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包装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
背景技术:
2.卷烟包装机械在给烟包进行透明纸包装热缩平整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个别烟包透明纸破损、皱折甚至烟包变形的现象。为避免上述烟包混入大条包装,卷烟包装机械都配备有自动检出装置。以往,再把烟包放入传输带的工作完全由人工来完成。
3.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14577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包输送补烟器,由安装在烟包传输带旁边的补烟器主体、检测系统和挡烟器组成。补烟器主体由烟包储存架、补烟槽挡板、气缸i、电磁阀i、推烟板和弧形滑槽组成;烟包储存架固定在补给槽挡板上方,气缸i与推烟板连为一体,弧形滑槽固定在补给槽挡板内,并且其出口对应烟包传输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了使补烟过程较为顺畅,烟包需要堆叠在烟包储存架上,使得当前一包烟在气缸的作用下滑入烟包输送架时,可以通过重力作用将下一个烟包放置于气缸的推烟板前,这样使得烟包储存架内储存的烟包数量有限,人工加包时间间隔较短,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烟包储存架内储存的烟包数量有限,人工加包时间间隔较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将烟包引导进入传输带的导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朝向导轨设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推烟板,还包括转动盘和储烟架,所述箱体上设有安装箱,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于安装箱上,所述储烟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储烟架固定连接于转动盘的周向侧壁上,所述储烟架上设有供烟包堆叠的储烟腔,所述安装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一侧设有使得储烟腔和箱体内部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推烟板和导轨之间的上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储烟架并转动连接于转动盘上,使得当一个储烟架上的烟包补包完后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盘,将另一个储烟架转动至缺口处进行补包,储存量大,人工补包时间间隔较长,不耽误烟包的补包过程,降低人工成本。
9.可选的,所述安装箱内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转动盘上固定连接于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气缸的设置,使得转动盘无需用户手动转动即可旋转,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补包装置的补包效率。
11.可选的,所述箱体靠近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设于支撑板上,所述限位筒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烟包滑移板,所述限位筒和缺口互相连通,所述
限位筒的一侧设有供推烟板插入滑移的通孔,所述限位筒与导轨互相连通,所述推烟板和导轨均抵接于烟包滑移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限位筒上固定连接有检测限位筒限定高度处是否存在烟包的传感器,所述旋转气缸和传感器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的设置,使得当限位筒限定高度处在一定时间内不存在烟包时,对旋转气缸进行驱动,使得旋转气缸对补包具有即时性,能够随时进行补包,提高了补包装置的补包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下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侧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架上设有将箱体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和万向轮的设置,使得补包装置无需持续设置于传输带上,传输带不使用时可以将补包装置应用于其它设备上进行传输,然后通过调节组件使得补包装置和传输带相匹配,提高了补包装置的使用效率。
15.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丝杆,所述支架靠近箱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蜗轮箱,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蜗轮箱内上,所述蜗轮转动连接于蜗轮箱内,所述蜗轮和蜗杆之间啮合,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箱体的下侧,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蜗轮内,所述丝杆和蜗轮呈同轴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而丝杆与蜗轮螺纹连接,当蜗轮转动时,丝杆顺着螺纹槽上升或者下降,传动比较大,提高了箱体的升降效率。
17.可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持盘,所述握持盘上固定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位于握持盘的偏心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盘和握持杆的设置,增大了蜗杆的握持面积,方便用户通过握持握持杆对蜗杆进行转动,提高了蜗杆的转动效率。
19.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杆,所述支架的上侧还固定连接有夹紧座,所述夹紧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配合形成供蜗杆远离握持盘的一端穿设并夹紧的夹紧孔,所述第一夹紧块上设有供转动杆穿设的穿设孔,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于第二夹紧块上,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存在缝隙,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抵接于第一夹紧块靠近第二夹紧块的一侧,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使得螺纹连接于转动杆上的第二夹紧块受到螺纹的作用而向第一夹紧块相对靠近,而第一夹紧块抵接于凸环上,使得转动杆和第一夹紧块之间相对不动,驱使夹紧孔逐渐变小,以将蜗杆夹紧,使得蜗杆不易转动,从而将丝杆的位置固定,提高了支架对箱体高度固定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导轨远离箱体的一端设有压平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平板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烟包下落至传输带的皮带上时产生碰撞导致的反弹现象,使得烟包能够平稳在传输带上进行传输,提高了烟包下落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箱体上枢接有盖合开口的盖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方便用户通过开口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清理以及维修,提高了补包装置的使用寿命。
25.可选的,所述盖门远离枢接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伸入盖门的一端
固定连接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抵接于箱体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一方面,增大了盖门的握持面积;另一方面,通过转动把手对盖门盖合后进行锁定和解锁,提高了盖门盖合箱体后的稳定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多个储烟架的设置,储存量大,人工补包时间间隔较长,不耽误烟包的补包过程,降低人工成本;
29.2.旋转气缸的设置,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补包装置的补包效率;
30.3.支架和万向轮的设置,传输带不使用时可以将补包装置应用于其它设备上进行传输,提高了补包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储烟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储烟组件、安装箱和箱体的爆炸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盖门打开状态下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箱体、调节组件和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37.图7是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万向轮;12、蜗轮箱;13、夹紧座;131、第一夹紧块;1311、穿设孔;132、第二夹紧块;133、夹紧孔;134、缝隙;2、调节组件;21、蜗杆;211、握持盘;2111、握持杆;22、蜗轮;23、丝杆;24、转动杆;241、凸环;242、拨动杆;3、箱体;31、支撑板;32、气缸;33、推烟板;34、导轨;341、压平板;35、限位筒;351、烟包滑移板;352、通孔;353、传感器;36、盖门;361、把手;362、锁定板;37、开口;4、安装箱;41、封板;411、缺口;42、旋转气缸;5、储烟组件;51、转动盘;52、储烟架;521、背板;522、左翼板;5221、左挡板;523、右翼板;5231、右挡板;524、储烟腔。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
‑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参照图1,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包括支架1、调节组件2、箱体3、安装箱4和储烟组件5。
41.支架1的下侧安装有万向轮11,以方便支架1移动。箱体3安装于支架1上侧,调节组件2安装于支架1上,使得箱体3可以调节与支架1的距离。安装箱4固定连接于箱体3上,储烟组件5安装于安装箱4上,以提供烟包。
42.参照图2,储烟组件5包括转动盘51和储烟架52。此处以储烟架52的数量为八个为例,储烟架52包括背板521、左翼板522和右翼板523,背板521固定连接于转动盘51的周向侧壁上,左翼板522和右翼板523均固定连接于背板521远离转动盘51的一侧且呈相对设置,左翼板522远离背板5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挡板5221,右翼板523远离背板5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挡板5231,背板521、左翼板522、右翼板523、左挡板5221和右挡板5231配合形成储烟腔524,以供烟包堆叠放置且不易从储烟架52上脱离。
43.参照图2和图3,安装箱4内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42,转动盘51固定连接于旋转气缸42的输出轴上,使得转动盘51随着旋转气缸42的驱动而转动连接于安装箱4上。
44.安装箱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封板41,封板41的一侧设有缺口411,储烟腔524、缺口411和箱体3内部互相连通,使得位于缺口411上的储烟架52内的烟包可以通过缺口411进入箱体3内而其余的储烟架52上的烟包则受到封板41的限制不易掉落。
45.参照图2和图3,箱体3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一侧安装有导轨34,支撑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32,气缸32的输出轴朝向导轨34设置,气缸3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推烟板33。气缸32、推烟板33和导轨34配合,引导从储烟腔524内落入箱体3的烟包经过导轨34落到传输带上。
46.箱体3靠近封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筒35,限位筒35位于缺口411下侧且与缺口411互相连通,使得烟包受到限位筒35的限制而落入箱体3内,限位筒35靠近支撑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烟包滑移板351,使得从储烟腔524内落下的烟包抵接于烟包滑移板351上。限位筒35的一侧设有通孔352,以供推烟板33受到气缸32推动进入烟包滑移板351上对烟包进行推动。限位筒35远离通孔352的一侧与导轨34互相连通,推烟板33和导轨34均抵接于烟包滑移板351远离支撑板31的一侧,使得推烟板33从烟包滑移板351上对烟包进行推动的烟包进入导轨34内。限位筒35上固定连接有传感器353,传感器353与旋转气缸42电连接,使得当传感器353感应到限位筒35预设高度处不存在烟包时驱使旋转气缸42旋转。
47.导轨34远离箱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平板341,压平板341位于导轨34远离箱体3的开口37处,此处以压平板341的数量为两个为例,两个压平板341呈相对设置,以方便进入导轨34下方和从导轨34下方经过的烟包受到压平板341的限位而不易跳动。
48.参照图4,箱体3的一侧设有开口37,方便用户通过开口37对箱体3内部进行清理和检查。箱体3上安装有盖门36,盖门36通过合页的方式枢接于箱体3上,盖门36盖合开口37,使得箱体3内部不使用时保持密封。
49.盖门36远离枢接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把手361,把手361分别延伸至箱体3的内外侧,把手361伸出箱体3的部分供用户进行握持。把手361伸入箱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板362,当盖合盖门36时,转动把手361至一定位置,锁定板362抵接于箱体3靠近开口37的内侧壁上,使得盖门36不易打开。
50.参照图5和图6,调节组件2包括蜗轮22、蜗杆21和丝杆23。支架1靠近箱体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蜗轮箱12,蜗轮22转动连接于蜗轮箱12内,蜗轮22呈水平方向设置。丝杆2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3的下侧,丝杆23的另一端穿设于支架1上,丝杆23螺纹连接于蜗轮22内,丝杆23和蜗轮22呈同轴设置,使得蜗轮22转动时丝杆23沿着蜗轮22的轴线方向移动。蜗杆21转动连接于蜗轮箱12内,蜗杆21与蜗轮22啮合,蜗杆21驱使蜗轮22转动。蜗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持盘211,握持盘211上固定连接有握持杆2111,握持杆2111位于握持盘211远离蜗杆21的一侧,握持杆2111位于握持盘211上的偏心处,方便用户通过操作握持杆2111对蜗杆21进行转动。
51.参照图5和图7,调节组件2还包括转动杆24。支架1上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座13,夹紧座1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块131和第二夹紧块132,第一夹紧块131和第二夹紧块132之间配合形成夹紧孔133,蜗杆21远离握持盘211的一端穿设于夹紧孔133内。第一夹紧块131和第二夹紧块132之间存在缝隙134,使得第一夹紧块131和第二夹紧块132之间可以靠近将蜗
杆21夹紧。第一夹紧块131上设有穿设孔1311,转动杆24螺纹连接于第二夹紧块132上,转动杆24穿设于穿设孔1311内后螺纹连接于第二夹紧块132上,当转动杆24转动时,转动杆24和第二夹紧块132互相靠近。转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凸环241,凸环241与转动杆24呈同轴设置,凸环241抵接于第一夹紧块131靠近第二夹紧块132的一侧,使得在转动杆24和第二夹紧块132互相靠近的同时,第一夹紧块131和转动杆24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两者配合,使得第二夹紧块132和第一夹紧块131之间相互靠近而驱使夹紧孔133的孔径减小。
52.转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242,拨动杆242可以位于转动杆24上,也可以位于凸环241上,此处以拨动杆242位于凸环241上为例,方便用户通过握持拨动杆242对转动杆24进行转动。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小包通道烟盒补包装置移动至对应的传输带的一侧,然后握持拨动杆242对转动杆24进行转动使得蜗杆21可以发生转动,然后操作握持杆2111对蜗杆21进行操作,使得丝杆23升降至导轨34和传输带平面之间仅存在一个烟包通过的高度,然后握持拨动杆242对转动杆24进行转动夹紧蜗杆21,然后开始工作,当补包装置需要补包时,气缸32推动落入烟包滑移板351上的烟包经过导轨34后落到传输带上,当传感器353感应到限位筒35内预设高度处不存在烟包时,驱使旋转气缸42转动45
°
将另一储烟架52对准缺口411并将烟包落入限位筒35内。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