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刷头,特别是一种包装彩盒自动化印刷用印刷头。
背景技术:
2.现价彩盒包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爱,彩盒印刷领域也随之兴趣,印刷头是印刷设备中的重要零件,直接影响印刷的效率和品质。
3.现有的专利号为cn21994699u公开了一种包装彩盒自动化印刷用印刷头,其通过伺服电机和丝杆的配合印刷,同时通过压板对彩盒进行定位,增强了印刷的稳定性,但是该装置在一次印刷完成后将会有少了油墨遗留在印刷头上,虽然不会立即影响印刷,但如果较长时间不及时清理遗留的油墨就会形成墨皮影响印刷质量,在清理油墨时,需要拆开设备取出印刷头再进行清理,十分麻烦,同时该专利使用电子伸缩杆推动压制框对彩盒进行固定,在批量生产时,难以保证彩盒的放置的位置准确,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同一批次的彩盒图案印刷的位置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彩盒的整体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包装彩盒自动化印刷用印刷头,以解决装置中的残余难以及时清理影响印刷品质和批量印刷时难以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包装彩盒自动化印刷用印刷头,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清墨组件,所述侧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套接有滑杆,所述丝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块。
6.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底板顶部中间的凹槽,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转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电机开关,所述侧板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电子伸缩杆,所述电子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压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印刷过程中,彩盒放置在底板的顶部,电机启动带动转杆旋转,给彩盒一个向内部的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彩盒与底板的内壁相接触,同时在电子伸缩杆的推动下压板向下运动将彩盒定位,压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按下电机开关使凹槽停止运动,方便装置在定位彩盒的同时对彩盒进行定位。
8.优选地,所述压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且所述压板的形状与底板相适配,所述转杆的顶部高于底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板与底板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印刷的精准度,使印刷的品质大大提高,转杆顶部略高于底板,方便转杆与彩盒相接触,通过转杆的旋转推动彩
盒四周与底部内部接触,方便彩盒定位。
10.优选地,所述清墨组件包括安装于侧板外表面的清墨盒,所述清墨盒的内部一侧安装有风扇,所述清墨盒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吸墨海绵,所述清墨盒的内部中间安装有风扇开关。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一次印刷后印刷头进入清墨盒中,在印刷头进入清墨盒的过程中印刷头接触并按压风扇开关使风扇启动旋转,风扇启动后对印刷头吹风,印刷头上残留的油墨在风力的作用下,在清墨盒内部运动并被吸墨海绵吸收,方便的清除了印刷头上残留的油墨,防止了残留的油墨堆积影响印刷品质的问题。
12.优选地,所述侧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滑杆与丝杆相适配,所述滑杆的一侧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连接有印刷头,所述印刷头与清墨盒相适配,所述螺杆与滑杆和印刷头均使用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印刷时,伺服电机启动旋转带动丝杆旋转,使滑杆在滑槽中滑动,滑杆通过螺杆带动印刷头一起移动,使印刷头可以在装置中移动对彩盒进行印刷,方便印刷头对彩盒实现自动印刷,伺服电机启动后带动丝杆运动,方便滑杆在装置中运动使装置实现自动印刷,印刷头通过伺服电机和丝杆的相互作用移动到清墨盒中,方便装置清楚印刷头上残留的油墨,通过螺杆与滑杆和印刷头的螺纹连接方便调整印刷头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定位组件、底板、电子伸缩杆和压板,定位组件包括凹槽、电机、转杆和电机开关,在印刷过程中,彩盒放置在底板的顶部,电机启动带动转杆向靠近侧板的方向旋转,因转杆的顶部高于底板的顶部,所以转杆与彩盒相接触并给彩盒一个向侧板方向上的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彩盒四周表面与底板的内壁相接触,同时在电子伸缩杆的推动下压板向下运动将彩盒固定,方便装置在定位彩盒的同时对彩盒进行定位,压板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接触电机开关,使电机开关关闭电机转杆停止运动,防止电机带动转杆持续运动损伤彩盒;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清墨组件,清墨组件包括清墨盒、风扇、风扇开关和吸墨海绵,在完成一次印刷后印刷头在伺服电机和丝杆的作用下进入清墨盒,在印刷头进入清墨盒的过程中印刷头接触并按压风扇开关使风扇启动,风扇启动后对印刷头吹风,印刷头上残留的油墨在风力的作用下,在清墨盒内部运动并被吸墨海绵吸收,方便的清除了印刷头上残留的油墨,防止了残留的油墨堆积影响印刷品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清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侧板;2、定位组件;201、凹槽;202、电机;203、转杆;204、电机开关;3、清墨组件;301、清墨盒;302、风扇;303、风扇开关;304、吸墨海绵;4、伺服电机;5、底板;6、压板;7、电子伸缩杆;8、丝杆;9、滑杆;10、固定块;11、滑槽;12、螺杆;13、印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3.如图1
‑
4所示,一种包装彩盒自动化印刷用印刷头,包括侧板1,侧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板5,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组件2,方便装置对彩盒进行精准定位提高印刷品质,侧板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8,丝杆8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套接有滑杆9,通过伺服电机4的旋转带动滑杆9在丝杆8上移动,帮助装置实现自动印刷,提高印刷效率;底板5的上方安装有压板6,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压板6向下靠拢与底板5相互作用实现对彩盒的定位,方便装置准确的完成印刷作业,侧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清墨组件3,帮助装置清理印刷头13残留的油墨,防止残留的油墨堆积影响印刷品质。
24.参阅图1、2和3,定位组件2包括凹槽201、电机202、转杆203和电机开关204,底板5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凹槽201,凹槽20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转杆203,底板5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电机开关204,侧板1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电子伸缩杆7,电子伸缩杆7的底部安装有压板6,通凹槽201对彩盒的推动作用,方便装置在定位彩盒的同时对彩盒进行定位,电子伸缩杆7位于底板5的上方,底板5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且压板6的形状与底板5相适配,方便装置更准确的定位彩盒,转杆203的顶部高于底板5,方便转杆203与彩盒接触推动彩盒。
25.参阅图1、2和4,清墨组件3包括清墨盒301、风扇302、风扇开关303和吸墨海绵304,侧板1的外表面安装有清墨盒301,清墨盒30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风扇302,清墨盒301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吸墨海绵304,清墨盒301的内部中间安装有风扇开关303,在印刷头13进入清墨盒301的过程中印刷头13接触并按压风扇开关303室风扇302启动旋转,风扇302启动后印刷头13上残留的油墨在风力的作用下,在清墨盒301内部运动并被吸墨海绵304吸收,方便的清除了印刷头13上残留的油墨,防止了残留的油墨堆积影响印刷品质的问题。
26.参阅图1和2,侧板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8,丝杆8的外表面通过螺纹套套接有滑杆9,丝杆8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在印刷时,伺服电机4启动旋转带动丝杆8旋转,使滑杆9在滑槽11中滑动,滑杆9通过螺杆12带动印刷头13一起移动,方便印刷头13对彩盒实现自动印刷;侧板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与滑杆9滑动连接,丝杆8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滑杆9与丝杆8相适配,滑杆9的一侧贯穿有螺杆12,螺杆12的底部连接有印刷头13,印刷头13与清墨盒301相适配,螺杆12与滑杆9和印刷头13均使用螺纹连接,通过印刷头13的移动在实现自动印刷的同时可以进入清墨盒301中清理残余的油墨,防止残留的油墨影响印刷的品质。
2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印刷作业前,工作人员将印刷头与印刷机连接好,并接通电源,之后工作人员将彩盒放在底板5上,电机202运动通过转轴带动转杆203向靠近侧板1的方向旋转,通过转杆203的传送作用使彩盒的四周表面与底板5的内壁相接触(在批量生产时,所有相同规格的彩盒将被传送到同一位置),同时压板6随电子伸缩杆7的伸缩而向下移动直至将彩盒固定,压板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接触电机开关204使之关闭电机电源,防止电机202在彩盒固定状态下运动损坏彩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完成点位后伺服电机4启动旋转带动丝杆8旋转,使滑杆9在滑槽11中滑动,滑杆9通过螺杆12带动印刷头13一起移动,使印刷头13可以在装置中移动对彩盒进行印刷,实现印刷头13对彩盒的自动印刷,提高印刷
效率,印刷完成后,印刷头13在装置的控制下进入清墨盒301,在印刷头与风扇开关303接触使风扇302启动,风扇302启动后对印刷头13吹风,印刷头13上残留的油墨在风力的作用下,在清墨盒301内部运动并被吸墨海绵304吸收,在印刷头13清理余墨的同时,装置已经完成对下一个彩盒的定位与固定,重复之前的操作,使装置的作业效率更高。
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侧板;2、定位组件;201、凹槽;202、电机;203、转杆;204、电机开关;3、清墨组件;301、清墨盒;302、风扇;303、风扇开关;304、吸墨海绵;4、伺服电机;5、底板;6、压板;7、电子伸缩杆;8、丝杆;9、滑杆;10、固定块;11、滑槽;12、螺杆;13、印刷头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