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及油烟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及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2.油烟净化器是油烟废气的处理装置,即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可以帮助消除油烟污染,净化厨房环境。目前,最常用的油烟净化器内部的净化电场主要分为两种结构,蜂窝圆筒和板线式,其原理均为:利用电场结构吸附油烟,让含有烟气、尘雾等污染物的空气通过一带高压静电场的设备,在净化设备工作时,电场的阴极与阳极被加上高压直流电压,形成高压电场,高压电场能够吸附油烟粒子、净化烟雾,具体是,电场的阴极和阳极被加上高压直流电压,电场内阴极附近的空气被电离,产生了从阴极流向阳极相对稳定的电晕电流,电流是主要由电子及负离子构成,通过的油烟粒子将会碰撞附带上电子及负离子,并向阳极迁移和沉积,从而完成油烟粒子从气体中捕集分离净化的过程。
3.上述净化电场结构负极板必须与正极板间距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绝缘空间,通常采用在两者之间增加绝缘部件间隔开,这种间隔固定方式无疑是加大了设备生产成本,且极板之间的间隔固定方式及间距精度难以把控,加工组装难度大,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通过改良电场结构的设计,无需增加绝缘部件即可很好地实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绝缘,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螺旋型设计更好地保证电极之间的间距均匀,生产、安装更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极板、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两端用于固定所述电极板的电极丝杆;所述电极板包括螺旋状的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同轴且相互间隔嵌套形成双螺旋状结构;所述电极丝杆包括正电极丝杆、负电极丝杆;所述正电极丝杆用于固定所述正电极板,并形成电连接;所述负电极丝杆用于固定所述负电极板,并形成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丝杆绝缘设置,所述负电极板与所述正电极丝杆绝缘设置;所述负电极丝杆与所述壳体形成电连接,所述正电极丝杆通过绝缘端子与所述壳体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板靠近所述负电极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负电极板靠近所述正电极丝杆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为直径大于所述正电极丝杆/负电极丝杆直径的半圆形缺口。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丝杆与负电极丝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座固
定,所述正电极丝杆与负电极丝杆以所述固定座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的两端面均设有所述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分别对应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缠绕设置。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丝杆与负电极丝杆分别设置4根。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的旋转方向可以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板与所述负电极板分别设置2个或2个以上。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电极丝杆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套设有所述绝缘端子。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负电极丝杆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负电极丝杆通过所述连接件插装并限位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壳体连接。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的外层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最外层的所述正电极板电性连接,并伸出于所示壳体外。
1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油烟净化器,该油烟净化器通过高低压静电场结构配合实现对油烟的电离及吸附净化;该油烟净化器设有所述的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电场结构的设计,无需增加绝缘部件即可很好地实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绝缘,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螺旋型设计更好地保证电极之间的间距均匀;
2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避免漏风,油烟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22.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且易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简化安装工艺,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的电极板与安装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的电极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油烟净化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壳体;11、安装孔;2、电极板;21、正电极板;211、第一缺口;22、负电极板;221、第二缺口;3、电极丝杆;31、正电极丝杆;32、负电极丝杆;4、绝缘端子;5、固定座;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6、连接件;7、固定件;8、导电件;100、油烟净化器;101、外壳;102、高压电离机构;103、低压吸附机构;104、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1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
33.如图1

4所示,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电极板2、设置在所述电极板2两端用于固定所述电极板2的电极丝杆3;所述电极板2包括螺旋状的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所述正电极板21与负电极板22同轴且相互间隔嵌套形成双螺旋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板21与负电极板22同轴且相互间隔嵌套形成双螺旋状结构,每个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片距均匀,实现绝缘,取消现有技术中的绝缘部件;
34.所述电极丝杆3包括正电极丝杆31、负电极丝杆32;所述正电极丝杆31用于固定所述正电极板21,并形成电连接;所述负电极丝杆32用于固定所述负电极板22,并形成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21与所述负电极丝杆32绝缘设置,所述负电极板22与所述正电极丝杆31绝缘设置;所述负电极丝杆32与所述壳体1形成电连接,所述正电极丝杆31通过绝缘端子4与所述壳体1连接;
35.具体地,所述正电极板21靠近所述负电极丝杆32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211;所述负电极板22靠近所述正电极丝杆31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221;并且所述第一缺口211、第二缺口221为直径大于所述正电极丝杆31/负电极丝杆32直径的半圆形缺口;本方案中,上述正电极板21与负电极丝杆32、负电极板22与正电极丝杆31之间通过分别交叉设置所述第一缺口211、第二缺口221以实现绝缘设置,结构合理巧妙,无需额外使用绝缘部件。
3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37.此外,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负电极丝杆32的一端通过固定座5固定,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负电极丝杆32以所述固定座5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负电极丝杆32设置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正电极板21和负电极板22的两端面分别对应用以固定所述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固定效果好且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38.具体地,所述正电极板21和负电极板22的两端面均设有所述固定座5,两个所述固定座5相对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
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座5固定,所述正电极板21与所述负电极板22分别对应与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缠绕设置。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电极板21和负电极板22的两端面均设置所述固定座5,分别用于固定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负电极丝杆32,两个所述固定座5相对设置,并通过两根连接杆固定,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座5固定,所述正电极板21与所述负电极板22的内层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缠绕设置,固定效果好,结构简单。
40.具体地,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负电极丝杆32分别设置4根,分别均匀设置。
41.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正电极板21与负电极板22的旋转方向可以同为左旋或同为右旋。
42.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正电极板21与所述负电极板22分别设置2个或2个以上。
43.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正电极丝杆31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一端套设有所述绝缘端子4。
44.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负电极丝杆32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件6,所述壳体1内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6对应的安装孔11,所述负电极丝杆32通过所述连接件6插装并限位在所述安装孔11内与所述壳体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6为螺母,所述安装孔11为螺孔。
45.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壳体1呈圆筒状,所述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的外层分别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侧。
46.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还包括导电件8,所述导电件8与所述正电极板21的最外层电性连接,并伸出于所示壳体1外,用以与外界电源连接。
4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安装在油烟净化器100中既可通入直流高压,相邻的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对经过的油烟进行电离,使油烟气中大量颗粒油污被击穿并荷电,大部分得以降解碳化,再进入油烟净化器100的吸附电场中进行吸附净化;同样的,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安装在油烟净化器100中也可通入直流低压,相邻的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之间形成强磁场,利用电子碰撞空气分子产生的负离子来捕捉油烟、油雾粒子,使粒子带电,带电粒子被正极盘所吸附净化。
4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良电场结构的设计,无需增加绝缘部件即可很好地实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绝缘,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螺旋型设计更好地保证电极之间的间距均匀,同时结构设计合理,避免漏风,油烟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生产及安装更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49.实施例2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
5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本实施例2的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与实施例1的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述正电极板21与所述负电极板22分别设置2个,同样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也分别对应设置2根。
51.本实施例通过改良电场结构的设计,无需增加绝缘部件即可很好地实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的绝缘,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螺旋型设计更好地保证电极之间的间距均匀,
同时结构设计合理,避免漏风,油烟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且生产及安装更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52.实施例3油烟净化器
53.如图6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油烟净化器100,该油烟净化器通过高低压静电场结构配合实现对油烟的电离及吸附净化;其中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
5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所述油烟净化器包括外壳101、设置在所述外壳101内的高压电离机构102、低压吸附机构103、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01上用于导风的风机104;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01内,按气流方向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分别作为高压电离机构102与低压吸附机构103;往油烟首先经过高压电离机构102的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通以1200

1300v的直流高压,相邻的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之间形成高压电场,作为强大的电离区;当油烟从该高压电离机构102经过,大量颗粒油污被击穿并荷电,大部分得以降解碳化;剩余部分油烟通过低压吸附机构103的第二个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
55.同时对上述低压吸附机构103的第二个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通以600

700v的直流低压,相邻的正电极板21、负电极板22之间形成强磁场,利用电子碰撞空气分子产生的负离子来捕捉油烟、油雾粒子,使粒子带电,带电粒子被正极盘所吸附净化。
56.本技术的油烟净化器100还可以有多种设置形式,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所述高压电离机构102设有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所述低压吸附机构103设有现有技术中的吸附结构,此处对所述吸附结构不做限定,参考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吸附结构,只要其可实现通以低压,相邻的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之间形成强磁场,利用电子碰撞空气分子产生的负离子来捕捉油烟、油雾粒子,使粒子带电,带电粒子被正电极板所吸附净化的功能即可。
57.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所述低压吸附机构103设有所述螺旋型静电油烟净化器电场结构,所述高压电离机构102设有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电离结构,此处对所述高压电离结构不做限定,参考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电离结构,只要其可实现对其通入直流高压,相邻的正电极板、负电极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对经过的油烟进行电离,使油烟气中大量颗粒油污被击穿并荷电的功能即可。
58.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8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