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定位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到各式建筑施工器械对建筑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工作进行辅助,其中定位榫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器械的一种,通过对定位榫的使用,实现对建筑连接部的挤压定位。
3.传统建筑施工定位榫结构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对不同规格的榫头进行替换,且装置的整体长度固定,无法根据不同使用环境,灵活对装置整体长度进行调整,同时装置在受到外力挤压碰撞时,易产生形变断裂,进一步导致断裂形变后的装置无法从工作位置取出,造成处理不便。
4.综上所述,现有的建筑施工定位榫在使用时存在着不便于替换榫头,不便于调整操作长度和抗形变断裂效果不佳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建筑施工定位榫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替换榫头,不便于调整操作长度和抗形变断裂效果不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包括支撑杆和安装环,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开设有功能槽,且功能槽的右侧设置有橡胶垫,并且功能槽的左侧安装有榫头,所述安装环设置在支撑杆左侧的外部,且安装环的左侧固定有连接环,并且支撑杆左部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同时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支撑杆内部的右侧开设有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内侧设置有延长杆,并且支撑杆的右端安装有工作轴承,同时工作轴承的右侧安装有操作环,所述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右侧固定有固定筒,并且固定筒的内侧设置有活动筒,同时活动筒的内部固定有限位钢丝。
7.优选的,所述榫头嵌套设置在功能槽的内部,且榫头均与橡胶垫和安装块之间紧密贴合。
8.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和支撑杆之间螺纹连接,且安装环和连接环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连接环和安装块卡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块通过安装槽和支撑杆之间组成滑动结构,且安装块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10.优选的,所述延长杆和调节槽滑动连接,且延长杆和操作环螺纹连接,并且操作环通过工作轴承和支撑杆组成转动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和活动筒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动筒和固定筒均与限位钢丝之间为焊接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通过转动安装环,安装环带动连接环和安装块脱离,安装块和榫头脱离,进一步将榫头从功能槽的内侧拉出,将替换的榫头插入至功能槽的内侧,进一步将安装环复位,安装环带动连接环对安装块斜面进行挤压,安装块进一步对榫头进行挤压固定,实现对榫头的替换;
14.2.该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通过转动操作环,操作环推动延长杆在调节槽内侧进行滑动,将延长杆运动至合适位置,实现对装置整体长度的调整;
15.3.该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当装置发生形变断裂时,限位钢丝对活动筒和固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装置断裂分离,进一步便于操作者对形变断裂的装置从安装部取出,避免断裂装置掉落,对周围工作环境安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撑杆;2、功能槽;3、榫头;4、安装环;5、连接环;6、安装槽;7、安装块;8、延长杆;9、工作轴承;10、操作环;11、固定筒;12、活动筒;13、限位钢丝;14、橡胶垫;15、固定杆;16、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防泄漏结构的抗变形定位榫,包括支撑杆1、功能槽2、榫头3、安装环4、连接环5、安装槽6、安装块7、延长杆8、工作轴承9、操作环10、固定筒11、活动筒12、限位钢丝13、橡胶垫14、固定杆15和调节槽16,支撑杆1的左侧开设有功能槽2,且功能槽2的右侧设置有橡胶垫14,并且功能槽2的左侧安装有榫头3,安装环4设置在支撑杆1左侧的外部,且安装环4的左侧固定有连接环5,并且支撑杆1左部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6,同时安装槽6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块7,支撑杆1内部的右侧开设有调节槽16,且调节槽16的内侧设置有延长杆8,并且支撑杆1的右端安装有工作轴承9,同时工作轴承9的右侧安装有操作环10,支撑杆1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的右侧固定有固定筒11,并且固定筒1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筒12,同时活动筒12的内部固定有限位钢丝13。
22.本例中榫头3嵌套设置在功能槽2的内部,且榫头3均与橡胶垫14和安装块7之间紧密贴合,这种设计保证了功能槽2能够有效对榫头3进行限位,橡胶垫14能够有效配合安装块7对榫头3位置进行固定;
23.安装环4和支撑杆1之间螺纹连接,且安装环4和连接环5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连接环5和安装块7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安装环4能够有效带动连接环5在支撑杆1的外侧进行运动,连接环5能够进一步对安装块7进行挤压;
24.安装块7通过安装槽6和支撑杆1之间组成滑动结构,且安装块7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这种设计保证了安装块7斜面受到挤压后,安装块7能够有效在安装槽6内侧进行运动;
25.延长杆8和调节槽16滑动连接,且延长杆8和操作环10螺纹连接,并且操作环10通过工作轴承9和支撑杆1组成转动结构,这种设计保证了操作环10能够通过工作轴承9在支撑杆1外侧转动,操作环10能够进一步推动延长杆8在调节槽16内侧进行运动;
26.固定筒11和活动筒12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动筒12和固定筒11均与限位钢丝13之间为焊接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活动筒12能够在固定筒11内侧进行运动,限位钢丝13能够进一步对活动筒12和固定筒11进行限位。
27.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装置上的榫头3进行替换时,转动安装环4,安装环4带动连接环5向图1所示支撑杆1的右侧运动,连接环5和安装块7脱离,安装块7和支撑杆1相连接的弹簧推动安装块7在安装槽6内侧滑动,安装块7和榫头3脱离,进一步将榫头3从功能槽2的内侧拉出,将替换的榫头3插入至功能槽2的内侧,将榫头3末端运动到和橡胶垫14贴合位置,进一步将安装环4复位,安装环4带动连接环5对安装块7斜面进行挤压,安装块7复位,安装块7进一步对榫头3进行挤压固定,实现对榫头3的替换;
28.当需要对装置的操作长度进行调整时,转动操作环10,操作环10通过工作轴承9关于支撑杆1转动,操作环10推动延长杆8在调节槽16内侧进行滑动,将延长杆8运动至合适位置,实现对装置整体长度的调整,其中活动筒12在固定筒11内侧进行滑动;
29.当装置发生形变断裂时,限位钢丝13对活动筒12和固定筒1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装置断裂分离,进一步便于操作者对形变断裂的装置从安装部取出,避免断裂装置掉落,对周围工作环境安全产生影响。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