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2.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的装卸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方石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
3.由于装载机的负载较大,其在工作时,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发动机运转也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防止热量过高,需要采用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器能够将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冷系统和排风系统排出。目前排风系统常使用半开式轴流风扇作为动力做功,轴流风扇前部安装有导风圈。
4.现有的导风圈集流罩,集流罩前部连接有直长筒,导风圈具有导风与集流的作用。无法充分抑制叶尖涡。同时也无法对气流产生良好的导向,增加系统能耗,此外,这种导风圈内表面会对流动的气流产生较强的粘性力,造成轴流风扇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抑制风扇叶尖涡,降低粘性阻力,提升轴流风扇系统效率。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声导风圈,该低噪声导风圈包括集流罩,所述集流罩前部连接有直长筒,所述直长筒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凸起,或者集流罩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二凸起。
7.使用时,若干第一凸起形成多个沟槽结构。沟槽能抑制近壁区的能量和动量交换,削弱了流向涡,沟槽面在底层流向涡的作用下,在锋尖附近诱导产生“流向小涡”即“二次涡”,二次涡减弱了与低速条带相联系的流向涡,并在沟槽内保留低速流体,限制了流向涡的展向运动,引起壁面边界层脉动变弱。这就如同流体沿着开好的槽有序前行,减少了壁面摩阻,减少粘性阻力。
8.使用时,由于集流罩是将换热器包住,一般做的比较宽大,气流在集流罩内快速收缩。第二凸起的存在可有效减少集流罩气流流动时的边界层中粘性阻力。抑制流过其表面的湍流能量,降低了紊流在模型表面上的堆积效果,避免了尾迹涡流形成。
9.优选的,若干第一凸起沿直长筒周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二凸起沿集流罩周向均匀设置。使用时,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均匀布置,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虽然最优为周期性布置,但也可在某些部分进行布置,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数量为2

3000个。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数量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高度为0.01

2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高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厚度为0.6

10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的厚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直长筒的长度。优选的,第一凸起的长度与直长筒的长度相等。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的长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或垂直。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与气流流动方向之间的角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集流罩后部连接有若干横板及若干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使用时,集流罩利用横板卡在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上,然后利用螺栓固定,结构紧凑,集流罩与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连接强度高。
16.优选的,所述直长筒前部连接有若干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使用时,第二竖板上可以利用螺栓固定过滤护网。
17.优选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器,该发动机散热器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低噪声导风圈。使用时,有效地抑制风扇叶尖涡,同时也可减少气流通过导风圈时的粘性力的影响,可有效提升轴流风扇系统效率。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地抑制风扇叶尖涡,同时也可减少气流通过导风圈时的粘性力的影响,可有效提升轴流风扇的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及发动机散热器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7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集流罩;2、直长筒;3、横板;4、第一竖板;5、第一安装孔;6、第一凸起;7、第
二竖板;8、第二安装孔;9、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3.实施例1:如图1到4所示,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包括集流罩1,具体的,集流罩1后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集流罩1前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集流罩1前部连接有直长筒2,具体的,直长筒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直长筒2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凸起6。使用时,若干第一凸起6形成多个沟槽结构。沟槽能抑制近壁区的能量和动量交换,削弱了流向涡,沟槽面在底层流向涡的作用下,在锋尖附近诱导产生“流向小涡”即“二次涡”,二次涡减弱了与低速条带相联系的流向涡,并在沟槽内保留低速流体,限制了流向涡的展向运动,引起壁面边界层脉动变弱。这就如同流体沿着开好的槽有序前行,减少了壁面摩阻,减少粘性阻力。
34.若干第一凸起6沿直长筒2周向均匀设置。使用时,第一凸起6均匀布置,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虽然最优为周期性布置,但也可在某些部分进行布置,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第一凸起6的数量为2

3000个。优选的,第一凸起6的数量为200个。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的数量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35.第一凸起6的高度为0.01

2毫米。优选的,第一凸起6的高度为1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的高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36.第一凸起6的厚度为0.6

10毫米。优选的,第一凸起6的厚度为2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的厚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37.第一凸起6的长度≤直长筒2的长度。优选的,第一凸起6的长度与直长筒2的长度相等。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的长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
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38.第一凸起6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或垂直。优选的,第一凸起6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一凸起6与气流流动方向之间的角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39.集流罩1后部连接有若干横板3及若干第一竖板4,第一竖板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5。具体的,横板3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竖板4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垂直。横板3的数量为两件,第一竖板4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横板3、两件第一竖板4与集流罩1后部的四条边一一对应设置,且横板3与第一竖板4交替设置。使用时,集流罩1利用横板3卡在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上,然后利用螺栓固定,结构紧凑,集流罩1与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连接强度高。
40.直长筒2前部连接有若干第二竖板7,第二竖板7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8。具体的,第二竖板7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垂直。使用时,第二竖板7上可以利用螺栓固定过滤护网,过滤护网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41.实施例2:如图5到8所示,一种低噪声导风圈,包括集流罩1,具体的,集流罩1后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集流罩1前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集流罩1前部连接有直长筒2,具体的,直长筒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集流罩1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第二凸起9。当然,同时直长筒2内侧壁上也可以连接有若干第一凸起6,第一凸起6与第二凸起9之间可以相连接。使用时,由于集流罩1是将换热器包住,一般做的比较宽大,气流在集流罩1内快速收缩。第二凸起9的存在可有效减少集流罩1气流流动时的边界层中粘性阻力。抑制流过其表面的湍流能量,降低了紊流在模型表面上的堆积效果,避免了尾迹涡流形成。
42.第二凸起9沿集流罩1周向均匀设置。使用时,二凸起9均匀布置,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二凸起9虽然最优为周期性布置,但也可在某些部分进行布置,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第二凸起9的数量为2

3000个。优选的,第二凸起9的数量为200个。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二凸起9的数量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43.第二凸起9的高度为0.01

2毫米。优选的,第二凸起9的高度为1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二凸起9的高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44.第二凸起9的厚度为0.6

10毫米。优选的,或第二凸起9的厚度为2毫米。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二凸起9的厚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45.第二凸起9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或垂直。优选的,第二凸起9与气流流动方向平行。使用时,粘性阻力削弱效果好,第二凸起9与气流流动方向之间的角度也可为其他的数值,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粘性阻力的效果。
46.集流罩1后部连接有若干横板3及若干第一竖板4,第一竖板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5。具体的,横板3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平行,第一竖板4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垂直。横板3的数量为两件,第一竖板4的数量为两件,两件横板3、两件第一竖板4与集流罩1后部的四条边一一对应设置,且横板3与第一竖板4交替设置。使用时,集流罩1利用横板3卡在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上,然后利用螺栓固定,结构紧凑,集流罩1与发动机散热器轴流风扇连
接强度高。
47.直长筒2前部连接有若干第二竖板7,第二竖板7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8。具体的,第二竖板7与集流罩1的中轴线相垂直。使用时,第二竖板7上可以利用螺栓固定过滤护网,过滤护网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在赘述。
48.实施例3: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包括轴流风扇,轴流风扇上安装有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低噪声导风圈。使用时,有效地抑制风扇叶尖涡,同时也可减少气流通过导风圈时的粘性力的影响,可有效提升轴流风扇的系统效率。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7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