾斜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挡块6与阀门3相抵时,应当不会封堵倾斜通道。
40.具体的,此处阀门3优选为亚克力阀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轻质材料制成的阀门。此处优选阀门3的重量优选不大于6克,一般控制在5克左右。其中倾斜通道的倾斜角度优选在25度至35度之间,一般控制在30度角左右。
41.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阀门3在真空气流中受到压力和阀门3的受风截面大小对应,受风截面越大则阀门3受到压力越大,越容易克服重力,同样也与真空气流速度相关,负压度越高,真空气流流速越大,那么受到的压力越大,进而越容易克服重力。同样的,阀门3移动到密封口5处所需要克服的重力与阀门3自身质量有关,质量越小,那么需要克服的重力越小,质量越大,那么需要克服的重力越大,同时,倾斜通道的倾斜角度越大,则对应的需要克服的重力越大,而倾斜角度越小,则需要克服的重力越小,因此在真空气流足以克服阀门3的重力下,倾斜通道也可以竖直向上。而阀门3在倾斜通道中活动的摩擦阻力,一般越小越好。
42.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还包括真空机,所述真空机的真空工作口与各个所述真空支通道2连通。由于该真空多吸附位固定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真空多吸附位固定装置,所以该真空多吸附位
固定系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4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9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