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电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空气经过电场模块时,电场模块能通过放电板和吸附板的共同作用将空气中的杂质电离并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采用多块放电板时,可将导电条同时穿过并接触多块放电板,此时电源接头只需与导电条电性连接,即可确保各放电板均通电。
3.在申请号为cn201821757233.6、名称为“一种空气净化器的电极板连接结构”的专利中,记载了侧壁设有凹槽的连接杆穿过放电板上的通孔后两者通过相对旋转来相互卡接。放电板与连接杆这种拼接方式虽然能实现快速连接,但对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否则连接杆与放电板相对旋转后,放电板容易发生扭曲变形,不仅缩短了放电板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造成同一对放电板与吸附板上两者不同位置的间距不均等,形成的电场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吸附能力被削弱。而提高加工精度不仅生产难度大,而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不仅放电板不容易变形,确保电场大小和吸附效果稳定,而且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包括放电板和导电条,所述放电板上设有插接孔;导电条穿过放电板的插接孔;导电条与放电板之间通过弹性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定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接孔上的弹性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条上的卡位;弹性结构凸出于插接孔的边缘;所述卡位与弹性结构相互卡接定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曲部呈弧形或呈设有折边的弯折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曲部上与放电板连接的一段向放电板的其中一侧弯曲;弯曲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放电板的另一侧以及插接孔边缘所在方向弯曲;弯曲部的中部与所述卡位底部相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位为设置在导电条上的凹槽。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的优点为:
12.1、在导电条穿过放电板后,让导电条与放电板之间通过弹性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定位,不仅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安装后的放电板不容易扭曲变形,一对放电板与吸附板上各处的间距基本统一,其距离误差有效控制在0.20mm以下,各处电场大小和吸附能力较为稳定,从而将电场模块的净化能力最大化。此外,由于安装后放电板不扭曲变形,也就大幅减少了应力集中的问题,放电板的使用寿命较长,提高了持续工作的能力,降低了维护成本。弹性卡接结构的容错能力强,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能以较低的加工精度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
误差小,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13.2、弹性结构设置在放电板的插接孔上,而卡位设置在导电条上,均是为了方便生产。弹性结构能通过冲压方式与放电板一体成型,采用凹槽结构的卡位也容易在导电条上加工而成,生产难度低,生产效率高。
14.3、让弹性结构沿放电板的板面方向让位,具体可让弹性结构设置成凸出于插接孔边缘的弯曲部,则弯曲部在导电条的反作用力下沿放电板的板面方向让位时,放电板不容易出现弯曲。
15.4、弯曲部呈弧形或呈设有折边的弯折状,方便生产。
1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实施例1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1放电板上插接孔的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1导电条的立体图;
21.图4为实施例1放电板与导电条的拼接处剖视图;
22.图5为实施例1弹性卡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6为实施例2弹性卡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为实施例3弹性卡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8为实施例4弹性卡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方法,在拼接导电条2与放电板1时,先让导电条2穿过放电板1,然后让导电条2与放电板1之间通过弹性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定位。弹性结构4沿放电板1的板面方向让位。具体为放电板1上设有插接孔3。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接孔3上的弹性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导电条2上的卡位5。卡位5与弹性结构4相互卡接定位。弹性结构4压在电条2的卡位5上。
29.以上方法可通过一种电场模块放电板连接结构实现,该结构包括放电板1和导电条2,放电板1上设有插接孔3。导电条2穿过放电板1的插接孔3。导电条2与放电板1之间通过弹性卡接结构相互卡接定位。放电板1与吸附板6均为多个且交替布置,其中,吸附板6不与导电条2接触。
30.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插接孔3上的弹性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导电条2上的卡位5。卡位5与弹性结构4相互卡接定位。插接孔3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导电条2的横
截面形状与插接孔3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插接孔3和导电条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正方形。
31.弹性结构4设置在放电板1上且位于插接孔3的四条边缘处,弹性结构4包括凸出于插接孔3边缘的弯曲部41。本实施例中,弯曲部41呈圆弧形。卡位5为设置在导电条2上的环形凹槽。
32.弯曲部41上与放电板1连接的一段向放电板1的其中一侧弯曲。弯曲部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放电板1的另一侧以及插接孔3边缘所在方向弯曲。弯曲部41的中部与卡位5底部相接触。弹性结构4的具体形状不限制在以上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弹性结构4呈波浪形的片体。
33.本实施例中,放电板1呈方形。每块放电板1上设有5个插接孔3,其中4个插接孔3分别位于放电板1的四个角附近,第5个插接孔3位于放电板1的中部。
34.实施例2
35.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弯曲部41呈设有折边43的弯折状。弯曲部41上设有一条折边43,弯曲部41包括两个折片,折边43位于两块折片之间。两块折片的夹角可以为锐角、直角或钝角,本实施例中,两块折片的夹角为直角。图6中弯曲部4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卡位5的底部两侧相抵。
36.实施例3
37.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弯曲部41上设有至少两条折边43。本实施例中,弯曲部41上设有至少三条折边43,弯曲部41包括四块折片,各折边43位于相邻两块折片之间。图7中弯曲部41的底部卡在卡位5的底部。
38.实施例4
39.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结构4不采用弯曲部41,弹性结构4为凸出于插接孔3边缘的凸片,其与放电板1一体成型,凸片与放电板1上靠近插接孔3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自然状态下,插接孔3中相对布置的两凸片其间距小于导电条2的横截面宽度。当导电条2穿过放电板1的插接孔3时,凸片端部与导电条2上的卡位5底部接触,凸片产生轻微变形,利用弹性变形的弹力夹住导电条2。
40.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