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雨水链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生态雨水链。
背景技术:
2.生态雨水链属于雨落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引流屋面雨水,使建筑物免受雨水的侵蚀,有利于保护建筑物,可以基本替代屋面下来的雨水立管,同时,雨水链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及景观性,能够利用园林景观减低公共排水系统中雨水的流失率,将环境效益和审美要求相结合,赋予园林景观以更加全面的功能和独特的个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态雨水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生态雨水链,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端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顶部贯穿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种植盘,其中两个种植盘与分流管相连通;
7.所述种植盘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控制器和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顶端连接有喷水管;
8.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喷灌组件,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顶端连接有一级水管。
9.优选的,所述种植盘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的顶端设置有平面滤板。
10.优选的,所述种植盘的一侧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种植盘连接。
11.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种植盘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中部与主水管的底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正面安装有液位管,所述蓄水箱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安装有阀门。
13.优选的,所述主水管的顶端设置有承接盒,所述承接盒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滤板。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态雨水链,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形式多样,能丰富墙面的景观艺术效果;
16.2.合理搭配绿植,能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
17.3.种植盘内设计有蓄水区,短期内能够提供植物生长用水;
18.4.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
19.5.种植盘自带雨水过滤设施,对雨水进行过滤;
20.6.可选种植盘持续性供水设计或按需补水设计;
21.7.种植盘内设计有溢流口,当蓄水水位达到设计容量时,超量雨水通过溢流口排走,确保种植盘植物及种植土不被冲刷流失;
22.8.模块化设计,方便清污及检修。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蓄水箱剖面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种植盘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植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蓄水箱;2、主水管;3、分流管;4、种植盘;5、平面滤板;6、支撑环板;7、微型水泵;8、喷水管;9、感应器;10、溢流管;11、回流管;12、液位管;13、小型水泵;14、一级水管;15、承接盒;16、锥形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生态雨水链,如图1
‑
4所示,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的顶端连接有主水管2,主水管2的顶部贯穿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种植盘4,其中两个种植盘4与分流管3相连通,分流管3与两个种植盘4固定安装在一起;
29.种植盘4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9、控制器和微型水泵7,微型水泵7的顶端连接有喷水管8,当种植盘4内的土壤湿度达到一定的界值时,控制器自动打开供水功能,补给植物所需,完成供水后可自动关闭。
30.蓄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喷灌组件,喷灌组件包括小型水泵13,小型水泵13的顶端连接有一级水管14,蓄水箱1的正面安装有液位管12,蓄水箱1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外侧安装有阀门,蓄水箱1的设置用于对地面的绿化土地进行扬尘处理。
31.种植盘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板6,支撑环板6的顶端设置有平面滤板5,种植盘4的一侧连接有溢流管10,溢流管10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种植盘4连接。
32.其中两个种植盘4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11,回流管11的中部与主水管2的底部连接,主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承接盒15,承接盒15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滤板16。
33.所设计生态雨水链的主要性能指标:
34.(1)tss去除率≥80%
①
35.(2)单个种植盘4滞蓄容积≥3l
36.注
①
:数据经试验得出
37.所设计生态雨水链的应用场景:
38.生态雨水链是处理屋面雨水的设备,安装在墙体外部,不建议使用在有做墙体外保温层及墙体防渗效果不佳的墙面上。例如:老旧小区;医院、学校;艺术场馆等。
39.生态雨水链使用注意事项
40.1.安装时要确保固定牢固,没有松动的情况;
41.2.雨水链安装时在墙体上的开孔应做好封堵及防渗措施,以免墙体渗水;
42.3.有外保温层的墙体不建议安装雨水链,以免破坏保温层;
43.4.持续性供水设计雨水链和按需补水设计雨水链需要外接电源,使用时应确保电源接通;
44.5.补水水源一般使用自来水;
45.6.应定期检查屋顶排水口是否堵塞、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
46.7.常规雨水链种植盘4内存水有限,为避免因长时间缺水造成植物死亡,建议2
‑
3天补水一次;
47.8.持续性供水设计雨水链为避免电机长时间连续运转造成损伤,建议连续运行36小时后关闭2小时。
48.工作原理:屋面雨水经屋顶排水口(带有过滤器)将屋面雨水排入雨水链种植盘4内;雨水经过滤设施过滤后流入种植盘4蓄水区;种植盘4内蓄水水位达到设计容量时,继续排入的超量雨水经溢流设施流入雨水链下一级种植盘4内;过量雨水经最后一级种植盘4溢流口排向市政雨水管网;持续性供水设计雨水链能够持续性给雨水链种植盘4供水,整个雨水链一直保持有水从顶部往底部流动;按需补水设计雨水链当种植盘4内传感器侦测到种植盘4缺水影响植物生产时,自动打开供水开关,此时水从雨水链顶部开始依次向下给种植盘4补水,当种植盘4蓄水区内水位达到设计要求时,系统自动断开供水开关停止补水。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的顶端连接有主水管(2),所述主水管(2)的顶部贯穿有分流管(3),所述分流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种植盘(4),其中两个种植盘(4)与分流管(3)相连通;所述种植盘(4)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9)、控制器和微型水泵(7),所述微型水泵(7)的顶端连接有喷水管(8);所述蓄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喷灌组件,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小型水泵(13),所述小型水泵(13)的顶端连接有一级水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盘(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板(6),所述支撑环板(6)的顶端设置有平面滤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盘(4)的一侧连接有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的底端与其中一个种植盘(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种植盘(4)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回流管(11)的中部与主水管(2)的底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正面安装有液位管(12),所述蓄水箱(1)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安装有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雨水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2)的顶端设置有承接盒(15),所述承接盒(15)的内部设置有锥形滤板(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生态雨水链,涉及生态雨水链的领域。生态雨水链,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端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顶部贯穿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多个种植盘,其中两个种植盘与分流管相连通,所述种植盘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控制器和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顶端连接有喷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喷灌组件,所述喷灌组件包括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顶端连接有一级水管,所述种植盘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的顶端设置有平面滤板,所设计装置形式多样,合理搭配绿植,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可短期内能够提供植物生长用水,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排水压力。排水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 席佳丽 余建华 张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润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688.html