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碰撞伤害的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碰撞伤害的暖风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暖风机广泛应用于居家或办公环境,暖风机内部设有加热器及风扇,风扇形成的气流经过加热器加热而成为暖风。一些有儿童的家庭会使用暖风机,儿童跑动玩耍时难免会不小心碰撞到放在地面上使用的暖风机,现有技术的暖风机的设计并未考虑到儿童碰撞伤害问题,现有技术的暖风机的外壳尖角部位依然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儿童的肢体与暖风机的尖角部位发生碰撞时,由于儿童的肢体与尖角部位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所以压强相对较大,儿童就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现有技术的暖风机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暖风机,它可防止儿童碰撞伤害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防碰撞伤害的暖风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发热器及风扇,所述发热器与所述风扇对应连接,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的背面设有进风口,其中,所述外壳形成有左前圆角、右前圆角、左后圆角及右后圆角,所述外壳形成有前上圆角、前下圆角、后上圆角及后下圆角,所述后下圆角包括用于支撑处于向后倾斜状态的所述外壳的后支撑盖,所述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后支撑盖的容置腔,所述后支撑盖的上端部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后支撑盖的内侧设有弹簧支撑轴,所述弹簧支撑轴套设有用于关闭处于自由状态的所述后支撑盖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扭转弹簧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撑盖连接。
6.优选地,所述后支撑盖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凸锁柱,所述容置腔内形成有扣孔,所述凸锁柱与对应的所述扣孔扣接。
7.优选地,所述后支撑盖的下端中部形成有操作缺口,所述操作缺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设置。
8.优选地,所述前下圆角上凸出形成有支脚板。
9.优选地,所述外壳形成有左下圆角及右下圆角,所述外壳的上侧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为呈上拱的弧线状,所述提手的左端部与所述外壳的左上角连接,所述提手的右端部与所述外壳的右上角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外壳形成有左前圆角、右前圆角、左后圆角及右后圆角,使得儿童的肢体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构成的平面内的各个方向上与外壳发生碰撞时,儿童的肢体都不会受到尖角的相对撞击;通过设置外壳形成有前上圆角、前下圆角、后上圆角及后下圆角,使得儿童的肢体在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构成的平面内的各个方向上与外壳发生碰撞时,儿童的肢体都不会受到尖角的相对撞击;从而
有效地起到防止儿童碰撞伤害的情况发生;由于后下圆角包括用于支撑处于向后倾斜状态的外壳的后支撑盖,所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正常使用状态下,儿童不小心从后向前地踢到后支撑盖时,儿童的脚部也不会受到尖角相对碰撞。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背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对应图5的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后支撑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向后倾斜地放置在地面上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19.标号说明:1

外壳;100

进风口;200

出风口;101

左前圆角;102

右前圆角;103

左后圆角;104

右后圆角;105

前上圆角;106

前下圆角;107

后上圆角;108

后下圆角;109

左下圆角;110

右下圆角;2

提手;3

出风罩;4

左旋钮;5

右旋钮;6

后支撑盖;601

凸锁柱;602

肋板;603

操作缺口;7

扭转弹簧;8

弹簧支撑轴;9

支脚板;10

容置腔;1001

凸耳;1002

扣孔;11

发热器;12

风扇;13

防倾倒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1.本实用新型的可防碰撞伤害的暖风机,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发热器11及风扇12,发热器11与风扇12对应连接,如图8所示,外壳1的正面设有出风口200,发热器11设置在出风口200内;如图1和图8所示,外壳1的正面设有出风罩3,出风罩3覆盖着出风口200及发热器11,从而避免人体接触发热器11,有利于安全;如图5所示,外壳1的背面设有进风口100。于是当暖风机正常工作时 ,风扇12运转,气流从进风口100进入到外壳1之内,气流通过风扇12,风扇12将冷风吹向发热器11,于是气流被发热器11加热,气流透过出风罩3向前吹送。如图5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有防倾倒开关13,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时,通过暖风机自身的重力相对地按下防倾倒开关13,而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因意外而倾倒时,防倾倒开关13复位,防倾倒开关13断开暖风机的电路。以上描述为现有技术,亦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再作详述。
22.如图3所示,在俯向的视觉下,外壳1形成有左前圆角101、右前圆角102、左后圆角103及右后圆角104,于是在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外壳1的四角都为圆角,儿童的肢体在上述的由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构成的平面内的各个方向上与外壳1发生碰撞时,儿童的肢体都不会受到尖角的相对撞击;如图4所示,在右向的视觉下,外壳1形成有前上圆角105、前下圆角106、后上圆角107及后下圆角108,于是在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外壳1的四角都为圆角,儿童的肢体在上述的由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构成的平面内的各个方向上与外壳1发生碰撞时,儿童的肢体都不会受到尖角的相对撞击;从而有效地起到防止儿童碰撞伤害的情况发生。
23.如图4结合图5所示,后下圆角108包括用于支撑处于向后倾斜状态的外壳1的后支撑盖6,换句话说,后支撑盖6属于后下圆角108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外壳1形成有用于容置后支撑盖6的容置腔10,后支撑盖6的上端部与外壳1铰接,后支撑盖6的内侧设有弹簧支撑轴8,弹簧支撑轴8套设有用于关闭处于自由状态的后支撑盖6的扭转弹簧7,扭转弹簧7的一端与外壳1连接,扭转弹簧7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后支撑盖6连接,具体可以是,后支撑盖6的内侧形成有肋板602,容置腔10的壁面上形成有凸耳1001,扭转弹簧7的一端对应穿过凸耳1001,扭转弹簧7相对应的另一端对应穿过肋板602,图6展示了扭转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处于闲置状态时,后支撑盖6可以关闭藏于容置腔10之内,使得外壳1的外形维持具有后下圆角108的形态,使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便于收纳储放;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时,如图6所示,可以用手将后支撑盖6向外翻开,后支撑盖6翻开时,扭转弹簧7扭转弹性变形,如图7所示,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放置在地面上,后支撑盖6的下端与地面接触,以及外壳1的下端可以与地面接触,此时外壳1向后倾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向后倾斜的,所以避免暖风机容易向前倾倒,而由于后支撑盖6的支撑作用,也避免了暖风机容易向后倾倒;而且,即使是在外壳1形成有前下圆角106及后下圆角108的情况下,即单靠外壳1的底部无法使暖风机稳定站立的情况下,通过后支撑盖6的支撑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也可以放置稳定;如图7所示,由于后支撑盖6在打开的状态下也是呈弧线状,所以儿童不小心从后向前地踢到后支撑盖6时,儿童的脚部也不会受到尖角相对碰撞;如上文所述,当后支撑盖6翻开时,扭转弹簧7处于蓄能状态,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时,可以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拿起,后支撑盖6脱离地面,后支撑盖6就转变为处于自由状态,于是扭转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驱动后支撑盖6关闭合上,使暖风机使用方便。
24.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后支撑盖6的下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凸锁柱601,容置腔10内形成有扣孔1002,凸锁柱601与对应的扣孔1002扣接。也就是说,当后支撑盖6处于图5所示的关闭状态下,凸锁柱601置于对应的扣孔1002内;当暖风机不在图7所示的工作状态时,即使暖风机遭到摇晃,由于后支撑盖6通过凸锁柱601锁定位置,就可以避免后支撑盖6松垮翻开;当需要使用暖风机时,用力翻开后支撑盖6,使后支撑盖6弹性变形,从而使凸锁柱601滑脱出对应的扣孔1002。
25.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后支撑盖6的下端中部形成有操作缺口603(具体是指“后支撑盖6的下端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部”),操作缺口603与容置腔10连通设置,可以理解为容置腔10通过操作缺口603与外界连通,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可以将指甲或手指前端插入到操作缺口603内,然后就可以方便地将后支撑盖6向后翻开。
26.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前下圆角106上凸出形成有支脚板9,如图7所示,由于支脚板9位于前下圆角106处,所以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受到从后向前的碰撞时,支脚板9进一步地起到阻挡暖风机向前倾倒的作用。
27.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壳1形成有左下圆角109及右下圆角110,外壳1的上侧设有提手2,提手2设为呈上拱的弧线状,提手2的左端部与外壳1的左上角连接,提手2的右端部与外壳1的右上角连接,于是在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构成的平面内,减少了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外形的尖角,有利于有效避免儿童碰伤受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将左旋钮4设置在提手2的左端部上,右旋钮5设置在提手2的右端部上,左旋钮4和
右旋钮5的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左旋钮4和右旋钮5分别用于调节暖风机的风速及出风温度,如图2所示,左旋钮4及右旋钮5的外形可以分别设为呈弧线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8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