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一种油槽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槽。


背景技术:

2.许多金属加工件,如五金零件、汽车零部件、工具等需要通过淬火来增加其表面硬度,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接触强度,满足各自的设计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通常是用淬火炉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淬火工序包括如下步骤:被加工金属件装进进料箱,然后经过传送部件传送进淬火炉炉膛,被加工金属件在淬火炉炉膛中被传送的同时也在被加热,直到被加工金属件被加热到预定温度。然后再进入油槽中进行淬火处理,然后经过油槽传送部件的传送把被加工金属件送到下部工序。由于传送部件与油槽设置油高度差,而且油槽的深度比较深,这样设计原是为了考虑油槽一次可以装更多的被加工金属件。
3.但是被加工金属件掉进油槽中时,被加工金属件是直接跌入油槽的,如果其下降速度比较快,被加工金属件的跌落会引起油槽内淬火油飞溅出油槽,造成浪费。同时油槽内的淬火液积聚、分布不均容易影响流动性,工件在流动性低的淬火液中淬火,尤其是壁厚较大或较重的工件,淬透性会较差,从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淬火效率高的油槽。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油槽,包括:
7.淬火槽;
8.淬火提升架,包括设于所述淬火槽底的水平部和由水平部向所述淬火槽顶延伸的倾斜部;
9.二次提升架,设于所述淬火槽内,所述二次提升架可上下运动的设于所述淬火提升架的水平部的上方;
10.蹿动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二次提升架蹿动,所述蹿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淬火槽上的蹿动电机、连接所述蹿动电机输出端的轮轴以及分别连接所述二次提升架和轮轴的凸轮;
11.其中,工件由所述二次提升架上方下落,经受所述蹿动组件蹿动作用后的二次提升架的上下带动,落入所述淬火提升架的水平部,随后由倾斜部输送至所述淬火槽外。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淬火槽采用全连续焊缝焊接形成。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提升架与所述淬火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沿所述二次提升架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二次提升架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所述缓冲弹簧形变并提供缓冲力。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提升架与所述淬火槽的槽壁之间设有导向轮,所述二次提升架可沿所述导向轮上下运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淬火槽的槽壁上固定有支撑座,所述导向轮转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相对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至少一对槽壁内,所述二次提升架夹设于成对的所述导向轮之间。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淬火槽内淬火液的液位不低于所述二次提升架的顶端。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提升架由一固定于所述淬火槽顶部的提升电机带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槽,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采用二次提升架和蹿动组件;工件连续下落,在槽内淬硬前容易互相磕碰,设置二次提升架能将先下落的工件迅速移动,不让其后的工件砸到;蹿动组件及其蹿动作用后的二次提升架,可增加附近淬火液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工件的淬透性,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槽正面剖视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槽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槽正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槽侧面剖视图。
26.请参考图1、2,一种油槽,包括:淬火槽10、淬火提升架20、二次提升架30、蹿动组件40。淬火槽10可设置在一外部框架架体中,以支撑淬火槽10并使之离地。淬火槽10内容纳有淬火液或称淬火介质。淬火提升架20至少部分位于淬火槽10,包括设于淬火槽10底的水平部和由水平部向淬火槽顶延伸出的倾斜部,淬火提升架20上可设置传输网带以运输其上放置的工件。二次提升架30设于淬火槽10内,二次提升架30可上下运动的设于淬火提升架20
的水平部的上方。蹿动组件40,连接并带动二次提升架30蹿动。蹿动组件40包括固定在淬火槽上的蹿动电机41、连接蹿动电机41输出端的轮轴42以及分别连接二次提升架30和轮轴42的凸轮43。
27.其中,工件由二次提升架30上方下落,经受蹿动组件40蹿动作用后的二次提升架30的上下带动,落入淬火提升架20的水平部,随后由倾斜部输送至淬火槽10外。工件在降落的过程中先降落到二次提升架30上,降低一次工件下降速度,然后工件再掉进淬火槽10底,这时工件的下降速度会变更小。被工件的跌落会引起淬火槽10内淬火液飞溅的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节约了淬火液。工件连续下落,在槽内淬硬前容易互相磕碰,设置二次提升架30能将先下落的工件迅速移动,不让其后的工件砸到。蹿动组件40及其蹿动作用后的二次提升架30,可增加附近淬火液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工件的淬透性,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淬火槽10采用全连续焊缝焊接形成。连续焊缝是指沿焊件接头全长连续焊接的焊缝,缝焊是用一对滚盘电极代替点焊的圆柱形电极,与工件作相对运动,从而产生一个个熔核相互搭叠的密封焊缝的焊接方法。对密封容器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提升架30与淬火槽10的槽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31。其中,缓冲弹簧31沿二次提升架30的运动方向设置,二次提升架30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缓冲弹簧31形变并提供缓冲力,防止二次提升架30与淬火槽10的槽壁之间碰撞,同时减轻二次提升架30对落在其上的工件的反作用力效果,防止损坏工件。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提升架30与淬火槽10的槽壁之间设有导向轮32,导向轮32对二次提升架30的运动起支撑和导向作用,二次提升架30可沿导向轮32上下运动。
31.为了便于设置导向轮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淬火槽10的槽壁上固定有支撑座,导向轮32转动设于支撑座上。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轮32相对设置在淬火槽10的至少一对槽壁内,二次提升架30夹设于成对的导向轮32之间。上述导向轮32可由下至上设置若干对。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淬火槽10内淬火液的液位不低于二次提升架30的顶端。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次提升架30由一固定于淬火槽10顶部的提升电机33连接并带动。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油槽,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采用二次提升架和蹿动组件;工件连续下落,在槽内淬硬前容易互相磕碰,设置二次提升架能将先下落的工件迅速移动,不让其后的工件砸到;蹿动组件及其蹿动作用后的二次提升架,可增加附近淬火液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工件的淬透性,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36.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7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